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塑化剂已在岛内延烧了半个多月,仍如燎原之火愈演愈烈,这股“毒”火现已波及大陆、港澳及其所有进口台湾食品的地区,成为一场严重的食品安全危机。
塑化剂,台湾版的“三聚氰胺”
塑化剂DEHP被称为“环境荷尔蒙”,是致癌物质,还被普遍认为会危害男性生殖能力、促使女性性早熟,因此不能用于食品中,而且采用塑化剂的包装材料或者容器不能用于包装脂肪性的食品,也不能用于婴幼儿的食品包装。
这次台湾塑化剂风暴,最初被发现竟出于偶然。今年3月,一名台湾食品药物检验员在进行例检时,意外发现这本是用在塑料的化工用剂,竟被添加在食品中,而且浓度远超日均摄入标准600倍。消息曝光后,有关机构迅速展开调查,结果发现:台湾最大的食品添加剂供应商昱伸香料有限公司,在食品添加剂中非法添加塑化剂DEHP,负责人被捕后并供认已使用近30年。
昱伸香料公司是台湾最大的起云剂供应商,它的沦陷随即引发台湾食品业的地震。
最初,岛内受塑化剂冲击的产品主要是运动饮料、果汁饮料和茶饮、果酱或果冻、胶囊及锭状食品等,而随着调查的深入,波及面越来越广,已扩大至烘焙业所广泛使用的果酱香料中。这把火甚至烧到了宝宝吃磨粉药用的调味糖浆。
短时间内,台湾已被发现受污染的产品超过500项,牵连到的企业更是不计其数,台湾食品界龙头“统一”、知名保养品生产商“白兰氏”、知名药企“宏星制药”在内的多个知名企业都未能幸免于难。
塑化剂风暴对台湾食品业乃至出口产生巨大冲击。台湾股市亦难逃厄运,相关的食品、生物科技类个股,市值以百亿计蒸发。台湾连锁暨加盟协会理事长潘进丁认为,塑化剂风暴对饮料业冲击可能持续整个夏季,预估今年台湾饮料市场将损失150亿元新台币,全年衰退幅度高达30%,将创下台湾有史以来最大衰退幅度。
台湾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凌永健,面对这场塑化剂风暴,声称这是全球首例DEHP污染事件,污染规模世所罕见,是台湾版的“三聚氰胺”。大陆的三聚氰胺毒性已经够大,台湾出事的塑化剂DEHP,其毒性是三聚氰胺毒的20倍;大陆的三聚氰胺事件,不过几年的时间,台湾的事件,时间更长。
潘多拉盒被揭开,谁之责
台湾塑化剂犹如潘多拉盒,一经打开便带了重重灾难。
台湾卫生部门表示,含DEHP的悦氏运动饮料,确认输往香港、大陆;统一企业的有毒芦笋汁据称也已卖到了大陆;成伟公司将问题起云剂外销到菲律宾与越南;传佳公司与云丞公司的问题果汁则输往美国。
香港食物安全中心检测出,台湾制造的“动力运动饮料”和“动力运动饮品柠檬口味”两款产品的塑化剂含量在11至43ppm之间,远高于每天可允许摄取量。更令人震惊的消息在于,香港浸会大学生物系抽取了200位香港民众的血液样本,检验过后居然发现高达99%以上的样本含有塑化剂。这一消息在香港引起轩然大波。
大陆有关部门行动非常迅速。卫生部6月1日晚紧急发布公告,将塑化剂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列入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国家质检总局要求6月1日起暂停进口台湾问题产品。国家药监局也下发紧急通知,要求暂停生产和销售含邻苯二甲酸酯的协和牌灵芝孢子粉片和美中清素牌多种氨基酸片两种保健食品。
令公众疑惑的是,这个原本就不该出现在食品中的塑化剂DEHP,是如何成为台湾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漏网之鱼的?
