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4年落子泰国
“在泰国建厂可以看做是青岛啤酒国际化战略的再升 级。”17日下午,青岛啤酒公关部张女士对导报 记者说。据悉,这也是中国啤酒行业的第一次海外建厂。
导报记者从青岛啤酒方面提供的材料中获悉,青岛啤酒将以地产地销的模式,压缩管理链和供应链,持续提高产品新鲜度,用以拓展快速增长的东南亚市场。
青岛啤酒董事长金志国在当日的签约仪式上表示,泰国处于东盟十国的重要位置,拥有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开放的投资创业环境、全年都可消费啤酒的好气候,且文化相近。青岛啤酒之所以首站选择在泰国建厂,正是看好新兴市场巨大的市场容量和发展空间。
据了解,近年来,中泰两国双边贸易合作突飞猛进。根据中国海关的统计,今年1到9月份,两国的贸易总额已经达到近500亿美元;根据泰方的统计,今年1到8月份,中国在泰国的投资已经达到8.3亿美元,超过去年全年的投资总额。
“在当前中泰经贸合作蓬勃发展的背景下,青岛啤酒投资可谓是恰逢其时。”对外经贸大学副教授张毅博士说,“新兴市场的消费空间不仅巨大,而且有政策扶持、关税优惠以及地缘政治所带来的市场圈效应,这些都能为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其实,青岛啤酒落子泰国的想法4年前就已形成。导报记者了解到,早在2007年10月,青岛啤酒就曾公布董事会决议,拟在泰国参股设立年产啤酒8万千升生产基地项目。不过,青岛啤酒董事会当时并没有给出具体的开工建设时间以及详细地点。未成想,这一拖就是4年。
变“走出去”为“融进去”
在青岛啤酒看来,通过在泰国当地投资设厂的方式,能够实现“泰国产”,一方面可以突破关税的贸易壁垒,缩短物流链条,提高产品的新鲜度;另一方面也意味着青岛啤酒实现了“东盟产”,在东盟贸易区内可以较低的进口税进入区内国家,打开整个东南亚市场。
青岛啤酒提供的材料显示,进军东南亚市场是“作为拓展欧洲乃至大洋洲国际市场”的第一站,这或许预示青岛啤酒在历经多年的国际化探索之后,国际化战略有了新的构想。
“目前的市场竞争已经是产品创新、品牌运作、营销整合、渠道深耕、资本运营、内在体系、组织结构、供应链管理模式以及有效全球资源配置等全方位的较量。”金志国表示,这最终会产生一种“系统效应”,并凸显出在全球市场上的“结构性竞争力”。
而在青岛啤酒的构想中,国际化战略并不是产品简单地“走出去”,而是要“融进去”,通过地产地销模式,“以最好的文化融合度、最高的供应链效率和最优的资源配置能力融入海外消费者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