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推广 热搜: 食品  机械  北京  白酒  保健酒 

17600109315
服务时间 9:00-18:00 (工作日)

奶牛规模化养殖:我国奶业现代化转型必由之路

   日期:2010-11-03     来源:中国食品网    作者:中食网    浏览:820    


    “我们呼吁维护中国乳业的正常秩序,这不仅事关中国乳业、事关消费者,而且事关整个社会的公序良俗。我们也期望和广大同行共同将中国民族乳业做大做强,造福百姓。”这是陷入舆论风暴中的蒙牛在10月20日所作声明中的一段话。

    当前,我国奶业正处于向现代奶业转型的关键时期,虽然我国奶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许多问题逐步暴露出来。“大头娃娃”、“三聚氰胺”等一系列奶粉事件,不仅给婴幼儿的生命健康造成损害,更使我国奶业发展陷入严重的困难和危机。

    乳企之间的恶性攻击反映了我国乳业竞争的激烈。当舆论聚焦于这一热点问题的时候,我们不妨从另一个角度观察我国乳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我国奶业是一个新兴的、大有希望的朝阳产业。改革开放以来,经过30多年的积累和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奶业作为一个产业已基本形成,已成为一个惠及13亿中国人的产业。

    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奶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2008年9月爆发的“婴幼儿奶粉事件”不仅给婴幼儿的生命健康造成损害,更使我国奶业发展陷入严重的困难和危机,使我国奶业发展中长期积累的深层矛盾和问题充分暴露出来。

    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重数量,轻质量效益;奶牛饲养分散、规模小,单产低;乳制品企业盲目发展,重复建设;乳制品市场秩序不规范等。其中,奶牛养殖规模小、养殖分散、管理水平低的问题已成为影响乳制品质量安全,制约我国奶业向更高层次发展的主要瓶颈。加快推进规模化健康养殖是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

    规模化养殖:必然的选择

    规模化饲养,不是最终的目的,它是集约化的前提和必要的载体,目的是将先进的饲养技术集成,标准化实施,才能达到提高科学饲养水平、增产、提质、节本、增效的目的,所以规模化不是一个简单的形式,而是推进科学饲养的机制。

    加快推进奶牛养殖规模化,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水平,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从源头对产品质量安全进行控制,提升乳制品质量安全水平;有利于有效提升疫病防控能力,降低疫病风险,确保人畜安全;有利于畜禽粪污的集中有效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实现畜牧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当前,我国奶业正处于向现代奶业转型的关键时期,推进奶牛养殖的规模化已成为转变增长方式、保障乳制品质量安全及生态安全的必然选择。

    一是从根本上保证奶源安全。“婴幼儿奶粉事件”的发生暴露出乳品加工企业长期快速增长的需求与高质量原料奶短缺的矛盾。虽然国家严查不法奶贩、关停不规范的小奶站,但是千家万户的分散养殖依然不能满足消费者对于安全牛奶的要求。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优质原奶供应不足,根本瓶颈在于能够提供好奶源的规模牧场太少。

    二是先进技术和设备的集成应用可将疫病风险降到最低。现代规模牧场能发挥其集约化、专业化和科学化的优势,有效地进行疾病防治。规模化牧场一般分为生活管理区、生产饲养区、饲料饲草区、污粪处理区和隔离区。人、牛、料、粪的流动均有各自的渠道,严禁车辆及非生产养殖人员进入奶牛养殖区,从根源上控制了交叉污染。

    规模牧场通常聘请专业化的防疫人员,并对一线操作员工进行防疫专业培训,确保各个生产环节将疫病风险降到最低。

    三是解决奶牛饲养给农村带来的环境问题。由于奶牛饲养会产生大量的废物,如果不能妥善处理,会给农村环境带来很大压力。规模牧场可以通过污粪的收集、集中处理,并通过厌氧产沼发电、制作有机肥和牛卧床垫料等手段可以实现废物综合利用,并有效降低对环境的影响,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奶牛规模养殖比重不断提高

