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来,食品安全的问题已经越来越受到公众的关注,也越来越成为了媒体报道的焦点话题。食品安全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危,有着极高的关注度和新闻价值,是一个值得挖掘的新闻富矿。但在报道中我们也发现,有一些报道有夸大其辞、混淆事实的嫌疑,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都误导了受众的判断,有的还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
对于食品安全这样敏感的问题,媒体的关注固然是必要的,但我们更需要的是媒体负责任的关注。在报道中保持理性和客观公正,严格调查新闻事实,不能捏造和主观臆断。在中国公民的科学素养还有待提高的前提下,媒体更应该恪守职业责任的底线,提供真实、全面、科学、可信的调查信息,任何无中生有或夸大或缩小的不实报道都是对公众利益的不负责任。
从香蕉催熟剂事件说起
4月19日,深圳一家电视台播出一则名为《记者暗拍市场摊贩 卖香蕉滥用催熟剂》的报道,称香蕉催熟剂误服以后会导致呕吐恶心及烧灼感,长期服用对人体百害无一利。报道一出,很多媒体纷纷转载,也让不少消费者对香蕉"望而却步".随后,相关部门出来辟谣,"没有任何证据表明,乙烯利和儿童早熟有任何关系".5月19日央视《真相调查》指出:市面上催熟香蕉无害。该节目中的实验所展示,要把1克乙烯利完全稀释,至少需要400克水,这早已达到了国家标准。专家认为深圳这家电视台的那篇报道没有任何科学依据,对公众产生了误导。然而,专家学者的客观说法却无法挽回失实报道的影响。至此,不仅百姓对香蕉的食用安全产生很大困惑,还让无辜的蕉农受损。海南香蕉产销量原本一直引领中国香蕉市场,种植面积全年保持在87.5万亩左右,截至4月27日,累计收获量约80万吨。在深圳某电视台的报道出现之后,4月19日地头收购价为3.5元/斤,4月25日这个价格已经降到1.9元/斤。
类似的新闻出现在今年2月。一则《内地"皮革奶粉"死灰复燃 长期食用可致癌》的新闻登上了各大门户网站的首页。该报道称疑有不良商人将皮革废料或动物毛发等物质加以水解成皮革水解蛋白,再将其掺入奶粉中,意图提高奶类的蛋白质含量蒙混过关。
随后,农业部的工作人员对媒体表示:"检测皮革水解蛋白是农业部门按照国际通行的惯例来操作,近年来农业部门对这种物质每年都会检测的,今年检测计划也只是一次例行检测。"农业部门尚未发现含有该物质的生鲜乳制品,媒体报道的"皮革奶"死灰复燃是失实报道。2月16日,农业部在其官方网站上作出回应,并公布了他们对全国生鲜乳质量的检测结果。醒目位置的第一句话是"2010年例行检测未检出皮革水解蛋白",各个地区也都纷纷表示未检测出"皮革奶粉".
这次事件再一次刺痛了中国本来就一碰即碎的乳品行业,内地消费者对国产奶粉的信心明显不足,产生了对国内乳业企业的极大不信任感。
还有前几年媒体发表《消费者当心:巨能钙有毒》的报道,该文一出,国内的许多媒体都在不经过核实和自行调查的情况下进行了转载,并冠以更加耸人听闻的标题,如"有毒""致癌"等字眼。这些报道导致了经销商和消费者们纷纷要求退货,巨能钙的生产厂商蒙受了巨大的经济和声誉损失。随后,卫生部通过其网站向外界通报:目前尚未发现巨能钙生产企业存在违法行为。除此,还有啤酒"甲醛门"事件、树仔菜风波,都不同程度地引起了消费者的恐慌,给生产企业带来了损失。虽后经有关部门调查澄清,但不良后果已经造成。
前不久,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对当下的食品安全报道作了如下的归纳:总体来看,报道可以分为两类,一些是客观反映存在的问题,如瘦肉精、染色馒头等;还有的则是夸大其辞或没有事实依据,如对圣元奶粉、皮革奶、牛肉膏等问题的报道,最后经核查属夸大或不实。……当前,食品安全"燃点"很低,对于食品安全工作决不能有任何松懈。我们一方面要大力提高全社会识假辨假、防范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要及时澄清不实传言,消除不必要的疑虑,增强人们的信心,引导公众科学认识当前的食品安全形势。
提高科学素质,力求报道准确
