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推广 热搜: 食品  机械  北京  白酒  保健酒 

17600109315
服务时间 9:00-18:00 (工作日)

关于食品安全报道的“放大效应”

   日期:2011-05-09     来源:中国食品网    作者:中食网    浏览:341    

    关于三聚氰胺的记忆尚未散去,瘦肉精、染色馒头引发的事件接踵而来。日前,国家食品安全部门负责人有感于食品安全问题报道的"放大效应",强调对圣元奶粉、皮革奶、牛肉膏等报道经核查"属夸大或不实",因此呼吁群众不要"信以为真、焦虑担忧",更不要产生"还有什么敢吃的"的想法。

    我们并不怀疑这位负责人的总体判断,那就是"我国当前的食品安全总体上是有保障的".当媒体中质疑的瘦肉精、染色馒头等报道获得证实,我们何尝不为丑闻获得揭露而庆幸。当相关记者因为报道的真实、客观、公正而获得社会赞扬时,我们何尝不为媒体推动社会进步的努力而击节叫好。新闻界有个影响至深的名言,那就是"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瞭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告".可以说,报道食品安全问题,正是媒体履行这种"瞭望、警告"职责的具体表现。

    当然,我们也无法否认,对于某个食品的揭露性报道,会在短时间内引发公众对于这一食品的信任恐慌,由此带来不敢购买、不敢食用的普遍社会心理。从三聚氰胺到瘦肉精,都给当事企业带来了巨额经济损失和商业品牌危机。但是,我们也相信,正是通过这样的危机事件,督促行政、司法等社会监管部门迅速行动起来,找出滋生丑闻、爆发危机的真正原因和社会土壤,并持续不懈地加以根除。惟此,才能使公众生存环境的安全感获得真正提升。

    然而,我们又常常碰到"草木皆兵"传说的现实版本。各种消息、传言也会被一些媒体不经核实或者不太严谨地加以放大。公众并不是专业传媒工作者,不会有较高的传媒素养和专业知识对消息真伪加以区分,而监管部门调查又需要一定时间,有时往往由于过程不透明、结论草率而得不到社会信任。

    李毅中任国家安监总局局长时,面对基层官员向他抱怨"个别媒体夸大其辞"和"不实报道",李毅中说:"媒体不是中纪委,媒体不是审计署,媒体不是调查组。接受监督要主动,要看到社会是透明的。"

    匆匆数载,李毅中不管安全工作有年,但其面对媒体批评的宽容态度让人记忆犹新。当食品安全报道被指责"夸大其辞"的时候,我们注意到批评者的观点:"食品安全事件虽时有发生,但与庞大的食品及生产经营者规模相比,所占比例很小。"这种说法的悖论是,在一个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的大国,哪一个刚刚发现和突然暴露出的问题不是"所占比例很小"呢?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一旦遭遇食品安全问题,造成伤害可能是"百分之百"的。

    当然,我们也希望每一次食品安全揭露报道都能准确命中、直捣黄龙,我们也希望每一次警告和提示都能及时有效。但如果不能以宽容态度对待问题报道,就会变相剥夺批评的权利。质疑,不可能百分之百都是正确的。只有当疑云消散、真相浮出,我们才会明白质疑的独特价值和贡献。在"假薯粉"、"毒奶粉"等事件上,到底是监管部门先行查办,还是媒体披露在先,这样的争论意义不大,让问题警示社会、让不法者得到严惩更为重要。

    如同社会在完成现代化转型一样,媒体也需要趋向专业和提升自身能力。通过严谨的职业规范和追求理性、客观、公正的职业伦理,实现服务社会、影响社会的传媒职能。具体到食品安全报道中,就是坚持平衡原则,采取多方信源,让公众判断其真伪和可信度,不能编造和滥用匿名消息源,对消息的核实、求证程度要进行必要说明。在无法准确判断其危害和影响范围时,要格外谨慎和小心。(刘 畅)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Copyright©2004-2024 中国食品行业网 版权所有 网站首页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