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推广 热搜: 食品  机械  北京  白酒  保健酒 

17600109315
服务时间 9:00-18:00 (工作日)

三聚氰胺 等待终结者

   日期:2010-01-23     来源:中国食品网    作者:中食网    浏览:557    


    “三鹿太不遵守规则,为什么要加那么多,发现加多了为什么不二次掺兑处理?”一家乳企管理层面对《中国经营报》记者时,语出惊人。

  这位乳企老总的话音刚落,2009年12月31日,上海熊猫乳品有限公司又曝出三聚氰胺超标,而且情况被隐瞒了8个月之久!

  挥之不去的三聚氰胺,似乎在不断提醒着我们与现代商业文明的距离。

  消费者永远最晚知道真相

  每遇“行业黑幕”,消费者和媒体不停追问的都是“请告诉我真相”,但要揭开三聚氰胺的行业真相,尤为艰难。与很多行业黑幕事件一样,消费者可能是最后一个知道“真相”的人。

  三鹿撕开的仅是行业黑幕一角。

  距离三鹿集团破产刚过去两个月,2009年二季度,“三聚氰胺奶粉”再次悍然面市。这次露脸的是上海熊猫。

  这家企业在2008年9月国家质检总局通报三聚氰胺超标的22家乳企中,其产品三聚氰胺含量达619.00mg/kg,仅次于三鹿奶粉。

  “要我说,三鹿之后的熊猫出事只是时间问题,它们根本不懂得控制量,天真以为2008年刮起的三聚氰胺风暴将一切罪恶推给三鹿和饲料业之后,就可以高枕无忧。”广东一家饲料厂业主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说,饲料业添加三聚氰胺陋习难改,但比饲料业更恐怖的恶习源自奶粉企业自身,后者在生产环节直接在原奶加工过程中掺兑三聚氰胺,而这一真相到现在也没有被国家监管部门真正揭开。

  这位企业主说,“三鹿和警方称是不法奶农将三聚氰胺非法加入到原奶之中,事实上,这个说法一点都不靠谱,三聚氰胺仅仅微溶于奶,其溶于奶中的融化比例更是要低于水,即便奶农将三聚氰胺溶于水,再掺兑到原奶中,每千克融入比例也不会超过2000mg,但三鹿检测出来是2563mg/kg。”

  据他了解,事实上,企业在处理变质奶(尤其是回收奶)过程中,才是最有可能加入三聚氰胺的环节。处理原奶时通常会进行数百摄氏度的高热加温,这一环节加入三聚氰胺,再进行喷化处理,三聚氰胺奶粉就可以“合格”出炉了!

  老马是一家县级奶粉厂的负责人,或许是因为地区经济落后,2008年三聚氰胺风暴爆发时,他连“三聚氰胺”是什么还不太清楚。三鹿奶粉出事后,有关部门查出主因是“奶农向原奶中掺入三聚氰胺”。他对此心生疑虑,随后进行了反复实验,更加确信奶农没有能力将大量三聚氰胺掺兑到原奶中。老马实验发现,微溶甚至不溶于冷水及原奶中的三聚氰胺,只有水温或奶温加热至100℃以上时,才能快速溶解。

  “奶农可能把鲜奶放到锅里一锅一锅去加热吗?高温之后的牛奶还叫原奶吗?”老马认为,只有成规模、有相当设备的企业才有能力掺三聚氰胺。“从造假企业角度出发,加入三聚氰胺可以让应该废弃掉的劣质奶、回收奶起死回生,是暴利的买卖,而劣质奶、回收奶通常只被用作生产固体奶粉,因此只要添加得当,整个环节都堪称天衣无缝。”

  “三聚氰胺斗士”——乳业资深专家王丁棉通过实验室研究发现,三聚氰胺在加热牛奶中的溶解比例仅为635mg/kg,但三鹿奶粉中三聚氰胺的含量高达2563mg/kg。“什么是真相,2008年没有彻查清楚的问题,谁能指望2010年得到解决?”王丁棉说。

  清晰可见,三聚氰胺与奶粉的瓜葛并非如三鹿所言,也绝非由奶农作祟。乳业汤志庆直言,2008年刮起的三聚氰胺运动即便2010年重演,企业如果不改变发展理念,仍然在“奶源基本靠收、烂奶基本靠掺、良知基本靠骂、责任心基本靠自律、利己基本大于一切”的固有发展模式下,中国乳业两三年内还将“再出大事”。

  严监管才能有道德?

