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高明
因大量工业化食品出现,人类患心血管病、心脏病、高血压、肥胖症、癌症的比例越来越高。不难看出,严重违背自然规律生产的廉价食品代价是高昂的健康费用,乃至生命
受三聚氰胺、“性早熟”、国内乳业巨头诬告丑闻影响,中国奶粉质量阴影笼罩在消费者心头久久不肯离去。为了让孩子喝上放心奶,很多中国家长被迫花高价从国外买洋品牌奶粉,并由此催生洋奶粉代购业。
洋奶粉代购,是卖方直接将在海外购买的奶粉,通过快递等方式发至买方,交易双方通过各种电子商务平台进行交易。由于这一过程中不需要缴纳有关税费,因此价格较国内市场上的洋奶粉便宜。
消费者对国产奶粉信心不足,洋奶粉才趁机通过各种渠道涌入中国,且价格不菲。然而,洋奶粉就一定安全吗?国家质检总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进口不合格乳制品比去年同期增加123.25吨,同比增幅为15.55%.不久前,有关部门又查明,来自新西兰某公司25.25吨、新加坡149.87吨全脂奶粉被检出阪崎肠杆菌,来自美国的1吨牛初乳检出亚硝酸盐。
事实正是如此:食品安全问题不仅仅是国内特有的,而是全球性的。问题食品出现的源头不在中国,而恰恰在发达国家,这是工业化农业带来的必然后果。在一平方米的狭小空间内养殖十几只鸡鸭,其寿命缩短到短短的45天;猪的寿命缩短到不到四个月;奶牛的产量达到超常规的日产35公斤。奶牛要产奶,必须等产下牛犊后,且奶牛必须哺育牛犊才产奶。然而,人类发明的办法让母牛不哺育也能产奶,数量是自然产奶量的数倍。从技术上看,这都是科技发明,这种发明的后果是各种药物、激素、抗生素大量进入动物体内,从而进入人体。
为什么发达国家发明了上述动物养殖模式?道理很简单,发达国家劳动力奇缺。美国从事农业的人口仅占据其总人口的1.8%,英国也不到5%.劳动力少且昂贵,只好让动物们受“委屈”,以动物们的生命和“受虐待”换取人类的“懒惰”,大量涌进城市里的人口让少量人供养,还要从中赚钱,受害的只能是养殖场里的动物、农田里的生命,最终危及城市居民健康。
工业化食品带来大量健康隐患和生态环境风险。目前,美国消费者用于购买食品的支出仅占家庭可支配收入的10%,这个比例在全球国家中是最低的。为生产低廉食物,农民苦不堪言;环境遭受破坏;城市居民为健康埋单,美国国民用于健康的消费占其收入的比例逐年增多;美国70%的抗生素喂给了养殖场里的生猪、鸡、鸭和牛类,而习惯性添加抗生素强化了细菌的抗药性,导致人类细菌性疾病更难治愈。因大量工业化食品出现,人类患心血管病、心脏病、高血压、肥胖症、癌症的比例越来越高。不难看出,严重违背自然规律生产的廉价食品代价是高昂的健康费用,乃至生命。
19年前,笔者在英国学习。当时感觉发达国家真好,吃的东西非常便宜,一个鸡蛋只有几便士,折算成人民币也比中国便宜,而英国人当时的平均工资是中国人的近百倍。然而,生活半年后,就感觉到鸡蛋、鸡肉、猪肉远没有国内的香。现在才明白,那些廉价的食品其实是政府大量补贴农业,加上工业化养殖的廉价食品,这些食品填饱肚子可以,但要求其风味则是奢求了。
尽管如此,发达国家在食品生产关键环节监督严格,政府职能部门能够严把质量关,对违法生产处罚力度大,这一点非常值得我们借鉴。也正是出于这样的原因,问题洋奶粉才躲避了本国的检查,运到中国销售;或者消费者通过第三方直接到国外购买,避免了洋食品在国内消费的质量风险。
走了一个世纪的弯路后,人类重新回到用传统的办法,在自然的环境下生产食物,这就是有机食品的兴起。在欧洲、美国、日本、韩国等地,有机食品消费呈现了明显的增长趋势,有钱人开始先吃起来。在伦敦肯辛顿富人区,有家叫“全食”的有机食品超市简直贵得离谱。从7欧元一公斤的土豆到40欧元一个的鸵鸟蛋,甚至一公斤野芦笋都要250欧元。不过“全食”的顾客全都是大富翁,他们不关心价格。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饱受工业化食品折磨的发达国家消费者,已将目光停留在传统的有机食品上了。
中国具备传统的农业优势,发展有机食品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尤其有大量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如果政府正确引导,有机食品不卖天价也照样有其市场,农民和消费者双方受益;生态环境可免受化学物质污染;工业革命惹的麻烦如排放的巨量温室气体还可通过有机肥还田逐步埋葬在耕地中。
笔者建议采取政策鼓励有机食品和传统食品生产,将用来买洋食品的钱鼓励中国农民在健康的环境下生产食物。市民通过自觉消费安全食品,带动乡村生态环境保护,同时呵护自己尤其儿童的身体健康。
(作者系中科院植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