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9月21日讯(记者石超)18日晚,上海市工商局在官方上发布消息称,已通知各大超市卖场对光明乳业"小小光明宝宝奶酪"下架。该食品此前被发现含有婴幼儿食品中禁放的乳矿物盐。这已经是近4月来光明乳业发生的第五起食品安全公众事件。
对此,光明乳业回应道,宝宝杯没有安全问题,但是为防现有的包装盒让消费者误解,此款食品于全国范围内下架,并将在更换包装后于10月底重新上市。
这条消息引起了众多媒体的批评,光明在短时间内频繁曝出"质量门"事件,企业信誉一落千丈。安徽日报发表评论称,光明乳业若不吸取教训,痛改前非狠抓质量,将会重蹈三鹿的覆辙。
北京商报:企业为何管不好自己的产品
我们虽然看到的是企业的产品质量危机,但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同样也与整个社会缺少诚信相关。企业对处于上游的原材料供应商(这在乳业和肉制品业中尤为突出)不敢轻信,而相应的政府机构对于企业也同样不敢免检,种种的相互设防无疑放大了整个产业的成本,让企业疲于奔命,处处设防,处处防不住,因为资源和精力总是有限的。
对于企业,政府就应该公事公办,以法办事,而不是怀着赋税和就业的地方私心。我们看到,每当自己辖区内的企业出了事,当地政府大多是"打三记手板"以示惩戒,而不是支持被损害利益的消费者一诉到底,让犯错误的企业真正面对市场的压力和惩罚。如果不是这样,消费者对于个别企业的怨气和不信任感将会发酵到对整个市场的不信任感,所有好企业坏企业,都承担着这样的无形成本,而中国经济也就迟迟走不出产品质量的低谷。
中国青年网:光明问题奶酪被下架谨防换了马甲重来
光明奶显得很大度和从容,轻松地说此产品没有违禁添加,并且通过检验,法治社会需要证据,那么请问光明奶是被谁家检验的,又是怎么检验的?检验的结果不能由你光明奶来公布。这又涉及到药品食品监督部门的作为,这么一起影响广发的食品质量事故,为什么看不到监管部门的声音,号称上半年对光明奶检验600余次的上海质检部门,难道视如无睹。也正是这个怪现象,才导致我国食品问题屡禁不止。
光明奶产品下架,问题多多,不是光明奶那般轻描淡水,换了包装重来的演戏,他涉及的食品法规落实、产品监管、企业诚信诸多问题,如果光明奶及其监管部门不深刻反思,谁能保证卷土重来的产品就会是安全健康的?
安徽日报:"质量至上"岂能纸上谈兵
面对公众担忧,监管部门采取严厉措施,自然顺乎民意、合乎民心,但效果最关键。如果只制定质量安全制度,不去贯彻落实,制度等于"一纸空文";如果只追求抽检次数,不顾抽检质量,抽检的意义也不大。光明乳业连番出事,无疑暴露了存储、运输、配送等重要环节的管理空白,而不痛不痒的处罚更是让企业难以汲取教训。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量至上",要求实实在在的行动,而不能是纸上谈兵。每次"质量门",光明乳业都致歉,并声称坚决整改。然而,人们看到的还是问题依旧。看不到效果就感受不到诚意,抱怨多多也就难怪消费者横挑鼻子竖挑眼了。常言道:身正不怕影子斜。试想,如果产品质量过硬,抽检次数再多,也不会对企业不利,反而还做了免费广告。假如一年抽检几千次,却依然质量频频失控、问题层出不穷,那只能说企业自身得了"重病".讳疾忌医,最终恐怕不是被抽检"抽死",而是自己"病死".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三鹿"奶粉的惨痛教训犹在眼前,光明乳业如再不真正"痛改前非",离"三鹿"的结局也就不远了。
中国经济时报:"快被抽死了"为何还出问题?
光明乳业屡现质量问题,应双重拷问。其一,这是对监管部门的拷问。最近几起质量门,没有一起是监管部门发现的,都是消费者发现的。抽检了4500多次为何依然没能发现问题?其二,这是对企业内部管理的拷问。企业应该以质量为生命,而光明乳业短时间内屡屡出现问题,是否说明内部监督机制失灵?