    改革开放前,80%的奶牛在城郊国营农场饲养,进入新世纪以后,70%左右的奶牛由农民饲养。由于受农村经济发展条件特别是农民自身资金积累能力的限制,大多数个体农民没有能力购买很多奶牛,难以形成规模饲养,没有能力建成较好的牛舍,购买挤奶机、TMR等饲养、管理机械,奶牛改良计划,综合配套技术推广、社会服务难以推行,生产能力也就难以提高。由于受到饲养分散、管理水平低的困扰,成母牛单产一直在低水平徘徊。而且原料奶的质量难以保证,部分原料奶细菌总数严重超标。落后的饲养方式不能适应现代化乳品加工业的需要。

    “婴幼儿奶粉事件”发生后,为推进奶牛规模化饲养提供了新的契机。近几年来,国务院不断出台扶持政策支持奶牛规模化养殖。此外,各地普遍对规模化养殖实行税收优惠,并针对牧场用地及建设提供政府补贴。各地政府出台行业政策大力推动规模化牧场建设。

    在国家有关扶持政策的推动下,各地加快发展规模化养殖,奶牛规模养殖比重不断提高。2008年,全国存栏20头以上的奶牛规模养殖比例达到36%,比2003年提高了9个百分点;奶牛单产水平达到4800公斤,比2000年提高了40%.挤奶机械化水平显着提高,今年上半年已达到87%.

    在规模化不断推进的同时,各地涌现出一批现代化奶牛养殖场,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如上海光明荷斯坦牧业有限公司、沈阳辉山乳业有限责任公司等。这些采用先进饲养管理方式和技术的奶牛养殖企业在奶牛育繁、饲养管理、牛奶生产等诸多方面与小规模散养模式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其工业化、流程化、科学化的管理模式,提高了牧场生产各环节的生产效率,提高了原料奶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奶牛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规模化之路

    规模化是基础,只有推行奶牛养殖规模化,才能广泛运用先进技术和设备开展集约化经营和标准化生产。因此,我们要切实增强加快推进奶牛养殖规模化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快奶业生产方式转变,加大力度,创新举措,大力推进奶牛规模化经营,促进我国奶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首先,要增强全行业发展规模化养殖意识。发展奶牛养殖规模化是加快奶牛养殖业生产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全行业应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切实把发展规模养殖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建设现代奶业的突破口,要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大力宣传规模养殖的重要意义,推广各地发展规模化养殖的成功经验,增强广大养殖场(户)的规模化意识。同时,应当充分认识推进奶牛养殖规模化的艰巨性和长期性。需要各地和有关部门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作好规划,有计划、有步骤、有目标地推进此项工作。

    其次,要充分发挥政府主管部门的引导扶持作用。一是增加投入,大力实施奶牛良种补贴、饲草收贮加工、粪污处理和挤奶机械购置补贴等各项扶持政策,加强对奶业的扶持和保护。二是采取优惠政策支持规模奶牛场和奶牛养殖小区的发展。三是加强规划、管理,制定和完善奶源基地建设和奶牛养殖小区标准以及相关配套法规,引导建立奶牛保险,规避农户饲养奶牛的风险等,为保障奶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再次,要加快奶业生产技术研发、推广与服务。一是要提高奶业科技研发和应用水平。鼓励相关部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依托国家科技计划和重大工程项目,联合开展奶业领域的重大科技研发活动,加快奶业科技进步。不断完善现代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加强奶牛科学饲养、粪污污染治理等关键技术的研究推广,为推进规模化养殖提供保障。二是作好技术指导和服务。要进一步扶持奶农专业合作组织,加强生鲜乳生产收购人员培训、疫病防治、良种繁育等技术服务,加强奶牛疫病防控,重点加强对结核病、布氏杆菌等传染病的监测与疫牛的强制扑杀工作。总结各地奶牛养殖场(小区)建设规划、标准制定和管理方面的经验,引导奶牛散养户向集中养殖或建立规模化牛场,鼓励支持奶牛养殖场(小区)和奶农合作社参股或股份制合作经营,支持乳品企业自建奶牛场发展规模化饲养和集约化经营。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Copyright©2004-2024 中国食品行业网 版权所有 网站首页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