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不少媒体报道了山东烟台部分果农对红富士苹果大量使用加药果袋,该事件因触及食品公共安全敏感议题掀起舆论风潮。
如同近年来医患关系舆论报道曾引起医疗界极度担忧那样,谴责声浪掩盖了医疗界对媒体妖魔化的质疑声音。眼下,“苹果药袋”会不会如同“三鹿奶粉”、“四川柑橘大实蝇”等事件一样扩散为全国话题,这是苹果产地果农和官员们所不敢设想的。
引起读者担忧的是,“退菌特”和“福美胂”药袋增加了苹果农残超标的风险。据农业专家解释,“退菌特是福美双、福美锌、福美甲胂的复配制剂,成分中的福美双对皮肤和黏膜有刺激作用,误服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福美锌与皮肤接触会引起皮炎;福美甲胂则对皮肤和黏膜有刺激作用”。
“苹果药袋”舆论风潮中也传达出不同利益主体的心态:苹果产地官员在“关于严禁生产、销售和使用药物果袋的电视讲话”中言之凿凿地提出“严厉打击、全面查处,坚决清除生产、销售药袋的不法行为,杜绝药袋的使用”。
山东省农业厅果茶技术指导站的解释意见是:“若药袋套上时间不长及时取下,换上不含药物的果袋,对苹果生长不会产生危害。”
“栖霞论坛”网站上有倡议称:“栖霞苹果作为果农们赖以生存的水果,不能因为个别果农的小利而毁了栖霞苹果的声誉”。
有网友发帖称,“所谓的记者,我严重怀疑其目的,在我所了解的真相之下,其目的有二:借此出名或者借此打压。全国总共也就那么几个苹果主产区,把老牌的烟台苹果打掉之后,别的地方的苹果不就没那么大的压力了吗?”
无论是“想出名记者”在“苹果药袋”的连续报道中妖魔化了“老牌的烟台红富士苹果”,还是“不能因为个别果农的小利而毁了栖霞苹果的声誉”的果农自律表态,谁能赢得舆论同情、理解与支持,社会公众是不会认错对象的。
北京 杜萌 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