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推广 热搜: 食品  保健酒  北京  机械  白酒 

17600109315
服务时间 9:00-18:00 (工作日)

关于做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日期:2009-11-06     来源:中国食品网    作者:中食网    浏览:785    

    陕西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数量列全国第六位、西部地区第二位。在金融危机影响下,如何应对危机,变不利为有利,化优势为效益,为陕西省特色产品走出陕西、走向世界搭建好平台,打开陕西省贸易出口的新局面,成为摆在质监部门面前的一个问题。对此,我们组织力量,开展专题调研,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

    工作初见成效

    地理标志产品是经国家核准以地理名称进行命名的产品,其大都是民族精品、特品、名品和优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包括产品申报、公示、监管、推广等全过程的工作,保护后将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是打开贸易局面的一柄利器。近年来,陕西抓住发展贸易出口的新机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西部强省总体要求,坚持“保护一个产品、做强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拉动一方发展”的工作思路,采取了五项措施,加强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收到了初步成效。

    一是加强领导。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已纳入我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和政府年度重点工作目标之中。2006年我们制定出台了我国第一部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地方规章《陕西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办法》,同时先后出台了陕西苹果、蓝田玉、凤县大红袍花椒等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监督管理办法。各相关市、县相继成立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领导小组与监督管理委员会,对保护产品进行指导、协调、服务和监管。

    二是大力宣传。我们利用“三秦质量万里行”等活动载体,先后组织开展了“陕西苹果质量行”、“地理标志服务三农质量行”等宣传活动;开展送标准、送技术、送检测服务、送法律等下乡活动;利用研讨会、宣传日、展会等平台开展知识讲座,宣传推介我省精品。通过这些宣传,使广大干部群众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

    三是以标准化推动规模化生产。针对当前一家一户生产规模小、标准化难推广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统一的生产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用标准化生产的效益调动农民积极性。目前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的21个产品都加快了实现规模化生产步子,逐渐成为当地支柱产业。

    四是实施产业化经营。在抓标准化和规模化生产有了一定效益的基础上,我们及时抓产业化经营,调整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促进了当地经济快速发展。如周至县,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后,由一个不起眼的小县成长为“中国猕猴桃之乡”,形成了生产、科研、加工、销售及旅游一条龙的产业化格局,2007年猕猴桃产值达到3.5亿元。

    五是大力扶持龙头企业。既着力抓好面上的工作,又突出重点扶持龙头企业。凤县大红袍科技有限公司在凤县花椒获得保护后,4年内产值由300万元扩大到3500万元,带动花椒协会包销全县80%以上的花椒,仅花椒一项农民人均纯收入就达到780元。

    通过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后,3个方面的变化引人注目。首先是促进龙头产品生产上了档次。陕西苹果自2003年获得保护后,30项技术标准被广泛推广应用,使苹果优果率达到7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30个百分点,销售价格、果业增加值分别增长93.2%、136%。紫阳富硒茶2004年受到保护后,茶叶种植面积增长44.8%,产值增加200%,名优茶比重增长了25个百分点。其次是一些产品有效突破国外贸易壁垒。我省许多产品具有出口优势,但未获得保护之前出口困难。获得保护后,一些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开始崭露头角。延川红枣获得保护后,俄罗斯客商主动与当地企业联系购买,仅此次出口就减免了企业税款80多万元。再次是促进生态环境优化。地理标志产品实施标准化生产,严格控制了有毒有害农业投入,加强了水土综合治理与植被建设,取得了发展生产与改善生态的双重效果。延安酸枣保护后,实现退耕还林4000多公顷,引导近5万人脱贫。

    抓住关键问题

    我省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近年来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一是宣传不够深入。尽管我们采取了多种形式进行宣传,但宣传的深度和广度仍然不够。不少农民还不清楚保护的真正内涵,一些领导干部还未认识到地理标志产品对拉动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有的在获得“金字招牌”后就束之高阁,没有去将产业做大做强。二是组织协调不够到位。保护工作涉及到质监、农业、工商等部门,没有统一目标和标准,工作中无法整合和形成合力。三是经费投入不足。初期产品培育、标准化示范与生产、产品推介与评审、产品后期监管与保护宣传、最终实现产业化生产与经营等各个环节,均离不开必要的资金投入。据不完全统计,我省较为知名的地理标志产品达百余种之多,且大多分布在经济相对落后的陕南与渭北地区,地方政府无力扶持,寄望于上级政府的支持。而我省属于欠发达地区,怎样筹措资金,解决好所需资金问题已成为当前工作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要想进一步加强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促进全省经济发展,我觉得可以从5个方面入手。一是强化组织协调。针对存在问题,统一领导,形成合力,成立以主管省长为组长的全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由质监、农业、工商、知识产权、环保等部门参加,研究制定保护工作的政策措施,及时协调解决重大问题。二是加大政策扶持。把保护工作列入各级地方政府经济发展规划和年度目标任务,在土地使用、银行信贷、税收、农业投入等方面实行优惠政策,扶持龙头企业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并进一步带动周边农户参与;将产品培育、申报、保护、标准制定、宣传培训、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等所需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三是广泛深入宣传。各级政府要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站等各种媒体,广泛宣传地理标志保护制度,及时公布获得保护的产品、地域范围、合法生产企业等相关信息,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等带动广大农民扩大生产。四是抓好后续监管。积极探索建立健全产品质量溯源体系、建立地理标志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加大执法打假力度、加强监督抽查和巡访调查;尽快建立完善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严把产品出厂质量安全关。五是做好国际国内交流协作。积极开展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国际和国内合作,通过加入国际组织、签订有关协议、建立有关基金会等方式扩大我省地理标志产品的影响力,增强产品的出口创汇能力。

    (作者为陕西省质监局局长)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Copyright©2004-2024 中国食品行业网 版权所有 网站首页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