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超市购买食品,人们最在乎包装袋上的保质期。但鲜为人知的是,包括许多名牌食品在内,保质期等信息都能用简单手段涂改。"新华视点"记者近期在北京、湖南追踪发现,一些商家借用印刷机械、有毒化学药剂等"道具",涂改食品保质期如同"变戏法",真假难辨。(8月18日新华社报道)
食品是有保质期的,过期就会影响口味甚至"有毒",损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所以,我们去商场买食品,最为关注的就是保质期,购买前总会仔细查看产品生产日期。然而,让我们始料不及的是,有时我们所看到的保质期未必是真。
原来,有一种"神奇药水",外加一台轻易购买的廉价的喷码机,无需什么技术,就可以施加魔法,随心所欲地修改"保质日期",让食品保质"永不过期",让消费者真假难辨。更让消费者崩溃的是,"神奇药水"随便用,"保质日期"随意改,竟然是食品生产、流通、销售领域里的"潜规则",从大企业到小商贩,很多人都心知肚明,秘而不宣,听任一些过期食品坑害广大消费者。
其实,多年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一些企业的无良还远不止于涂改食品"保质日期",为了赚钱,有些企业还让食品日期"早产",人为延长了"保质期";再如,将过期食品回收再加工,重新包装上市等,这样的案例并非鲜见。而今,一些商家干脆涂改食品保质期让食品"永不过期",这样,商家稳赚不赔,但消费者的基本权益失去了基本保障。
诚然,食品保质日期喷码技术可谓"滴水不漏",可以以假乱真。但是,假如监管部门瞪起眼来,严格依法办事,不懒政惰政,查实哪家商品保质期作假,恐怕是小菜一碟。再者,既然食品日期可以轻易涂改,且成为流行的"潜规则",为何只有监管部门"蒙在鼓里",两眼朦胧?否则,涂改日期大行其道,咋不见监管部门查处多少?
其实,如何处置过期食品,国外有诸多经验可鉴。在英国,"过了最佳食用期就得打折";在日本,"过期食物做成有机肥料";在德国、美国,"快过期食品用作慈善"……而我们呢?目前食品流通领域比较通行的"行规",是商家对包装食品剩余1/3保质期的拒收,最终过期的商品会退还厂家,损失都由厂家承担。既然我的过期食品我做主,回收再加工、修改日期等小伎俩自然层出不穷。
食品"永不变期",消费者权益谁来"保质"?这暴露出监管部门的监管薄弱,以及一些企业的无良。有关监管部门真该想想法子,别让消费者购买到过期的"有毒"垃圾食品。(文/夷希微 漫画/黎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