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导视:
农业部高产攻关验收组组长 程式华:
加权平均(后)每亩片,平均亩产926.6公斤。
亩产超过900公斤,中国的袁隆平在他年过80之后,再攀世界杂交水稻史新高峰。
袁隆平:
终于突破了,昨天晚上说老实话呢,兴奋得睡不着觉。
从800公斤到900公斤,从74岁到81岁,7年的坚持、失败、置疑,今天的袁隆平又在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袁隆平:
失败了没有关系,人家不会笑你,我这是在探索,跌跤就跌跤,我再爬起来干就是了。
良种、良法、良田袁隆平的实验会离现实越来越远吗?从示范田大众田,良种推广又会面临哪些现实困难。
袁隆平:
一般我们示范田条件比较好,大面积推广,大概要打个八折或者七五折。
《新闻1+1》今日关注袁隆平81岁的贡献
李小萌:
欢迎来到《新闻1+1》。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终于实现了亩产900公斤的目标,而我记得在七年前采访他的时候,他说那个时候局部的亩产可以达到900公斤了,时隔七年才被正式的验收,那么在这七年当中,究竟经历了什么。袁隆平先生跟我说,当亩产过700公斤接受验收的时候,他的心情就像一个赶考的小学生一样,而今年这个赶考的小学生已经是年过80。
(播放短片)
解说:
“米神”、“当代神农”、“杂交水稻之父”,这些称呼形容的都是一个人,他就是袁隆平。就在前天已经81岁高龄的袁隆平再次创造了一个纪录,这个纪录一经公布就备受关注。
画面提示:
亩产926.6公斤、高产奇迹为世界首例、袁隆平超级稻实验电再创纪录。多养活5000万人,口感好得不得了。
中国工程院院士 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
实际上我对水稻特别热爱它,一辈子跟它打交道,特别是它结实率高,结实饱满的时候,长得黄澄澄的那样我特别喜欢,我不是讲像看到美女一样的啊,这是艺术夸张。
解说:
81岁的人,追求一个900公斤的姑娘,这是袁隆平打趣的比喻,然而这个姑娘能否追求成功,面对自己7年的坚持和心血,面对一次发明专家的裁决,袁隆平心里不免忐忑紧张。
袁隆平:
亩产和这个天气有很大的关系,它昨天晚上下一场大暴雨,糟糕得很,幸好今天白天不下雨了。
画面提示:
2011年9月18日验收现场
记者:
将来会抽取三块田来抽样检测,那么这三块田基本已经确定了,有一块田是需要由高产攻关示范小组来自行的推荐,刚刚他们推荐了5号田,那么其余的两块田是需要由专家组的成员抽签来确定的,这个专家组已经确定的是2号田、5号田和8号田,袁院士今天是不可以到现场的,是要采取一个回避制度的。
袁隆平:
我是运动员,他们是裁判员,运动员不去的,不要干扰他们,他们非常严格,我在这里计算。
记者:
您还是一直在计算?
袁隆平:
一直在计算,我一个小时让他给我汇报一次。
解说:
一边是湖南隆回的验收基地,一边是技术中心的办公室,两个现场都在关注着一个数字,那就是900公斤。
画面提示:
2011年9月18日验收现场 种粮大户对话袁隆平
记者:
好,那现在可以跟袁老师说话了。
王化永:
好的,袁老师您好,我是王化永,向您报告这第5号田599.1平米合0.897亩,毛重1172.5公斤,合1307公斤每亩。
袁隆平:
我们不按七五折,我们按七二折算吧好不好?