媒体天生具有监督的权利,我们庆幸媒体能大胆揭露食品安全中的不良现象,在某种程度上推进了社会的进步。试想一下,如果没有媒体的大胆曝光,还会有多少婴幼儿、青少年和广大民众在受着不良食品的危害。不仅如此,国家也从法律的角度加大了对食品不法分子惩罚力度。今年5月1日起施行的刑法修正案(八),将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犯罪的处罚起刑点从"拘役"提高为"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单独列明食品安全监督渎职犯罪,并规定了比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更重的法定刑,将最高法定刑从7年有期徒刑提高到10年。最高人民法院要求各级法院要坚决贯彻中央部署,特别是对影响恶劣、社会关注的重大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案件,必须依法从重、从快判处。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有些媒体在体现自己的责任时的逻辑显得过于简单和粗暴。媒体在报道食品安全问题时喜欢用三段论:某种化学物质有毒、食品中有该化学物质、该食品有毒。然后冠以耸人听闻的标题引起爆炸性的效果,吸引读者注意。其实,这种推理本身就是错误的。事物的发展都是由量变到质变,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是,在我们的思维中,常常会发现以量的表现代替对质的认识。
心理学家爱德华·德波诺曾在他的书里举了一个广告作为例子:"抗菌剂能灭菌。细菌滋生于口腔中的食物残垢,造成口臭。请用抗菌漱口剂,它能使你的呼吸更清新。"他说,看起来这一切很合逻辑,但却回避了量的问题。抗菌剂一进入口腔就会迅速稀释,实际上至多只能有一分钟左右的杀菌作用。而细菌的繁殖却非常快,不一会儿就又充满整个口腔了。不管怎么说,实验室试管中抗菌剂的浓度与漱口剂在口腔中可达到的浓度是极不相同的。他又举了一个类似的例子:"汽车消耗汽油。因此,如果人人都使自己开车的时间减少一半,就能大大节省进口石油的开支。"这看上去也挺合逻辑,但是,注意一下量的因素,就会发现,汽车消耗的油只占进口石油的一小部分,大部分油是用在取暖与工业上了。所以,减少汽车的使用,实际上只能节约一点点进口石油的开支。他指出,和我们已经说到的其他错误一样,量的错误同样不能靠检验论点本身来发觉。只有依据更全面的感知来判断论点,才能发现这种错误。
德波诺所举的例子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时常可以遇见的。从逻辑的推理上来说,它是十分正确的,问题在于,这种推理忽视了量的因素。要真正把握一个事物或问题,必须从更广泛、更全面、更深入的角度认识世界。新闻记者面对这些看似正确的事实时,在报道食品安全这种对百姓生活有重大影响的重大问题时,切不可如此"似是而非".在报道中,记者一定要多动脑多求证,而长期来说,记者需加强科学素养培养,以求得出科学、正确的结论。"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万万不行的。
把握新闻价值 提高报道质量
在当下的食品安全报道中,有不少媒体的某些记者歪曲或掩盖客观事实的某些因素,甚至捏造"事实"、杜撰情节、煽情鼓吹等非常规的表现手段,制造出轰动效应,被人们称作"新闻炒作".前两年的"纸馅假包子"报道就属此类,而这类报道有以下两种情况:
无中生有、无事生非。这类新闻炒作是根据当事人或某团体的某种利益需要,编造、杜撰原本没有发生过的所谓事实,运用新闻的基本要素将其进行"如实"的描述,给人以逼真的感受,相信其新闻的真实性。
夸大其词、哗众取宠。此类新闻炒作是虽有其事,但报道离事实真相相差甚远;可以报道,但离新闻报道的一般要求和规格相差甚远,大多是远远超过了一般的报道规格。
为避免此类现象,必须严格新闻生产程序:其一、新闻来源及价值判断。新闻价值是新闻学里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社会事件千千万万,何事具有报道的价值,具有多大的价值,这需要报道者细心的辨别。这是决定真假新闻、新闻大小的第一步。
其二、新闻调查及事实认定。要想避免假新闻的出现,确保新闻细节的真实性,记者必须到新闻发生的现场,记录正在发生或探寻发展的轨迹。
其三、新闻发布及传播规律。新闻经过价值认定、事实采制编辑,第三个程序就是对外发布了。在这个程序中,要做到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处理好形式和内容的关系;按传播规律办事,讲究传播技巧。
当然,在对食品安全的报道中媒体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我们应该以一种宽容的态度来接受媒体的报道和监督,不能剥夺其批评的权利。应该相信大多数媒体还是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的,想必他们一定是愿意做出具有说服力的、权威的报道来。否则,食品安全问题就像没了猫的老鼠一样,偷偷地危害人们。管理部门能做的事情有二,其一是鼓励媒体做监督报道,在政策上给予相应的支持,扩大其采访和调查权利;其二,也要对媒体的报道进行跟踪和监督,发现了不实报道要尽早尽快地向社会公开,以最快的速度消除不良影响。这些都是重塑百姓对食品安全的期望,必须统一协调好。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