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立彪
离中秋节尚有一段时间,可月饼们早就按捺不住当主角的心情,已经纷纷粉墨登场了。尽管由于原材料价格普遍上涨将月饼的售价拉高,但业内人士对今年月饼市场依然看好。不过,与市场销售的美好预期相伴,那些“依然性”的市场问题也是可以预见的,这当然更需要市场监管部门提前打好预防针,把可能出现问题的企业商家“看好”了。
所谓“依然性”的问题,并不仅指“陈馅翻新”之类存在多年的人所共知的问题,其实,越是“花样翻新”的“创新月饼”出现问题的可能性越大,而这些问题往往倒是习惯性的老问题。比如,目前某地一家咖啡厅推出的一种冰淇淋月饼卖得很火,这的确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新玩意。口味创新了,但却让一个“老问题”突出出来了:这种月饼的用料、加工工艺、制作过程等是否符合食品安全卫生法律法规规定?据一位业内人士透露,食品工艺(包括用料)创新都需要科学试验支撑并经过反复检验得到“安全”结论才可以上市销售,若只关注口味而随意改变工艺或搭配用料,很可能会出现健康安全隐患。另外,这家咖啡厅是否具有生产加工月饼的资质,这也是一个“老问题”。
商家的“创新”行为当然不止于此,时下流行的“月饼代工”也可算作一种。我们知道,“代工”本身是早就出现的一种市场行为,但进入月饼这个狭小的食品范畴却时间并不长,不过,“代工”历史地存在的那些“老问题”基本上也都被转移过来了。据悉,自2008年我国对月饼生产进行规范和整顿,实施月饼生产QS管理之后,那些过去曾经在月饼上获利不菲但不具备QS规定条件的企业,如星级酒店、宾馆等品牌商家,已被取消生产加工月饼的资格,但它们不愿放弃可观的利润,就想到了“代工”这条途径。这样一来,问题就产生了:品牌商家基于成本考虑,大都选择一些小的食品企业“代工”生产月饼,但这些企业往往没有多少月饼生产经验,其质量管理、生产工艺等方面也不过关,生产出来的月饼难免存在问题;而一旦出了问题,市场首先反馈给品牌商家,但它们却很容易把责任推向“代工”企业。两者扯皮,不仅让消费问题变得复杂,损害消费者利益,也给市场监管制造了麻烦。
不言而喻,最常见的“创新”还是老问题改头换脸了。标志、标示不全,豪华、过度包装,乱用添加剂等,这些一直在治却总也难彻底治好的问题,每年都会“按部就班”地出现。打预防针少不了要有对这些问题的针对性。
近些年市场监管部门每年都会开展月饼市场专项整治活动,活动前期的一系列举措基本上都可视作“打预防针”。有些地方做得效果不错,取得了一些经验。比如,召开月饼质量安全工作会议,召集辖区内所有月饼生产加工单位的负责人参加,明确企业责任,签订责任书;开通举报热线,延伸监管触角;加大抽查频次,扩大检查范围,创新检测手段;加大宣传力度,联手媒体监督等。比起以上“老做法”,一些创新举措可能更有效。比如,有的地方的监管部门举行了名为“食品安全大家行”的系列活动,其中有一项组织消费者到月饼生产加工企业参观体验的活动,就比较有新意。
当然,要让预防针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要解决好打什么、打给谁等问题。事实上,月饼市场之所以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不是我们没有预防药、治疗药,而是我们在“打”上还不够用心——“怎么打”,这的确是个根本性的问题,这本身也要打个预防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