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推广 热搜: 食品  机械  北京  白酒  保健酒 

17600109315
服务时间 9:00-18:00 (工作日)

他山石 遭遇不一样的内销江湖

   日期:2010-07-10     来源:中国食品网    作者:中食网    浏览:304    

    “不做内销不行了。”

    东莞健泰花边针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健泰”)董事长王添财对《中国经营报》记者坦言,“金融危机爆发后,内衣的外销利润很低,基本是零利润,而内销则有20%的利润。”

    外贸的几番反复,让许多外向型企业坚定了转型内销的决心。然而,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在外销市场叱咤风云的企业,在内销市场却连连碰壁,鲜见成功的范例。

    试水的很多

    在东莞台企圈里被称为“材料大王”的王添财是最早一批来大陆设厂的台湾人。1993年,王添财到东莞投资健泰,主要是为外销企业供应原料。2006年,他到大连开了一家内衣厂,成品则完全外销。

    2006年,王添财开始筹备内衣进军国内市场,然而直到今年,他才终于下决心打响了内销的第一枪。

    王添财的内销转型思考方式,在外向型企业里并不陌生,大家都抱着小心谨慎的试水态度。用东莞台商投资企业协会会长叶春荣的话来说就是:“外销照做,只是拿出10%~20%转做内销,成功最好,不成功也不会伤及根本。”

    “ 潘朵拉 90%以上的材料都是自己生产。”王添财介绍,目前市场上品牌内衣黛安芬等都是由健泰供应材料,找的也是同一家罩杯生产厂家,因而“潘朵拉”质量比之国内高档内衣无差别,然而,摆在王添财面前的问题是,“潘朵拉”没有内销渠道和品牌知名度。

    王添财开始借助于博览会、广告来推销自创的“潘朵拉”品牌。大量的钱投入到了打品牌上。到今年7月份,王添财在东莞已开设了四家“潘朵拉”牌内衣专卖店。“这5年我没打算赚钱,只要打响了品牌,我就当是赚了。”王添财说。

    像王添财这样,今年开始转战内销市场的外向型企业不在少数。

    在今年6月的广东第二届外商博览会上,记者见到众多供应商排队等候采购商面谈的场面。

    接待了一家刚进入国内市场不久的原代工企业的业务员后,南宁康电商业有限责任公司的陈振华总经理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对没有打响品牌的家电产品,我们没有兴趣。消费者愿意购买有较高知名度的品牌家电,对新牌子购买意愿不强。”

    他指着上述业务员送来的一款电热壶广告单说:“电热壶在国内价格是四五十元,而这一家外企的定价是90元,太高了。出口企业要转内销,他们用国外的价格打国内市场是行不通的。而且这些刚进入国内市场的新牌子在售后服务方面往往还没完善,而卖场都很看重消费者的售后服务。”

    充满“潜规则”的混乱市场

    “同一种规格的饼干,香蕉味、香橙味属于两个不同的条码产品。一个条码的产品要进入全国的各大超市,没有一两百万元进场费是搞不定的。”虽然已打开内销市场,但东莞锦泰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袁汉思谈起饼干的内销“潜规则”仍然很无奈,“做内销,如果你的商品卖不出去时,超市有权下架,一个产品可能就要亏损到100万~200万元。”

    袁汉思的话,无疑让很多试图转内销的企业产生共鸣。一方面,内销充满商机。另一方面,内销有一些必须遵循的“潜规则”,用武汉百货副总经理程军的话来说就是:“供应商最怕三点:第一,不结账;第二,乱降价;第三,退货。”而这些正是企业内销时经常遇到的问题。

    几年前,深圳亚洲眼镜厂董事长李春方曾试图进入内销市场,就碰上了这样的难题:“当时的内销结账,在结账期限到了后,零售商不给款,而给我们一批货。”

    内销和外销的游戏规则相差太多,让一些想转型内销的外销企业很犹豫,要不要接受内销市场的种种“潜规则”呢?

