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乱象愈演愈烈,加工类食品已是"百毒"粹炼,没加工过的,肉有瘦肉精添加,菜有农药化肥超标,以前被认为可以放心大快朵颐的水果也被爆出膨大剂和催熟剂……不知道从哪一天开始,吃一口干净放心的食品成为老百姓的奢侈,联想到电影《手机》里的一句台词,不由感慨:"还是原始社会好啊!"
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食品行业的种种乱象?中央电视台评论认为,是监管的缺失和食品行业的道德沦丧。笔者认为,这话只说对了一半,说监管缺失没错,但完全归咎于食品行业的道德沦丧就有失偏颇。早在上个世纪马克思就说过:"一旦有适当的机会,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人间一切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
马克思所讲的就是资本自有的逐利本能,食品行业同样逃脱不了。当市场经济兴起之时,资本的本能就开始发挥强大作用。用各种有毒物质"炮制"出来的食物,通过鲜亮的外表、提前上市或高产等多种形式,获得高额回报,挤压正常生产食品的市场空间,继而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直到有一天,市场上所有正常生产食品的企业全部倒闭,"良币"退出市场,所有的企业都"造假制毒".
从这个层面上看,要想在市场上生存下去造假也是"被迫而为".此前就有制假者接受采访时表示,"不这样做赚不到钱,因为大家都这么做。"
因此,食品的积弊不能全怪商人无道德。只要存在无风险获得高额回报的空间,毒食品就必然不绝。最近几年集中爆发的食品安全问题,就是在市场经济背景下,资本开始发挥效力,而此时法律和监管没有跟上,生产毒食品可以无风险获利,才使得"毒食品"驱逐"绿色食品",整个市场为食品的"劣币"所占领。在笔者看来,食品安全问题正说明了当下中国的经济建设和保障经济发展的制度建设的脱轨。
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问题已经到了消费者容忍的底线,在食品安全方面对政府的信任也降到了冰点,所幸的是制度建设的落后正在迎头赶上。2011年最新的刑法修订已经将食品安全列入刑法,食品安全犯罪最高可判死刑。除此之外,在监管方面的制度建设也出现了新突破,食品安全渎职罪也被纳入刑法,最高可处10年徒刑。尽管制度已经列出,但从制度到彻底实施贯彻还需时间,而能否做到"立竿见影、毒食品一扫而空"也需要时间检验。南方日报绿版评论员 张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