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邵方超
“瓶装饮用水的国标中,水质指标仅有21项,相比之下,自来水的标准中水质指标有106项;一些病菌和微生物指标,其标准也宽松于自来水……”随着瓶装水销售旺季的到来,其水质行业标准成为舆论焦点。
行业标准相互“打架”,企业标准对外“保密”,瓶装水真的像商家宣传的那样健康、纯净吗?看似清澈透明的瓶装水中,还有多少不为公众所知的秘密呢?
水是人类生命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人们喝干净、清洁的水才能保证身体健康,瓶装水应当有个“让人放心的标准”。瓶装水检测的水质指标少,也许并不一定说明水质差;但检测的水质指标少,却往往容易导致水质差。
自来水质量标准作为饮用水的基本标准,瓶装水质量至少应该不低于自来水标准。而且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瓶装水的价格比自来水要高不少,其水质按说应该远超自来水。在很多人的“感觉”里,瓶装水也应该比自来水更加干净、安全,但事实却是指标总数少,汞、甲醛等毒理指标缺失,大肠菌群的指标似乎略高于自来水……
此前,农夫山泉深陷“质量门”,舆论剑指其使用的地方标准宽松于国家标准。而随着新京报记者对收集上来的几十份饮用水行业国家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等卫生标准的比对,我国瓶装水行业标准的乱象也逐渐浮出水面。
若使瓶装水生产企业执行法定标准,首先得存在这样一个权威的统一行业标准。目前我国有关饮用水的行业标准分为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这些纷繁复杂的行业标准看似覆盖了全行业,实际上标准之间的交叉又留下了许多空白。一些生产经营者的逐利冲动大胆突破了道德责任的约束,“纯净健康”的标准旋即变为“不喝坏肚子”为标准。
与公开可查的国标、地标相比,大多数的企业标准都被宣称为“商业机密”。这些攸关公众健康的数据,媒体、公众无从知晓。食品安全标准应当供公众免费查阅。对于瓶装水,消费者同样有权获知其安全标准。同时,因为瓶装水的行业标准具有行业监管效能,其制定、修改等过程也应该独立,不能由地方企业做主,标准的背后一旦有行业巨头、利益集团的“参与”,也就意味着监管失效。
消费者最关心的是质量安全。当瓶装水行业标准遭遇信任危机,不能单单依靠企业的道德良知来挽回,它需要一个权威的机构来澄清事实,需要一个可以囊括市面上能买到的各类主流水种的国标来监管。而现实中,一个涵盖范围更广的“包装饮用水”新国标早在业内征求过意见,却一直没有下文;我国目前也缺乏一个独立的第三方标准审核委员会,没有高效的审核、更新、修改行业标准的机制。人们期待“新国标”的早日出台,也期待新机制的早日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