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推广 热搜: 食品  保健酒  北京  机械  白酒 

17600109315
服务时间 9:00-18:00 (工作日)

确保食品安全 从挽救道德滑坡做起

   日期:2011-05-06     来源:中国食品网    作者:中食网    浏览:785    

    前不久,央视曝光了河南孟州等地采用违禁动物用药"瘦肉精"饲养的有毒猪,流入了南京等地市场以及双汇集团下属的济源双汇。该报道一出又引起了食品安全领域的一场地震,时隔半个多月,媒体又曝出上海部分超市多年来销售"染色馒头".

    紧接着,温州、厦门等地相继查出了"染色馒头",其中温州查出近20 万个"染色馒头"竟然连一粒玉米也没有,而且其中部分馒头流入了附近的高校。食品安全问题似乎成了一个挥之不去的阴影,萦绕在我们的餐桌周围。

    食品安全 问题频发

    在上海"染色馒头"事件中,馒头的生产厂家为隔夜的馒头贴上了新标签,标签上的生产日期按照进超市的时间标注,这已经是生产厂家的老规矩了。对于一些从超市里回收回来的过期馒头,生产厂家则是将它们"再利用",将这些过期馒头倒入和面机充分浸泡,再加入面粉一起搅拌,不一会就成了"新鲜出炉"的馒头了。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白馒头的标签上标注的食品添加剂是维生素C,可实际上只是加了一种叫山梨酸钾的防腐剂,这样馒头的保质期可以长一些,而且做馒头应放的白砂糖也用甜蜜素代替了。

    国家《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规定,发酵面制品的食品分类号06.03.02.03,可以使用的添加剂中,并没有山梨酸钾,而且,该标准规定中允许添加甜蜜素的食品种类是烘焙、炒制坚果与籽类,并不包含发酵面制品。 那么黄灿灿的玉米馒头是怎样生产出来的呢?两袋足有100斤的白面、一小碗儿玉米面,再加上这种叫柠檬黄的着色剂和超市退回的馒头,白面被染成黄色,漂亮的淡黄色"玉米馒头"就出炉了。可是在国家《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中清楚写着,可以添加柠檬黄的食品种类中,并不包括发酵面制品。 "

    瘦肉精"事件曝光后,一时间人们谈肉色变,究竟什么是瘦肉精呢?实际上它是一类动物用药,包括盐酸克仑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和硫酸特布他林等,属于肾上腺类神经兴奋剂。把"瘦肉精"添加到饲料中,的确可以增加动物的瘦肉量。但国内外的相关科学研究表明,食用含有"瘦肉精"的肉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常见有恶心、头晕、四肢无力、手颤等中毒症状,特别是对心脏病、高血压患者危害更大。长期食用则有可能导致染色体畸变,会诱发恶性肿瘤,至于究竟摄入多大量,如何导致恶性肿瘤,有关病例研究国内外尚无定论。

    但是,近几年,各地"瘦肉精"致人中毒甚至死亡的案例时有发生。 早在2002年,农业部、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就发布公告,明令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添加盐酸克仑特罗和莱克多巴胺等7种"瘦肉精".

    2008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规定新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对使用"瘦肉精"养殖生猪,以及宰杀、销售此类猪肉的,将以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追究刑事责任。

    层层监管 漏洞百出

    在近期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中,监管的漏洞又一次暴露出来,为什么有着一层层的监管体系,却一再发生这类事件,人们开始对餐桌上的食品产生怀疑,到底谁来保障我们的食品安全。

    抽查代替普查,无良商人有了可乘之机。上海"染色馒头"生产厂家的相关人员在记者暗访中表示:一般来说,一个月抽查一次,他们来检查,我们就把东西拿到办公室给他们检查,不让他们去车间。在进入超市环节中,超市相关人员表示色素测不出来,只能测大肠杆菌和细菌总数这种东西,但实际上,最后什么检测都没做就让"染色馒头"轻易进了超市。

    在"瘦肉精"事件中,相关监管部门形同虚设,"潜规则"成了公开的秘密。事实上,"尿检"是一种"瘦肉精"快速筛选检测方法,通过使用盐酸克仑特罗快速检测试纸对猪的尿液进行检测,能快速筛选出喂了"瘦肉精"的生猪。按照规定,猪尿取样应该由检测人员来操作。但是河南孟州的养猪户说,当地一些部门所进行的"尿检",都由养猪户自己采集猪尿样品。如此检测,最终的结果可想而知。那么怎么过动物检疫这一关呢?调查记者在没有购买和调运任何生猪的情况下,随便说了一个车牌号码,只花了200元钱,就买到了往南京调运120头猪的三大证明:动物检疫合格证明、运载工具消毒证明和五号病非疫区证明。优惠下来每头猪的检疫费用不到两块钱,另外还获赠150个耳标。检疫站开票人坦言,不管从哪个地方调猪,不管运猪车是否过来真正接受检疫,他们这里都可以出具检疫合格证明的相关票据。充当介绍人的猪贩说,所谓的检疫不过是走过场。

    原来在河南孟州市、沁阳市、温县和获嘉县,用"瘦肉精"喂出来的所谓瘦肉型"健美猪",钻过当地养殖环节的监管漏洞,进入贩运环节。每头猪花两元钱左右就能买到号称"通行证"的检疫合格等三大证明,再花上一百元打点河南省省界的检查站,便可以一路绿灯送到南京一些定点屠宰场,需检测"瘦肉精",每头猪交10元钱就能得到一张"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有了这张证明,"瘦肉精"猪肉就能堂而皇之地进入南京市场销售了。

    类似情形在济源双汇再次上演,一直以来,济源双汇公司执行的都是集团标准,即按照千分之4.5的比例抽检。济源市畜牧局局长陈晓棉承认,监管链条看似完备,但依然存在漏洞。据他介绍,针对"瘦肉精"问题,畜牧部门一般实行产地检验,主要依靠畜产品检验检疫中心每月一次的抽查,按照省里制定的2% 抽查比例执行。至于外地流入本地的生猪,只要其提供合格的检验检疫证明,并且耳标齐全,一般不再检验。进入屠宰环节后,则主要依靠企业自检。

    诚信缺失 道德滑坡

    上海"染色馒头"事件后,厦门执法部门在一家昏暗潮湿、屋顶和墙壁都已发霉变黑的黑作坊也查出了"染色馒头",此处生产的玉米馒头、全麦馒头,都是用添加剂调制而成的,但是令人汗颜的是,面对执法人员,老板还一直叫屈:"像我这样做馒头,算有良心了!"

    以双汇为例,双汇曾将"诚信立企、德行天下"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也曾以"十八道检验、十八个放心"作为广告语,向社会宣扬自己奉行的商业伦理、坚持的诚实信用,以及对消费者的认真负责。如果真能用这些箴言有效地自律,即使前有养殖户添加瘦肉精,后有检疫部门监管虚设,"瘦肉精"也一定会被拒之于千里之外。但是,双汇显然没有依据商业道德进行严格的自我管理,结果,"十八道检验"道道落空,"十八个放心"个个让人怀疑。含有"瘦肉精"的双汇产品昭示着企业的无良,商人的少德。人们常说,法律是社会的最后一道防线。那么,道德就是社会的第一道防线。自律,能够使企业牢牢守住第一道防线。若能坚守住,便不会突破法律。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近日在同国务院参事和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座谈时说,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等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国民素质的提高和道德的力量,绝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一个受人尊敬的国家。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Copyright©2004-2024 中国食品行业网 版权所有 网站首页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