王化永:
好,保守一点,按七二折。
袁隆平:
1307乘0.72,还有940公斤,很好很好。这个900公斤是没有问题了。
解说:
虽然心里有了底,但是真正准确的数字还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测试后,最终由农业部核定对外公布,为了第一时间知道超级稻的亩产结果,袁隆平一直等到第二天凌晨一点才睡。
袁隆平:
终于突破了,昨天晚上说老实话呢,兴奋得睡不着觉,两三点钟才入眠。
农业部高产攻关验收组组长 程式华:
经烘干、除杂后,按标准水分(称重)加权平均(后),每亩片平均亩产926.6公斤。
袁隆平:
进军900公斤之后,下一步怎么办人家问我,向1000公斤奋斗,我想呢,还是会实现的。什么时候呢,我说在我90后的时候实现,谢谢大家。
李小萌:
刚刚实现900公斤又要向1000公斤进发,其实不管是900也好、1000也是好在我们看来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它是一个自主科技的象征,有人说在转基因技术面前,杂交技术已经显得落伍了,但是对于我们这个有着13亿人口,其中60%是以水稻为主食的国家来讲,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却给了我们在粮食安全方面实实在在的安全感。
从世界范围来讲,因为杂交水稻的出现,每年是多养活了7000万人口。袁隆平院士说,如果是900公斤亩产的这种水稻能够推广的话,多养活4、5亿人都没问题,所以说中国人为了解决世界的粮食安全问题,也做好了准备。那么能够种出这样的超级水稻,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条件呢,袁院士自己是这样讲的,他说需要四个“良”,良种、良田、良法、良人,良种指的是一个核心,那么良田是基础,良法是手段,良人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执行者,比如说我们这些种粮户等等。同时我们其实还需要加一个条件,就是良心。
从袁院士本人来讲,最初一个很普通的动机是什么,就是不能再饿死人,在这样一个初衷之下,几十年在这样一个非常专业的领域当中始终坚持不变,让我们看到一种坚持。很多人说,其实这五条对于任何一项事业都是必要的条件。
我们来看一个评论,这是《中国青年报》评论员曹林的观点,他说,现在很多地方都已经解决温饱了,但是地球上还有不少地方处于饥荒中,也许从那样的年代走过来的人,才更能明白袁老师这一事业的伟大。
他说前年一个富豪榜当中,袁隆平是以超过了1000亿元身价当选为名誉富豪,这使得首富188亿元的黯然失色,各种版本的富豪榜都把目光集中到财富英雄个人占有的这种实体的财富上,而很少会有人关注袁隆平式的财富,其中包括公益、公共、共享,给人类带来的进步。这是一个很高的评价。
我们看到袁院士说,他在80后,就是80岁之后实现了是亩产900公斤,希望在90后实现1000公斤,在这些数字目标背后,它代表着袁院士怎样的心愿呢来听听。
袁隆平:
今生我还有两个心愿,第一,是争取在2010年实现第三次超级杂交稻大面积示范亩产900公斤的目标。第二个心愿是在国外进一步发展杂交稻造福世界人民。
解说:
亩产900公斤的目标,造福世界人民,说这句的时候袁隆平77岁,他说会为了这两个心愿,继续奋斗到90岁,甚至更远的将来。而那之前他已经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今天面对900公斤的新纪录,袁隆平和他的团队,这七年过得并不轻松。
袁隆平:
难度从技术上讲肯定是很大的,花了七年的时间,像矮子爬楼梯慢慢爬。2008年搞了830多公斤,到了2010年搞到870多公斤,还是没达标。
解说:
做科研自然需要充足的科研经费做支撑,而说到钱,又总是会有免不了的敏感。2000年一家打算上市的农业公司提出,用袁隆平的名字来命名股票,最初他毫不犹豫的拒绝,但是又面临着资金不足的难题,最终他还是选择了知识与资本的结合。
袁隆平:
我们要推广这个品种,过去主要是靠我们科研单位和政府,现在还有个企业,三方的力量。
解说:
2000年12月11号,以他名字命名的股票隆平高科在深圳上市,袁隆平成为上市公司最大的个人股东,每年除了固定的国家科研经费之外,还能再得到200万元的科研经费,尽管两年之后他就辞去了董事长职务,但是直到现在人们依然对他价值千亿的身价津津乐道,有人打趣说,袁隆平是中国最富有的农民。
画面提示:
2007年7月《面对面》
袁隆平:
一千亿,要那么多钱做什么,那是个大包袱,背来背去。我觉得这种生活很好,搞豪华车有什么意思,穿着豪华的衣服还有什么鳄鱼的皮带,两千多块钱我从来没有,送给我,我不要。
解说:
而除了财富对于杂交水稻的现实作用,也曾有人置疑过。今年4月,三农问题专家李昌平在《南方农村报》发表了写给袁隆平的公开信,信中李昌平希望袁老在有生之年放弃杂交水稻研究,转向培育常规水稻品种,这篇公开信在当时被广泛传播,有人支持,也有人反对。
袁隆平:
我认为这是让我倒退,你知道吗,这个杂交水稻是利用杂种优势来提高产量,杂种优势是一种普遍现象,普通规律,叫我放弃杂交稻那是不可能的。
我曾经做过一个梦,梦见我们试验田里的水稻长得像高粱一样高,稻穗有扫帚那么长,谷粒有花生米那么大,我和几个助手就坐在像瀑布一样的稻谷下乘凉,我把这个梦叫做禾下乘凉梦……
李小萌:
我曾经面对面得听袁先生讲过他这个禾下乘凉梦,我可以记得他讲的时候脸上那种孩子似的天真,确实做科研工作需要一份孩子似的天真和不畏惧。而在当今的科技界,有说这个科技界可以形容为是拉关系、跑项目、重论文、轻实用,在这样相对浮躁的气氛之下,这种坚持恐怕更难。而袁先生是如何形容自己的,我们来看看。
他说,我是搞育种的,我觉得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的种子,身体、精神、情感都要健康,种子健康了,事业才能够根深叶茂,枝粗果硕。如果说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事业的一粒种子,我们是不是一粒好的种子。
再来看一个评价,这个是时事评论员李千帆的观点,他说,解决近14亿中国人吃饭问题,无疑是一项崇高而艰巨的事业,绝大多数人现在已经温饱无虞,最应该感谢的就是袁老这样的科技工作者。但是在为袁老成就感到自豪之余,也应该反思,放眼当下,且不论学术成就高低,能跟袁老这样甘于风险,呕心沥血的人已经越来越少,公众看到更多的是学术造假、专家不专,这固然和媒体报道倾向有关,但的确需要全社会的重视。
从水稻人们已经开始想得更多。那么对于袁先生来讲,他对于当今的科研人员又有什么样的建议呢在今天我们贵州电视台的同行,帮我们做了一段采访,来听听袁先生的观点。
袁隆平:
我培养研究生、博士生第一个条件你要下田,你怕下田,怕吃苦的,我就不接收你,我说电脑很重要,书本知识也很重要,都是基础,但是电脑里面,书本里面种不出水稻出来的,他也要到田里面种出水稻。你要把名利丢开一点,不怕困难,努力钻研,我想他一定还是会出成果的,你一次不行,两次、三次、五次、一百次,他会出成果的。他有些反正有一些思想不大正点,他就搞腐败了,包括搞科技工作者也有腐败现象,弄虚作假、哄骗人家,欺人欺己,最后没有好下场的。
李小萌:
袁先生说,书本很重要,电脑很重要,但是书本和电脑里种不出水稻,他说他挑徒弟的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看他是不是喜欢下田,而我也记得袁先生自己的家跟他的试验田距离非常近,想到什么抬脚就走。
40年前袁隆平只是一个偏远农村的乡村教师,而后来正是这位乡村教师改变了当时世界的一个共识,就是说水稻是不能杂交的,今天他已经成为了世界的杂交水稻之父,成为了世界的袁隆平。
