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推广 热搜: 食品  保健酒  北京  机械  白酒 

17600109315
服务时间 9:00-18:00 (工作日)

陈瑞爱代表携多份“农”字号建议上京 抓好食品安全要大建家庭农场

   日期:2012-03-03     来源:中国食品网    作者:中食网    浏览:761    

    南方日报讯 (特派记者/雷雨 张培发)"从源头上抓好食品安全,政府要大力培育家庭农场、大集团生产和农村合作社生产。"继连续几年提出农业方面议案后,昨日,全国人大代表、华南农业大学教授陈瑞爱又带着几份"农"字号的建议上京。为消除食品安全隐患,她认为扶植家庭农场是一条可行的路子。

    "这个有可行性,要保障足够大的农田资源,还要推动全过程的整套技术体系。"陈瑞爱解释,家庭农场不仅原材料要确保绝对安全,整个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所有的资料、物料都要安全。她坦承,这种保障体系并非一家一户就能做到,需要有相应的规模和投入。而且生产者不是追求短期眼前的利益,而是立足于培育市场的认知度。"公众认可了,食品安全的观念深入人心了,就构成了相互监督,生产者自然会更加自觉、诚信。"

    "食品安全问题这几年老是层出不穷,与体制有关。基层的编制不够,检测的费用也不够。"陈瑞爱建议,政府要从生产、加工、流通环节齐抓共管,而不仅仅是监管环节。如何破题?陈瑞爱说,市一级、县一级政府是食品供应主要的来源地,建议政府要在这两级建立检测平台,增加检测的经费和人力,同时健全检测信息的发布机制,做到监管有力。"现在检测信息的发布,不光不及时,而且多是突击性、游记性的检查,随机性比较多大。有时不同检测机构间的数据还会打架,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为此,她建议要在制度上加强约束。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Copyright©2004-2024 中国食品行业网 版权所有 网站首页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