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中国奶业协会传出消息,目前,国内大约有30万吨的奶粉积压,若不能在保质期内及时处理,乳企面临的将是无可挽回的巨大经济损失。这绝不是好消息。这时,我们很可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春秋时代的庄子,这位老先生在夫人咽气之时击缶而歌,高声赞叹自然规律的胜利。如果抛开情感的本源效应,那么先哲的豁达倒很适合我们如今面对30万吨库存奶粉的心态。
我们有必要解剖30万吨奶粉积压的历程,这里有市场规律在发挥作用,弄清这个规律,对构建质量监督的长效机制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首先,30万吨奶粉积压是全球化市场竞争的产物。三鹿事件之后,惠氏、雀巢、美赞臣疯狂畅销。几大国际品牌一边乐得合不上嘴,一边向消费者承诺:保证供应。30万吨奶粉在三鹿事件之后积压,肯定不是超产部分。那么,一定是原有的消费者停止了购买。但是,有一部分人对奶粉的需求是刚性的。婴幼儿和一部分稳定消费的老年人几乎不可一日无奶。他们在自我保护时并不能抑制消费,因此就采取了产品替代。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花高价购买进口奶粉。那么,进口奶粉的增量必定成为30万吨的组成部分。假如没有欧盟标准的洋货,那么,消费者就会静下心来听企业的忏悔和承诺。但是,全球化让消费者在更高层面拥有选择权,也就自然赋予了他对不信任者行使否决权。遭遇如此权力的否决,恐怕是中国企业当初喊“狼来了”时不曾预见的。
其次,积压效应见证消费的“模糊理性”。通常消费的理性表现为性价比和品牌偏好。但是几亿人几乎同时不购买市场上同一行业的所有产品,就绝不是性价比或品牌偏好那么简单了。面对以往令人十分信任的乳业大品牌集体失足,拒绝消费成为大多数人的应激反应。这种应激反应有对自身安全的保护,也有被愚弄之后的报复。比如,在国家质检系统全面驻厂监管乳品完全合格之后仍然有30万吨奶粉积压,恐怕就不仅仅是处于自我保护了。这是集体理性,但是集体理性后边是“羊群效应”显示的是非理性。这种似是而非的“模糊理性”如同孩子的自闭症般不再接受任何信息,致使商家的浑身解数归于枉然。遭遇中国消费者的“金钟罩”、“铁布衫”功夫之后,中国乳业应该领教到市场力量了。
截至30万吨奶粉积压,“三聚氰胺”事件已经留下了一系列案例。从不同角度解读这些案例,能得出很多不同的结论。然而,不论如何解读,都有一个共同的结果,那就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市场信誉机制。
在“三聚氰胺”事件中,政府部门以及司法机构并没有在经济上给企业制造麻烦,相反,国家采取优惠政策并拿出大量资金扶持乳业的健康发展。然而,许多努力都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是我们是否重新构建了市场共识。套用经济学术语,市场共识也是一双“看不见的手”。它通过亿万消费者有形的手,产生对市场的干预作用。这种干预具有很强的规律性,其核心体系就是市场的信誉机制。
从信誉机制的视角剖析乳业面对的危机,我们会看到一个闭环的结构:乳业信用体系不健全导致监管约束力下降;企业不诚信导致恶性竞争、潜规则盛行;恶性循环造成乳业信誉扫地;市场整体认知使乳业丧失消费者的信任;消费抑制实现市场信誉响应机制;面对现实重新构建并完善乳业信用体系。这里边最核心的是市场的信誉响应机制。
信誉机制是全球化时代市场运行最具效能的机制之一。把握并有效利用市场的信誉机制,将会使有关部门获得更广大消费群体的良性认知和全面支持,从而充分发挥资源配置的优势,形成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构建长效机制的良好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