  “归根结底,在乳业企业无限逐利与监管部门卸责避嫌的双重动力下,三聚氰胺一定是会出现的。”一位全国乳业协会高层人士坦言,靠“运动”整治积弊本身就是一种错误,比这种错误更深刻的是监管体制的缺失,“道德缺失决定了企业不需要为他人着想,只需要对监管者负责,而实际上监管的责任又会在官本位的作用下让位于GDP增长和就业的考量,”这也直接导致这些企业注重利内胜于利外,注重利上胜于利下,注重利官胜于利民,注重利己胜于利他。

  “至少在这件事(三聚氰胺)上,远远超过了民不举、官不究的底线,已经演变成了民举报、官卸责的悲剧。”王丁棉说,除了熊猫奶粉,目前外资品牌奶粉“多美滋”疑似三聚氰胺超标,已在全国范围导致至少400名儿童出现结石症状。“网络舆论滔天掀起、举报信雪飘而至,可事发数月,监管部门至今纹丝不动。”王丁棉直呈有关部委要求彻查“多美滋”,但并未引起重视。

  2008年轰动世界的“三聚氰胺事件”在中国何以沦为一场潮来潮去的“运动”?王丁棉的解读是:所有卷入三聚氰胺事件的政府官员和失职的监管人员,行政处分、降级处理者众,但获刑者少,最终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对监管失察者起不到震慑作用。而对三聚氰胺事实真相的调查也不该戛然而止。

  老马也对这场“运动”颇有微词,“2008年最凶的时候,整个质监局都在我这儿上班,他们深入检验室和理化分析室,恨不得当场在我这里抓个现行,但风潮一过,很久都没有质监人员上门了。”老马说,监管部门监而不管,产品质量好坏事实上仍然全部依靠企业、企业家是否能够良知发现来决定,这很可怕。

  “监管部门也绝非一无是处。”前述广东某饲料企业业主认为2008年风潮最起码重重打击了饲料业和乳企掺兑三聚氰胺有恃无恐的心态,“大多数都收敛了,只有极少数企业还心存侥幸。”

  但谁在客观上为这些极少数人创造了为所欲为的条件?王丁棉认为是监管漏洞与监管死角。以“熊猫事件”为例,2008年被查处没收的三聚氰胺奶粉何以一年之后再次上市流通?经销商手里囤积的成百上千吨的三聚氰胺奶粉最终流向了哪个环节?监管层在“多龙治水”过程中,谁最终负责把三聚氰胺奶粉销毁?为什么没有实现完全销毁?“风暴”之后为何不设计“如何彻底杜绝三聚氰胺奶粉”的防范流程?……

  企业本身是逐利的,在现有法律约束下,长期缺乏利他机制,而监管法制中没有树立利他机制,又恰恰为企业寻求更多的利己提供了最佳突破口和条件。“市场经济首先是法制经济,是在以契约精神为前提的架构下运行的。”汤志庆说,但是企业如果坚持“利本位”,监管者坚持“官本位”,即便拥有再多的法律条文,同样会出现利益驱动下事与愿违的局面。这导致目前的中国商业文明处于亚健康状态。

  “没有责任感与利他机制的企业,难免重蹈三鹿覆辙。而没有树立利他机制的监管文化,最终也将被证明无能。”王丁棉总结说。

  上海熊猫三聚氰胺事件被揭露后,伊利等22家奶制品企业联合对公众发送道歉短信:“决心以此为戒,杜绝不合格产品,诚恳接受社会监督。”

  希望他们是真诚的。

  我们见证

  全产业链的陷落

  三聚氰胺事件揭开了整个乳品产业链的暗疮,从源头到生产,各个环节的利益参与者都在共谋“损人利己”,最终杀死了消费者,而且其遗祸至今不绝。

  这一事件上升为国家层面,被认为是当代中国企业缺乏道德良知,为商业利益恣意践踏法律和社会规则。

  2008年11月3日,《中国经营报》发表文章《鸡蛋事件引爆饲料业潜规则》,第一次全面揭露三聚氰胺在饲料环节的添加,牟利情况,真相触目惊心:三聚氰胺在整个行业早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使用了10年以上,直到奶粉喝死了人才被引爆。也就是说,相关的利益者联手封锁黑幕,以牺牲消费者的健康来谋取利益。

  外国奶粉受波及

  三聚氰胺事件让消费者对奶制品行业的信任度降到了冰点,这种不信任也波及到众多国外品牌,包括多美滋、雅培、美赞臣、惠氏等国外奶粉食用者中均有结石案例产生。

  “我现在对国产和海外品牌在中国组装的奶粉都不信任,我的孩子吃的就是通过朋友在澳洲直接购买的奶粉。”上海消费者蒋亚林说。

  2009年2月23日,《中国经营报》发表文章《多美滋事件迷雾》深度报道了外国奶粉结石事件。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Copyright©2004-2024 中国食品行业网 版权所有 网站首页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