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这些争议中,相关标准制定部门,一直躲在民意的背后打酱油,保持失语状态。与乳企利益保持距离的专家学者,也鲜有直言者。这就使得中国乳业国标真相与公众的期待越来越远。
但是,这一不正常现象在昨天被权威的人民日报打破了――
多名曾经参与标准制定讨论会的奶业专家近日表示,乳品新国标初稿由蒙牛、伊利及光明集团等起草。送审稿中菌落总数、蛋白质含量这两项关键性标准在国标出台前被“莫名”推翻,新标准被指“倒退”。专家呼吁卫生部公开会议纪要,让公众了解定标过程。(11月28日《人民日报》)
制定行业标准是一项很专业、科技因素很多的工程,一般老百姓很难从标准的表述中发现问题,但是专家不同。亲自参与标准制定讨论会的几个权威专家学者都言之凿凿地说“被改动了”,那就很能说明问题。首先,不明原因地改动,并不是在专家的眼皮子底下进行的,涉嫌暗箱操作,有违公开透明的行政规则;二是标准“倒退”符合谁的利益,就意味着谁在背后做了推手;三是作为最有权利说话的消费者,被排斥在决策程序之外,无法主宰自身的健康权益。
这种种不正常,不能不让由此而生的“阴谋论”有了成活的土壤:行业巨头起草初稿,专家成为花瓶摆设,关键标准“翻盘”疑遭大企业“绑架”……
既然标准制定过程被广泛质疑,呼吁公开会议纪要,让公众了解定标过程,就是合理的诉求,卫生部应该对此有明晰的态度。
类似乳品新国标初稿的质疑,在不久前速冻食品新国标上也如出一辙。卫生部11月24日正式公布《速冻面米制品》食品安全国家新标准。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由原标准中的“不得检出”变为“限量检出”。此事引起社会舆论关注,卫生部急忙回应,卫生专家也出面解释。
为什么总是在引起社会广泛质疑后,有关部门才匆匆忙忙解释、回应、辟谣,而不是在新标准制定的同时,向社会公众公开讨论修订的过程?
《食品安全法》自去年开始施行之后,“国家标准”成为该法有效实施的掣肘。然而,有关部门在执法检查中发现,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不仅数量少、时间早、指标低,而且有些指标落后、重复甚至矛盾。对旧标准进行修改、调整势所必然。不过,由于国标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尤其是企业的利益,新国标制定过程中,肯定有看不见的手在施加影响,暗中输送利诱,这时候,只有把过程公开,意见公开,争论公开,黑幕才不可能产生,民众的怀疑也才没了依托。
即便真有所谓国情需要,扶助国产食品的发展,也应该向社会坦承,以消除消费者疑问。
可是,连续出现乳品新国标、速冻食品新国标“倒退门”,不仅严重伤害了广大民众对国产食品的信心,也在一定程度上拉黑了中国企业的信誉,其损失何其大也!这些,应该值得卫生部门好好反思。
国标制定过程的公开化早已有呼声。今年两会期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答复政协茅玉麟委员《关于国家标准制定过程应改进的提案》的第0477号提案。其中有两个细节值得玩味:
一是在答复“已开展的工作”时,六项工作无一涉及国标制定的公开化。而在“下一步工作”中,最后一条第五条终于提到“增强公开性透明性,进一步开放标准修订过程的信息,推行标准全文上网,为社会提供及时准确便捷的标准信息服务”。二是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答复有点“越俎代庖”。答复说:2009年6月1日实施的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制定、公布。我们就您提出的建议与卫生部进行了沟通。
由此可见,国标制定的公开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国标制定的多头管理、政出多门是一大难题,短期内也无法改观。
不管怎么说,食品卫生标准是所有人都关心的事情,在食品安全监管危机不断的今天,我们的政府有责任给大家一个放心的承诺。如果连标准制定、修订这样的过程都关在“黑房子”里的话,那怎么有民众信任的阳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