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业市场化演变本是顺理成章的事,但事实上,由于涉及到的部门利益较多,盐业市场化之变未必顺利。
本报记者 李会报道
2009年临近年底,28家企业的联手行动打破了盐业延续多年的沉寂。
由国内28家盐企签署意见的《全国部分大中型制盐企业对盐业体制改革的建议》,已于去年12月上报国家发改委、国家工信部。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已经拟定了盐业体制改革方案,将于最近提交国务院审批。这一方案的主要内容是取消食盐专营制度,彻底放开工业盐的管理。
假若方案得以实施,这将是迄今为止最彻底的盐业改革方案,这一方案将完全实现盐业管理的政企分开,各地盐务局将与盐业公司分开,不再拥有执法权。各地的盐业公司将作为普通市场主体与其他企业同台竞争。同时,全面取消实施了10多年的食盐专营制度,打破工业盐,特别是“两碱”以外工业盐领域的垄断,让盐产品作为普遍商品进入市场。
盐企谋变
虽然盐业改革直至去年底才浮出水面,但其实盐业改革的冲动由来已久。
中国盐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曾凡英是曾经就改革问题进行过调研的亲历者之一。曾凡英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早在2005年,中国盐文化中心就进行了盐业改革的研究,但是因为时机还不成熟,相关的研究成果并未发表。
2006年,国家发改委在成都召开了研究盐业体制改革的会议,会后又有调查小组去自贡进行了调研,曾凡英正是调查组成员之一。大家觉得,这次调查是一个信号,表明盐业体制似乎应该可以改革了。
2007年,“反垄断法”颁布,盐业改革环境进一步成熟。中国盐文化研究中心顺势发表了很多研究成果,在社会上引起反响。2008年,盐文化研究中心获得国家社科基金的支持,进行盐业体制改革的法律问题的研究。2009年10月,召开了中国盐业体制改革的学术研讨会。
正是随着舆论环境的逐步成熟,2009年临近年底,28家盐企开始联手行动。
篡改之嫌
“建议”刚刚上报,就传来建议稿被篡改的消息。
利益双方的第一波交锋就以这种方式展开。
据了解,在由中国盐业协会向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相关部委和中央领导人转交的、由28家制盐企业联名“完全支持拥护改革”的建议书中,在已知企业反对的情况下,被加进了“担心、忧虑”改革的内容。
修改稿删除了“在改革过程中,我们也想反映一点建议”,取而代之的是“但我们得知,2011年食盐专营将完全放开,我们则非常担心。全国有2000多家制盐企业,如果都可以生产食盐,必将出现无序竞争,食盐质量无法保证,市场监管难度加大,食盐加碘防治碘缺乏病工作必将受到严重影响,其后果将不堪设想。”
在修改稿中,类似的修改还有多处。
一位盐企负责人向《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改革建议会遇到阻力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但没想到会用这么直接的方式。 观察人士也指出,中盐协会篡改企业建议书的内容,是通过企业的口径继续向政府相关部门施加压力,反对盐业体制改革。
至于为什么中国盐业协会会篡改建议内容,研究一下中盐协会的会员构成以及领导背景就非常容易理解了。
中国盐业协会成立于1988年7月,是由盐业企业、事业单位组成的全国性行业组织。在其网站上公布的会员单位共有52家,细究其会员单位组成,《中国产经新闻》记者发现,中盐的下属单位就有8家。
再看中盐协会的领导背景,仅以协会排名靠前的几个领导为例,中盐协会理事长董志华曾任中国盐业总公司总经理;中盐协会副理事长茆庆国则为现任中国盐业总公司总经理;中盐协会副理事长林家骅为中国盐业公司总公司原副总经理。
谁在争利
“利益的问题是核心问题。”中国盐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曾凡英看得很透。
在曾凡英看来,盐业市场化的必要性早已无须争论,之所以市场化一直未能成行完全是利益之争。
曾凡英向《中国产经新闻》记者指出,中国盐业总公司目前履行的是发改委盐业管理办公室的一部分职能,这部分职能其实正是关系到盐业整个行业生产发展命脉的关键环节。
依据现行体制,制盐企业必须从中盐总公司手中获得配额才能生产,这样,一方面工艺落后的企业可以通过贿赂等方式拿到配额维持生产,而研发出新技术的盐企却由于配额限制不能扩大市场份额;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中盐本身既不生产盐,也不进行盐的销售,仅仅依靠手中的权力就可以攫取绝大部分的利润。
“作为一个企业怎么能够履行政府的职能呢?这从国家的专营发展到了企业的专营。一个可以佐证的例子是,中盐兼并了很多大企业,深层的原因就在于这些企业希望在中盐获得便利。”曾凡英指出,盐企与掌握配额的中盐在利益上有根本冲突。
“中国盐业专营制度改革应该加速推进,要破解国企垄断经营。但是中国盐业总公司强烈地反对这场改革。”日前,国务院国资委企业监事会监事陈国卫在“国企垄断、公共利益与法治建设”研讨会上也“炮轰”相关利益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