治病要治根,只停留在为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的层面,任何企业是解决不了质量问题的,什么时候把频繁的抽样检查当做督促企业前进的动力,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真正摆到最重要的位置,乳品企业的质量问题可能才会得到有效遏制。而当前乳品质量问题频频曝光,从处罚手段看,多以经济处罚为主,而经济处罚又多以假一赔一或者假一赔十为主,远不足构成威慑力,这也提醒有关部门,对相关法规修订和完善迫在眉睫。
荆楚网:光明乳业频惹祸监管的力度为何越来越弱?
品牌是企业的生命,出现问题后企业应有积极改进的态度,如果光明做到这点就不会波澜再起,"宝宝奶酪"食用人群是婴幼儿,而卫生部规定乳矿物盐使用范围不包括婴幼儿食品,违规使用添加剂曝出的是企业诚信的缺失,食品企业失去了群众基础,就意味着没了发展前景。
发现问题后产品下架,之后在处罚生产商,这些事后诸葛亮的行为何时能停止,不能防患于未然,却要企业和公众来埋单,这样的恶性循环何时能被打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我们天天呼吁食品安全,希望食品安全可以"零风险",这需要职能部门到位的监管,不但要加大监管力度遏制食品行业中不法分子疯狂逐利的冲动,还要优化监管体系堵塞监管漏洞,只有建立了完善的法律标准,才能真正确保食品安全,民之安全。
新民网:屡现问题的光明应主动要求更多抽查
希望光明的高管层在事实面前放弃虚幻的成就感,主动打开厂门,欢迎政府、媒体、消费者的检查,以最大诚意挽回消费者的信心,千万别把这个近60年辛苦培养起来的上海老牌子断送在自己手上。
一次又一次的乳品安全事件告诉公众,现在远没到可以放松乳业监管的时候,希望乳业高管们也不要把坐牢位子的希望寄托在政府放松检查上,还是老老实实按自己在道歉信里的方针办:"恳请消费者朋友、媒体朋友、政府及监管部门、社会各界继续进行严格监督".
东方网:"光明乳业",可别自砸了品牌
打造一个经久不衰的品牌,树起消费者信得过的口碑,是需花费多少艰辛努力,由市场的认可、信誉的积淀,一刻也不可马虎、松懈。而要毁了品牌,除了企业自身的原因,自作自受之外,恐怕没有外力可以得逞。"光明"陷入"质量门"难以自拔,无论什么解释,都不能掩饰其在管理上的塞责、失位和缺陷。
当年我们的多少"老字号"品牌,被传递、传诵了一代又一代,在信息传播十分有限,鲜有品牌广告的计划经济年代,依仗的完全就是商品自身的质量、口口相传的信誉。如今,当物质极大丰富,信息极度发达,广告空前活跃的年代,光靠"吹"是"吹"不出品牌,"吹"不成美誉的,质量始终是产品的生命。要是现在的品牌还没有"老"就夭折了,将来还会有新生代的"中华老字号"吗?
新京报:国家规定为何管不了乳企配方
众所周知,包括乳制品在内的各种食品,相关的规定和检测标准经常会进行调整和完善以保障食品安全。如果国家规定变了,而企业依然坚持自己的做法,那么,国家新规又有多少意义?因此,我们必须要从光明乳业这一事件来反思中国食品行业一种现象:国家规定为何管不了企业配方。
如果不是消费者发现光明乳业生产的宝宝奶酪配料中含有卫生部规定禁放的乳矿物盐,恐怕这种禁放物还会继续存在于食品中。可见,无论是企业还是监管者,似乎都对食品安全重视不够。
光明网:光明乳业丑闻迭出,还有救吗?
自6月以来,光明乳业因其产品问题而发生的丑闻几乎到了无月不有的地步。从安徽省颍上县部分学生食用光明乳业配送的牛奶后,引发大量学生呕吐事件,到清洗设备用碱水渗入优倍牛奶事件,从光明奶油和50%减脂芝士片菌落总数超标事件,到10天前所谓鲜奶"酸败"事件,光明乳业的丑闻真是出不胜出,闻不胜闻。这样一个企业,产品屡出问题,仅仅用"标错了"产品说明就能解释?
光明乳业的产品质量至此,管理混乱至此,人们不禁要问,光明乳业究竟要向何处发展,如此乱象要发展到何种地步才是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