    中山凯美是一家生产各种创可贴图案的台资公司,其产品在海外销售,但由于出口下降,去年开始转型内销,不过,至今没有做成一单内销生意。“因为商场要的入场费太高,公司拿不定主意。”负责内销的陈先生说。

    而对“潜规则”,东莞市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名誉会长劳应海的回应很干脆:“不能因为这些问题放弃内销。短期看,收进场费、条码费、固定返利点,都提高了内销的成本,但从长远考虑,如果能打开内销市场,以后收获要比付出多得多。”

    劳应海同时也是乐域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这家港资企业生产的LED灯,今年已开始有少量产品进入国内市场。

    然而,除了这些进入国内市场不成文的“规费”成本之外,转型企业还要面对国内市场的混乱状态,并找到安身立命之法。

    “产品被 仿冒 是广营最大的困扰。”东莞广营电子公司董事长林鸿文很无奈。从事30多年遥控航模业的林鸿文,也是台湾GWS广营的创始人,他的企业1996年研发出的一款遥控直升机,在欧洲获得金奖,但在大陆却出现近200家仿冒厂商。

    “东莞广营以前主要做外销,但以后希望外销和内销各占50%.”谈到内销,林鸿文也很担忧。比起大陆“山寨”产品,从研发、正版软件,到进口材料和进口外国零件,广营的投入成本是山寨商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他能拼得过山寨厂吗?林鸿文也信心不足。

    另一个例子则来自广州番禺珠宝制造商,2005年30多家当地珠宝制造企业发起成立了内销联盟。但几番试水国内市场却让他们大失所望:国内采购商一个款式大多只订几件、十几件,这与欧美采购商一款产品以万计下单不可同日而语。此外,部分工厂设计的产品,被小额订单的国内采购商们拿成品找代工厂仿冒加工。几番尝试后,如今愿继续大力拓展内销市场的番禺珠宝制造商已寥寥无几。

    品牌:十多年才等到收获的例子

    面对混乱的内销市场,当许多代工企业还在望洋兴叹时,艾美特却早已开始布局这个市场了。“乱才有机会。如果中国市场像日本市场一样充分发展了、规范了,也就没有机会了。”艾美特电器副董事长蔡正富说。

    事实上,艾美特的内销就比别的代工企业早走一步。1991年,艾美特的前身企业进入大陆,在还没外企看中内销市场的时候,1993年它通过申请拿到了5%产品可做内销的特批。

    现在艾美特已被当做一个成功的转型案例广为推崇。但它的内销曾十多年亏损,靠外销利润补内销。“从1993年开始筹划内销,2000年看到内销曙光,近几年才不再扯后腿。”蔡正富说。

    他给《中国经营报》的记者算了一笔账:2009年,艾美特产品中有40%多销往日韩,毛利17%~18%,扣除关税和关系费外,净利5%~6%,由于做的是高端,这在同行中已是最高利润了;而艾美特的内销占总产品的40%多,其毛利高达28%.然而,据说内销的净利并不高,蔡正富没有透露具体数据,但他说:“扣除营销等各种费用之后,内销的净利低于外销。”

    艾美特对内销的理解,重点就是“做品牌”.“最重要的是艾美特的品牌现在已是家喻户晓。以后再发展下去,内销的利润会逐步增加,直到超过外销。”蔡正富表示。

    对于欲转型企业,蔡正富很现实地建议,小家电行业,如果年销售额没有2亿~3亿元,资金不够雄厚,企业没必要做内销,因为做内销的前几年,企业很可能会亏损,而“一个品牌的建立,至少也要七八年”.

    用了17年,艾美特终于走到了代工企业向往的阶段:有了自己内销的渠道、品牌,内外销两条腿平衡走路。

    而艾美特小家电的同行,来自香港的东菱凯琴集团,则选择了一个相对简单的方式缩短了建立品牌的时间。2005年底,东菱凯琴集团以1.5亿元收购中山威力集团,成立中山东菱威力电器有限公司,直接接手收购过来的洗衣机“威力”品牌,绕过了自创品牌的漫长道路。“从2005年的零销售额,到现在7亿元的销售额。如果不是收购 威力 品牌,自创新牌子做不到现在的成绩。”中山东菱威力制冷电器公司总监卢晓红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说。

    事实上,转型企业要在内销市场屹立不倒,最终还得靠品牌,而品牌之路却也最难走。

    来自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今年4月份的调查显示,将近一半的港资企业看好内销市场,他们预计企业今年内销平均升幅高达三成。不过,经过潜规则、小订单、假冒盗版等大浪淘沙后,作为生手的转型企业有多少能在内销市场淘到金子?一切仍有待时间来回答。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Copyright©2004-2024 中国食品行业网 版权所有 网站首页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