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场如战场。国内的几场行业纷争,让人闻到了那股浓浓的火药味儿的同时,作为消费者,更多的是为自身的权益担忧。无论是"3Q"大战,还是乳业大战,行业的恶性竞争已经逾越了公共的边界,公众的利益被裹挟绑架,卷入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近日,鲁花和金龙鱼"诽谤门"随着鲁花公关公司总监郭成林的被捕和受审,再次激起舆论的风浪,而"转基因"也因此成为民众聚焦的热点。
尽管鲁花急于撇清与诽谤嫌疑人郭成林的关系,但毋庸置疑,鲁花成为这场"诽谤门"的最大赢家。金龙鱼遭遇此次凌厉的网帖攻击,可以预见:因为公众对食品安全问题非常重视十分敏感,金龙鱼的市场势必受到不小的影响。加上转基因食品危害问题在国内尚无定论,消费者在这种忧虑心态下"用脚投票"的结果不言而喻。
透过"诽谤门"我们不难发现,这其中存在着国内行业恶性竞争的一个共性:那就是裹挟消费者以谋霸主地位。无论是当初3Q大战中那个"艰难的决定",还是食用油版"诽谤门"引发公众对转基因的猜疑。虽然都是自我标榜为公众的安全和利益着想,但其实都是利用公众,试图致对手于死地。而这种纷争的实质,是以维护消费者利益为名,行打压竞争对手之实。
譬如3Q大战中用户关心的个人信息安全问题,尽管战火已经停息,互联网运营商实现了新一轮的划分和割据,但是用户的处境依旧没有得到实质的改变。食用油版"诽谤门",对于消费者而言,无疑又是这样一个陷阱。策划者抓住公众在食品安全上的焦虑心理,以及一些媒体喜欢聒噪喧闹的脾性,把安全尚无定论的"转基因"作为噱头,以此打压对手,抢夺自己的市场领地,以图霸主地位。
"转基因"是否存在危害尚无定论,肩负着食品安全监管的职能部门不能选择隔岸观火,应该以科学和事实打消消费者的疑虑。但通过食用油版"诽谤门",显而易见的危害却是:这种尚无定论的"转基因"正成为食用油生产企业裹挟消费者进行恶性竞争的武器。而这,无疑加剧公众的心理恐慌,虽然看似是行业的竞争,但实际上已经不仅仅是违背商业伦理那么简单,而是逾越了公共的边界,成为了某种意义上的"公害".
郭成林到底因何而发帖诽谤?跟鲁花是否有关系?对于这场行业割据大战,媒体显然不应该只是关注事件本身,跟着其聒噪喧嚣。而应该认真审视:这场"诽谤门"的背后,谁才是真正的受害者。而无疑,真正的受害者正是那些为食品安全忧心忡忡的消费者。因而目前最该探明的真相并不是鲁花与金龙鱼的是非,而是倒逼职能机构探明"转基因"是否存有安全问题,打消公众的疑虑。
食用油版"诽谤门"赫然洞开之后,无论以何种路径和方式,总有关上的一天。但这场纷争之后,消费者对"转基因"的疑虑,不能无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