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在中国,从"瘦肉精"事件到"地沟油"黑色产业链的曝光,从塑化剂风波到"染色馒头",中国的食品安全仍面临诸多挑战,消费者的信任度日益降低。在全球,从德国"二恶英毒饲料污染"到美国单增李斯特菌事件,直到印度毒酒中毒事件。事实表明,食品安全已成为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以此为背景,日前,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与国际食品科技联盟(IUFoST)联手主办的"2012年国际食品安全论坛"在北京召开。这是自2010年以来,国际食品科技联盟与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连续3年召开的食品安全论坛,它表明了国际食品界对中国食品安全的关注。本届论坛的主题为"全球经验分享,保障食品安全,构建和谐社会".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食品安全已经不再是某一个国家和地区的问题,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食品安全问题都会给全球的食品生产与食品贸易带来影响,食品安全已经成为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而科学技术必将承担重要使命。"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名誉会长、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名誉理事长潘蓓蕾教授在会上所做的"保障食品安全迎接全球挑战"的主题发言中指出。潘蓓蕾表示,2011年,中国食品工业总产值7.8万亿元,同比增长31.6%,实现了持续高速发展。与此同时,中国的食品安全形势总体趋于稳定,食品安全的整体水平日益提升。但必须清醒地看到,制约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许多影响因素,在短期内难以全部化解,中国的食品安全还要走很长的路,全国的食品工业及科技界人士仍需持续努力,以迎接挑战。
"应以科学精神维护食品安全的国家形象。"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孟素荷教授则从科技界的视角来诠释食品安全。她指出,自"三聚氰胺"事件以来,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深刻地警醒并改变了中国食品科技界、企业界。今年是我国的《食品安全法》颁布第3年,尽管我国食品安全水平在有效提升中,但"食品工业的基数大,触点多,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与显示度高,风险交流缺失"等五大挑战短期内难以得到有效化解。因此,应以科学的观点,设立对中国食品安全的合理期待值;应抑恶与扬善并举,还原科学的真实,以科学的精神来维护我国食品安全的国家形象。她同时提出应强化风险交流,加大公众科普,减少百姓的恐慌,才能逐渐化解中国的食品安全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