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一碗面卖30元,并不是故宫首创,也算不得天价。至少,笔者在“味千拉面”里发现过同等价位的面条,可为什么偏是故宫开这个价要遭人诟病?笔者以为,关键是这碗里还没能装载足够的内容,或者是因为这碗面的丰富内容还没能让大家所了解。
许多人为味千的贵面买单,是因为他们评价味千的汤汁“浓郁鲜美”,面条“Q滑”、“有嚼劲”,“浇头”比较丰富,环境和卫生状况也不错。应该说,故宫的那碗面也有与众不同处,毕竟它是在“中国辉煌文化的载体”故宫里面,和普通大街上开的面馆不可同日而语,定价标准有理由高于普通的面馆。用现在流行的说法,这里卖的是文化,消费者在故宫吃面,应该为这部分文化含量买单。但问题是,如果光是把位置挪到了故宫里,而面条的经营方式沿袭老一套,那么这文化卖的方法也太简单了,也卖得太贵了点。
卖文化,有一个怎么卖法的问题。现在喜欢打文化牌,以文化为卖点做生意的越来越多,但是,大家对如何将商业经营和文化传承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其实研究还不透。有的生造硬搬,对历史过度诠释,有的随随便便就把文化拿来,放到柜面上开卖,也不管别人认识不认识这文化。这样做造成的一个结果是,许多消费者对“卖文化”产生了反感,将“卖文化”与“文化欺诈”相提并论。
笔者对文化怎么个“卖”法谈不上什么研究,但有一点体会是:“卖文化”之前应该“做文化”。口头说说的文化,不能拿来卖高价,文化需要用相应的道具来解读、诠释和体现。至少,故宫里的拉面不能做得马虎,应该让人吃出点“御膳”的那种认真精细、那种味鲜量足,环境看上去也要有点“皇家风范”,桌椅碗盏和服务人员的服务水准都要配得上“故宫”二字。如此,消费者才能体验到文化的魅力,才会心甘情愿为文化买单。
故宫里可以卖面,因为故宫里逛一圈往往需要两三个小时,游客们需要“补充能量”,作为旅游景点的故宫应该提供这样的服务;故宫里也可以卖30元的面,只要它做到了每一根面条都有文化的味道,让人感觉到了物有所值。而如果做不到这些,身处“皇城”的这碗面卖个20元就已经是上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