亩产900公斤是一个目标,这个目标而成为养活千百万人的现实,中间还要经历什么,来看短片。
(播放短片)
袁隆平:
一般我们示范田条件比较好,大面积推广打八折或者是七五折,这么一个情况就是可以700公斤的水平。
解说:
在全国上下都为超级稻产量的全新纪录欢呼时,包括袁隆平在内很多人是冷静的,因为900公斤的亩产从袁隆平的试验田到每一个农民的承包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负责本次验收的农业部高产攻关验收组组长,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程式华,也从天时、地利、人和三个角度阐述了亩产900公斤所必须的条件。
画面提示:
天时
2011年9月17日新闻
解说:
羊古坳超级稻亩产冲900公斤目标能否实现,天气变化是关键因素之一,哪怕出现几个小时的大风降雨天气,测产验收都会受很大影响。
电话采访:
农业部高产攻关验收组组长 程式华:
今年这个气侯比较好没有大的雨水,整天下雨病虫害爆发这个品种不可能高产的。
解说:
据介绍一直到9月8号,超级稻亩成熟率还只有74%,而此后的晴好天气却能帮助水稻倾谷,通过二次灌浆成熟起来,使产量再增加。
羊古坳乡农技站站长 肖利民:
这个都是第二次灌浆期。
记者:
让它长的更成熟。
肖利民:
更成熟、更饱满,增加它的千粒重,就是增加产量了。
画面提示:
地利
解说:
此次超级稻种植在海拔300多米湖南羊古坳乡,这里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为超级稻高产创造了优越条件。
程式华:
生态条件比较好,光线也比较好,所以它的生育期,它的物质积累比较多。
肖利民:
一般的超级稻品种、中稻品种到我们这里生育期可以达到一百五十天,甚至更长一点。生育期长,产量相对高一点。还有我们这里的气侯条件,由于昼夜温差比较大,就对这个稻子的营养物的充实度有利,所以产量相对要高一点。
画面提示:
人和
解说:
多种优势的聚合,成就了超级稻的高产新纪录,而在程式华看来900公斤亩产在全国不可复制。
程式华:
管理也到位,袁先生讲的嘛,品种是核心,技术是手段,投入很大的程序管理。
记者:
您觉得900公斤可以在全国推广吗?
程式华:
不可能的,良种、良法、良田、良态通过这么好的资质,这么好的条件,(才)能把900公斤发挥出来。
解说:
据程式华介绍,新超级稻目前虽然得到湖南省审定,但也仅能在部分适宜种植区推广,而要推广全国还需进一步的科学验证。
程式华:
要根据《种子法》还有一个品种试验,然后国家审定,出一个适应的区域,在哪一个区域可以种,不是说在这个点上取得了900公斤就能推广。
李小萌:
袁隆平是科技工作者他不是魔术师,一粒好的种子要变成人们餐桌上的主食,要变成农民实实在在的收益还需要什么,听听袁先生自己怎么说。
袁隆平:
那个技术要落实到基层,这是个很大的问题。
记者:
就是怎么样推广是吧?
袁隆平:
我们的推广站是个基层,关键是他们要起很大的责任,现在我们的农机推广站一般不安心工作,因为他待遇很低,这个条件也很差,我现在呼吁国家要对基层农机站的干部要给很多的优惠政策,使他们能安下心来推广新的农业技术、新的品种。我们搞协作就是要求有关单位在一起交流经验、交流材料、成果分享。就是这么一种方式搞这个全国性的,或者是兄弟省之间的协作来推动科研成果早出成果。
李小萌:
一粒种子要想能够真正的茁壮成长就像袁先生说的,他还需要良田、良法、良人,需要对于农业本身,对于农村还有农民的这种保护和体恤,袁先生也经常呼吁说,除了种子之外,对于农业的水利方面的投入,包括对于土地的保护等等方方面面都还需要做很多。
今天我们说的是超级水稻,也许我们还需要超级玉米、超级小麦,从一个人的超级技术变成一群人的超级技术,恐怕才是国家和公民的心愿。好的,感谢您收看今天的《新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