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川
中央电视台15日报道了13个药用空心胶囊产品铬超标的消息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国家食药监局15日晚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对媒体报道的13个铬超标产品暂停销售和使用。待监督检查和产品检验结果明确后,合格产品继续销售,不合格产品依法处理。对违反规定生产销售使用药用空心胶囊的企业,将依法严肃查处。
对于层出不穷的问题药品和食品,网友只能以调侃来表达不满。“网友甲:以后我要是想吃果冻了,我就拿自己的皮鞋舔一舔,我要是想吃老酸奶了,我就拿自己的皮鞋舔一舔,我要是感冒了,我就拿自己的皮鞋舔一舔……网友乙:等我有了钱,我买两双皮鞋,穿一双,吃一双。”这些段子,让人忍俊不禁之余,不免有淡淡的悲凉。
正如有网友所戏称那样,重金属严重超标的工业明胶,能做胶囊,为什么不能做老酸奶和果冻?况且老酸奶、果冻根本不检测工业明胶。这种逻辑合乎情理。连治病救人的药品都敢使用工业明胶,普通的食品使用工业明胶,更不存在任何技术难度,责任人也许不存在任何心理不安感。
如今,如国家监管部门正在查处胶囊药品,很显然,应该有更多的监管部门行动起来,查一查果冻、老酸奶到底有没有使用工业明胶。犹记得日前相关协会和企业信誓旦旦地否认老酸奶、果冻使用工业明胶,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糖果委员会甚至发函称,或将起诉相关爆料者。不知道胶囊事件之后,相关企业与协会如何表态?当然,目前并不能确指果冻和老酸奶就一定使用工业明胶,同样也无法排除它们不使用工业明胶。有没有使用,企业自己说了不算,与企业利益相关的协会说了也不算,为此,就应该有权威部门发声,借助胶囊事件,对老酸奶与果冻一并调查。
胶囊事件发生后,人们挞伐相关企业无良,追问监管跑得慢,这都有其道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不能就事论事、必须举一反三,否则难免左支右绌,刚按下这边的葫芦,那边又浮起了瓢,陷入手忙脚乱的治理困境。以明胶为例,它使用的场合很宽泛,比如肉冻、果冻、糖果、香肠、粉丝、罐头、冰淇淋、方便面等等,如今,媒体揭曝了胶囊药品使用工业明胶,那么,上述的产品里有没有使用工业明胶?监管部门同样需要坚决检查,不能再等到丑闻出现才被动应对。工业明胶的具体流向在哪里,公众需要知情,监管部门需要全程无缝跟踪监督。
我国每年生产多少工业明胶,这些工业明胶有多少被人食用?还有多少本来用于工业的东西被人食用。公众需要一个答案,监管部门有责任告知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