排名推广 热搜: 食品  机械  北京  白酒  保健酒 

17600109315
服务时间 9:00-18:00 (工作日)

时评:质监部门应主动出击严打食品生产“潜规则”

   日期:2008-12-29     来源:中国食品网    作者:中食网    浏览:396    

    对食品安全可能存在的问题,质监部门应该“宁可信其有”,对各种来源的举报线索高度重视,及时展开有力度的市场抽查和产品检测,并定期向全社会发布近期抽查事项和检测结果。

    继11月份揭露仿瓷餐具存在安全问题后,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又与北京凯发环保技术咨询中心联合发布了北京大型连锁超市及批发市场仿瓷餐具质量调查报告。报告显示:送检产品中,有80%违规使用了价格低廉、有毒有害的原材料。

    “98%的企业在无证违法生产”,“抽查样品中八成违规使用了有毒有害的原材料,其中包括部分获得生产许可证的企业”.每一个此类事件背后,都隐藏着一个更为惊人的无良行业潜规则,比如掺入三聚氰胺冒充蛋白粉,比如使用有毒材料制造仿瓷餐具。

    令人费解的是,既然能成为全行业的潜规则,自然不可能密不透风,要不然媒体和民间组织也不可能获取调查线索,可为何质检部门却从不知情?这到底是“坐等媒体曝光”的监督乏力,还是“事情不闹大不查处”的敷衍塞责?

    就以有毒餐具事件为例,正规仿瓷餐具的经营者陈杰,此前已经实名向多个部门举报,“就在前不久,我们还向浙江省质检部门举报过,但目前没有任何回复”;而国际食品包装协会与北京凯发环保技术咨询中心11月份已经揭露过仿瓷餐具存在安全问题,却因为没有更多媒体跟进报道,而没引起质检部门的关切;更让人不敢相信的是,明明使用了有毒材料的仿瓷餐具,送至国家级检验中心检测,却被认定为合格。

    人们不禁想问:质检部门对食品安全是不是太不敏感了?要知道,像有毒餐具事件,这可是在中央三令五申强调食品安全的大背景下发生的呀。民间实名举报不能撼动无良行业的潜规则,“问题奶粉”事件似乎也没能增强质检部门的敏感意识,难道非要等到媒体大量报道并产生重大影响后,有关部门才愿意行动起来吗?

    事实上,无良潜规则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因为不可能全行业的经营者和知情者都同时陷入无良。正规经营者、良心未泯的业内人士,都会成为捅破无良潜规则的中坚力量。

    对食品安全可能存在的问题,质监部门应该“宁可信其有”,对各种来源的举报线索高度重视,及时展开有力度的市场抽查和产品检测,并定期向全社会发布近期抽查事项和检测结果。媒体曝光不应该是捅破无良潜规则的必经程序,更不应该是惟一途径。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Copyright©2004-2024 中国食品行业网 版权所有 网站首页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