台湾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詹长权认为,DEHP之所以酿成一次重大的公共卫生事件,关键在于台湾管制架构的失效。塑化剂DEHP属于第四类毒性物质,其管理采用“事后报备”,这意味着厂商在使用之前是不需要向监管部门进行备案说明的,而所谓的事后报备往往就成了不报备,所以这种监管更多是名义上的。
事实上,DEHP早就该被列入第一、二类毒害物质了。如果被列为第一、二类有毒物质,对其使用、买卖的管理将更为严格,该物质的使用、流向,都须在管理部门进行严格的登记,如果是使用到食品企业的,就会很容易被发现,或许便没有今天的DEHP悲剧了。
不过,再缜密、严格的监管,黑心的商家总还是有办法突破防线,此时检测体系就显得更为重要。
台湾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凌永健将此次事件的矛头直指检测制度。在台湾,通常的食品检测只是去看肯定性列表物质是否含有、否定性列表物质是否没有,至于不在这两项列表上的物质,通常并不需进行检测。他建议完善实验室检测制度,每年做一次例行性的食物检测,并建立它的酯纹图库,前后比对,就会发现有什么新的化学物质出现。
除了提高DEHP一类的毒性物质监管、完善实验室检测体系,詹长权认为,还应继续完善食品追溯制度。
台湾是全球实行首个食品追溯制度的地区,对食品在原料采购、生产养殖、加工制造、仓储运输直到批发零售的各阶段进行登记。消费者根据产品包装上的追溯码,可以全面了解生产者、产品来源地、农药检验是否合格等资讯。然而这个制度只局限于生鲜领域,如果能扩大到其他领域的食品中,DEHP可能早就被遏止了。
除此之外,这次台湾饮料添加塑化剂引发的风波,最大的打击,或许是公众对政府权威认证丧失信心。
台湾食品界有一个特有标识,即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微笑认证,这是一种特别注重制造过程中产品质量与卫生安全的自愿性认证体系。GMP制度自上世纪90年代推行以来,一般民众普遍认为,GMP微笑标志的食品是绝对安全的。而有关部门确定这些食品安全卫生的方法,就是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抽检。过低的抽检率和对业者的过度信任是酿成此次大祸的重要原因。
为尽快平息此次危机,台湾卫生署挥出“大棒”:凡含有卫生署确认塑化剂污染起云剂及其相关产品者,必须立刻下架回收;如使用起云剂者,须提出安全证明,否则禁售;一旦查获制造贩卖或违法含塑化剂,将依法重罚,且一罪一罚。重拾民众对台湾食品制造的信任,这是最大的挑战。
食品安全,救赎之道在何方
随着经济日益繁盛,人们的消费观念亦发生了重大转变。过去大部分消费者首先关心商品价格,讲求经济实惠,现在更多的人关注的却是产品质量、出厂日期,产品是否经过QS认证。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普遍提高。
食品安全,老生常谈之道,民以食为天,然而在这个无限追逐利益的时代,在食品制作的一系列过程中,源头上有农药问题、制作中有食品添加剂问题、加工生产包装过程中更是存在诸多隐患,演绎着让人几乎看不到休止符的公民餐桌恐惧。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屡见不鲜。暂不论那些远去的或还隐性潜伏的食品危机,就拿这短短数月间,先是肉类加工巨头双汇被查出瘦肉精,继而上海染色馒头横空现身,食品安全问题不断刺激着消费者的神经,挑战着消费者的想象力。
食品安全已失去诚信,消费者对食品不再轻易信任,究其原因,无良企业自然难逃其咎。在利益的驱使下,无良企业制造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坑害消费者,有责任的厂家则面临不公平的竞争困境,这就是典型的“劣币驱逐良币”。企业如果不为消费者的健康着想,长期沉溺于“以低劣质量换取超额利润”的经营套路中,非但不能建起真正的品牌美誉度,一旦东窗事发,则会像三鹿一样轰然倒塌。
从经济人的天性出发,企业这么做是不值得奇怪的。要维护市场的清白、有序和公正,主要还是要靠监管和法律。因政府的责任不仅在于管好生产企业经营者,还在于立法执法,支持媒体进行舆论监督,组织消费者参与市场监管,对经营者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等。现阶段食品安全问题“多龙治水”,卫生、质检、工商等部门都可以管,但太多部门监管导致出事了互相推诿。因此需要明确各自职责,互相配合。
提高食品安全的监管水平,还需要建立严格的食品安全标准。在当下,关于食品安全标准,留给人最深印象的有两条:一是标准的滞后和缺失;二是标准的宽松和低劣。这就要求食品标准制订和执法机构,有必要为各种食品确定若干基本配料,需要添加的东西哪怕营养成分也要获得审批;除此之外检测出任何新的成分,都可视为“非法”和不合格产品。
面对频繁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国家制定相关法律,加强监管工作,还远未能达到预期目标。在“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现实下,才会存在安全生产三令五申、违法案件不降反升的困局。因此在普遍违规的情况下,最重要的是给市场明确的预期,政府在任何时候,都将以法律规定的手段,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重典治乱,在法律上提高涉毒企业的违规成本,能很好地保障食品安全。
最后,同样重要的是,养成全民的健康消费习惯与科学常识。要广泛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进机关、进乡镇、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活动,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的依法维权意识,营造有利于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良好氛围。
除丑之道,莫过于重建法律的绝对效率和权威。完整而苛刻的法律契约,严密而果决的预警,高度提防一切隐藏在生产、储藏、运输、销售过程中的食品安全问题,并提高企业的违规成本。除对企业进行司法追责,亦要对失职渎职的监管者以强有力的监督和问责。这样方能还公众应有的民权民利,买得放心,吃的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