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北京10月14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天下公司》报道,《21世纪商业评论》主编吴伯凡点评:为什么沃尔玛在中国一错再错?
吴伯凡:最近沃尔玛又一次成为了负面新闻的主角,在重庆的13家沃尔玛门店中,有关部门查明他们销售假冒的绿色猪肉6万多公斤。对此,有关部门做出了相应的处罚,沃尔玛被罚款269万元,10家门店被勒令停业整顿15天,有关人员被刑事拘留。
相对于沃尔玛以前受到的历次处罚来说,这次算是一次重罚,但是我们怀疑这样的处罚是否真的能够触动沃尔玛,是否真的能够让他们清醒的意识到做一个合规、合法、负责任的企业是多么重要。因为我们看到在过去的5年当中,仅仅是在重庆一地沃尔玛就被处罚了21次,如此高频率的处罚本身就说明处罚的效果非常有限。这一次的处罚力度高于以前的各次,原因是他们违规的程度比以前严重,更说明了这种处罚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
这就回到了一个听起来有些陈旧的话题,当违规的成本很低的时候,一个人,一个企业他在利益最大化的驱动下,就会有意识的日常化的去违规。我们甚至设想在沃尔玛的经营意识当中,他们甚至会觉得他们所交的罚款可以把它纳入到日常的运营成本当中,对他们来说违规变成了一种风险很低、赔率很低的一场赌博。当他不被抓住的时候,他可能就已经获得了很大的利益,当他不幸被抓住的时候,这种处罚又是就事论事的,所以表面上是一种处罚,实际上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激励,激励他们去不停违规。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沃尔玛在中国一而再再而三的去侵犯消费者的利益。
我们知道沃尔玛是一家全球知名的跨国公司,在财富500强里他很多年都是排在第一名,他们的经营宗旨是以不断优化的供应链管理来降低成本,让利给消费者,他们的口号是"天天低价",而天天低价的来源就是他们优质的管理。但他们进入中国以后,发现他们的盈利来源不一定完全是优化的管理,还有很多的盈利途径,比如说让标签价和结算价不一样,把已经过期的樟茶鸭经过油炸之后再把它包装拿到货架上去,这样的事情在美国是不可能发生的,但是在中国由于这种违规成本太低,所以他们这样做是顺理成章的。
沃尔玛这样做受到的损失并不仅限于他给有关部门交纳的罚款,一次又一次的违规让消费者逐渐形成了一种对于它的品牌认知,也就是说它的品牌的负资产在不断增加,消费者逐渐意识到了,原来像沃尔玛这样的跨国公司也是不靠谱的,他们这样一次又一次侵犯消费者的利益,欺骗消费者,最终会让他们的品牌价值受到很大的损失。
沃尔玛在中国一错再错,说明不疼不痒的就事论事的处罚根本起不到监管的作用,对企业不会形成真正有效的震慑力,最终受伤害的是广大消费者,所以要杜绝这种三令五申而最终还屡禁不止的各种违规甚至违法的经营,一定要加大处罚力度,让处罚足以跟企业的生死存亡连在一起,这样的处罚才是有效的。当然,处罚的目的不是让企业破产,不是让企业倒闭,关键是让企业把一种强烈的风险意识、一种对消费者,对监管、对社会舆论的敬畏纳入到企业日常的经营意识当中,否则任何监管最终只能是变成一种不疼不痒甚至是一种打情骂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