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昨天下午召开,宣布成立上海市食品安全委员会,由分管副市长兼任委员会主任;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食品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从明确监管职责界面,增强政府监管效能,落实食品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等五个方面出台具体措施。韩正市长强调,必须采取最严厉的准入、监管、执法、处罚、问责措施,确保上海成为全国食品最安全的城市之一,让全市人民放心。
食品安全事关上海2300万市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只有用最严厉食品安全措施来管食品生产和流通,才能让广大市民实现安居乐业。上海及时升级食品安全措施,体现了一个责任政府应有的担当。广大市民也高度期待"最严厉食品安全措施"能早日施行。
需要指出的是,食品安全任务艰巨,要保障"最严厉食品安全措施"要落到实处,就必须秉持一种透明、开放、务实的态度,接受社会与公众的监督,构建"监管合力".如果仅仅在封闭的体系内运行,不仅这个"最严厉"容易出现虚化,也会导致缺少客观的评价机制。
首先,应该秉持一种透明的态度,把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应该全部公开,坦然接受社会的监督。
从近年来上海和全国发生的多起食品安全事件来看,职能部门是否做到严格执法,不推诿扯皮,不"养鱼执法",不当伪劣食品生产流通企业的保护伞,是食品安全监督的关键之一。因此,只有把整个监督流程置于阳光之下,从法规标准、负责部门、日常监管,到问题查处、事后问责,都有固定、透明的形式进行公开,让社会和公众进行监督,才能确保监管部门真正依法行政。
第二,应该秉持开放的态度,探索建立一套鼓励公众参与的制度,扩大食品安全监管"同盟军".
中国食品种类繁多,管理千头万绪,仅仅依靠政府的力量,恐怕难以尽善。而且食品安全事关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可谓人人有责。所以食品安全监管还需要秉持一种开放的态度,通过制度建设,鼓励广大市民积极参与监督。
例如,高昂的食品检测费用一直饱受市民诟病,上海市府本次提出鼓励社会第三方检验机构开展食品安全检验工作,并要求各食品安全监督部门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建立超越部门的信息平台,如能落实,必然有利于降低检测费用,增加公众参与热情,提高发现食品安全问题的概率。再例如,上海拟提高食品安全举报奖励,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尝试。重庆已经提高到了10万,上海的步子可否更大些呢?
第三,要秉持务实的态度,改革食品安全监管的理念和态度,特别是要鼓励媒体和舆论参与监督,积极披露食品安全问题。
媒体的监督报道能有效
把"部门利益"、"GDP至上"凌驾于公众利益之上,是食品安全监管理念的最大问题所在。一些地方政府抱着"GDP至上"的思维,对媒体和网络披露食品安全问题持一种"不欢迎"的态度监督报道,客观上纵容了问题企业,导致问题不断放大,最终难以收拾。三鹿奶粉事件就是最好的前车之鉴。
因此,要真正使上海的最严厉食品安全措施取得实效,还需要鼓励媒体和舆论参与监督,积极披露食品安全问题。让问题企业和问题食品无所遁形。
食品安全是最直接、最基本的民生,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而且食品种类众多、头绪万千,公众期待"五个最严厉"的落实本身就能做到信息全公开、鼓励公众与媒体参与,形成强有力的监督合力,使此轮食品安全监管风暴不流于形式,而成为扩大公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典范。(新民网评论员)
相关报道:
上海市长韩正:五个“最严厉”确保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