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推广 热搜: 食品  保健酒  机械  北京  白酒 

17600109315
服务时间 9:00-18:00 (工作日)

碳信息披露:中国企业准备好了吗

   日期:2010-06-24     来源:中国食品网    作者:中食网    浏览:686    


    说出碳信息

    气候变化及相关的法规给企业带来了怎样的风险与机遇?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是如何核算的?排放强度是多少?企业的能源和燃料需求及成本是怎样的?企业是否参与了排放方面的市场交易?

    眼下,中国100家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都已经收到了一份围绕上述问题展开的详细问卷,他们需要在6月底之前作出决定,对该问卷是否给出回应,给出怎样的回应。

    中国企业并非特例。从2000年起,FTSE500公司每年都会收到这样一份问卷,这份问卷来自于一家名为碳信息披露项目(Carbon Disclosure Projcet,简称CDP)的机构,依据企业提供的相关数据,CDP每年都会出版一份全球报告,对企业的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及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作出评估。

    CDP的权威性则来自于,它是一家全球独立运行的第三方机构,目前已有来自世界各国的530多家机构投资者成为CDP的联署支持单位,而这些机构掌控的总资产超过了64万亿美元,CDP代表了投资者这一利益方对企业碳相关信息披露的关切。

    同时,CDP经过近10年的发展,已经拥有世界最大的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数据库。除了问卷设计这一方法学意义上的创新,CDP在鼓励企业积极披露气候变化相关信息的同时,更帮助企业对能源消耗及温室气体排放进行测量和管理,最终目的在于促使企业实现节能减排。

    披露碳相关信息也得到了越来越多企业的认可。CDP全球运营总监Sue Howells在6月22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在CDP第一年开展这项工作时,FTSE500公司中,给予问卷回复的比例大概有47%,而在2009年进行的最新一次评估中,FTSE500公司中的470多家给予了回应。

    CDP问询企业的范围在逐年扩大,现在,CDP每年在全球范围内发出碳信息披露请求的目标企业已经超过6000家,企业分布既包括欧美地区,也有中国、巴西、印度、南非等国家。

    中国表现

    “我们最为关注的是GDP排名前20位的国家和温室气体排放前20位的国家,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越来越关注中国”,Sue Howells表示。

    2008年,CDP正式进驻中国。CDP在中国的执行机构商道纵横咨询公司向国内市值最大的100家上市公司发出了CDP问卷,最终有5家公司填写了问卷,20家公司提供了部分相关信息,17家公司拒绝参与,58家公司没有作出回应。

    2009年,填写问卷的上市公司增加到11家,提供部分相关信息的公司增加到18家,27家公司拒绝参与,44家公司没有作出回应。

    虽然这一表现与CDP早期开展工作时欧洲企业的回应情况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但Sue Howells仍表示乐观,她认为,企业对碳信息披露的积极性一是由当地的政策和市场制度(如碳交易制度)决定,二则是商业利益的驱动,这是最关键的因素。Sue Howells认为,中国企业随着相关政策制度的完善和企业认知的提高,正在做得越来越好。

    事实上,与2008年相比,2009年回答问卷的公司数量增加了一倍,公司提交信息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了明显提高。

    2009年度CDP中国的报告说,碳排放数据依然是公司最不愿意回答的问题,有公司摆出“商业秘密”为理由,但事实上,他们中的多数缺乏相应的数据搜集体系,即使做得比较好的公司,也未能提供排放历史、数据外部验证/审验的和准确的数据说明。

    商道纵横总经理郭沛源回忆,2008年第一次开始与目标企业接触时“非常困难”,很多中国企业不明白为什么要对一家既非政府部门,又非上级单位的机构披露这些信息;也有些企业看到问卷后感觉力不从心,他们表示愿意提供相关信息,但企业平时缺乏对这些信息的搜集,只好欠奉。

    此外,CDP问卷统一要求用英文回答,也给不少中国企业带来麻烦,影响了他们参与的积极性。

    与此同时,企业对碳信息披露的程度会与相关负责人关系甚大。记者对比2008年度和2009年度的报告发现,有的企业第一年参与了问卷调查,第二年却不予回应。“人事变动会使企业对气候变化问题的重视程度发生改变,有的负责人对这部分工作很重视,有的则无所谓”,郭沛源并不避讳这样的可能性。而在Sue Howells看来,类似表现在全球的CDP问卷调查中也非个案。

    CDP最新的调研结果发现,中国公司对气候变化有了更多认识,关于节能减排,越来越多的公司不再简单将其视为被动的政策压力和行政任务,而是将之有效地融入到自身的运营和发展,通过技术革新和管理创新从中获得经济效益。

    但是,不同行业对碳信息披露的参与度差别很大:电信及信息技术、银行及金融业的参与度最高,其次是石油天然气、建筑及建筑材料行业。食品饮料行业参与度最低。食品饮料、贸易零售、纺织服装等行业大多不清楚气候变化到底与其日常经营、发展战略有何关联性。

    报告还发现,多数公司缺乏相应的温室气体排放数据搜集体系,没有几个公司能够明确提出减排计划并设定减排目标。报告认为,这将成为中国公司低碳道路的主要障碍之一。

    报告还特别选择了高耗能公司和金融公司两类企业的34份可持续发展报告为样本,对报告中与气候变化相关的内容进行了分析。以这两类公司为代表,是因为高耗能公司本身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温室气体的排放大户,对气候变化影响重大;而金融公司则是因为资本流向会引导资源配置,进而影响到低碳技术的开发应用,属于较大的间接影响。

    总体上看,34份报告中的27份没有明确提到气候变化,只有4份报告对气候变化设置专门章节论述,超过一半的公司没有在报告中提及与气候变化相关的风险和机遇。但是,几乎所有公司都在报告中或多或少就气候变化的某一方面(如节能降耗、发展新能源等)有所论述。不过,对于应对气候变化建立系统性策略,67%的公司只是点到了策略的重要,但未能进一步阐明具体方向。

    对于碳披露信息在中国的未来,商道纵横在最近发布的一份题为《价值发现之旅--中国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研究》中估计,鉴于2009年底中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因此,顺应这一趋势,2010年,企业将会开始披露或者增加披露碳相关信息。

    “我们在这两年的调查中已经看到中国公司参与调查的积极性在逐步提高,碳信息披露在中国还有很大潜力。”Sue Howells认为,中国企业对碳信息披露势必越来越重视。因为“通过投资者的关注,将气候变化的信息传递到企业,促使企业将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当作一项长期战略,这对于企业自身的长远发展和环境是双赢”,Sue Howells说。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Copyright©2004-2024 中国食品行业网 版权所有 网站首页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