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广州日报》近日报道:一市民赴宴吃了深海石斑鱼后中“雪卡毒”,最终被鉴定为十级伤残。
曾参与抢救石斑鱼中毒的医生,广东省汕头市中心医院ICU主治医师张淇钏告诉健康时报记者:雪卡毒素并非鱼类与生俱来的,属获得性毒素。含有雪卡毒素的藻类黏附在深海的珊瑚表面,小鱼吃下有毒海藻后,大鱼再吃下小鱼,毒素随之积聚在大鱼体内,就这样通过食物链富集浓缩。
因此,作为深海鱼的一种,石斑鱼很有可能携带雪卡毒。张医生说,实际生活中,因为吃石斑鱼等深海鱼而导致中毒的,确实很少见,他在2000年抢救过25名石斑鱼餐后群体中毒患者后,就再也没有碰到过此类事情,直到今年11月再次遇到这一例。
在我国石斑鱼出口的重要基地——广东汕头南澳岛,专门负责石斑鱼出口的原外经贸主任黄壮清老人就说,他与石斑鱼打了几十年的交道,也吃了几十年石斑鱼,从未发生过中毒的事情。
对此,张医生的解释是,石斑鱼中毒属于极个别的偶发事件。虽然石斑鱼可能存在雪卡毒风险,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一条石斑鱼都一定有毒。中毒的人,可能恰好偶然碰到了有毒的鱼。
石斑鱼不仅味道鲜美,刺少,肉细嫩厚实,营养价值很高。其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除含人体代谢所必需的氨基酸外,还富含多种无机盐和铁、钙、磷以及各种维生素;鱼皮胶质的营养成分,对增强上皮组织的完整生长和促进胶原细胞的合成有重要作用,还被称为美容护肤之鱼。尤其适合妇女产后食用。因此,不仅沿海居民喜食石斑鱼,内陆也有越来越多的居民看好石斑鱼。
如果有人因此对石斑鱼、雪卡毒有担心,那也可以在加工石斑鱼时采取一些措施,比如,一定不要保留鱼头,下厨前一定要将鱼血和内脏清除干净,最好将鱼肉放个把小时,或者用清水浸泡半小时。如果是在外就餐,尽量选个头小的石斑鱼,因为越大的鱼毒素就可能越强,大鱼吃小鱼,吃得越多,毒素积得就可能越多。
张医生提醒,如果石斑鱼携带雪卡毒,控鱼血、清水浸泡等方法只能起到一部分解毒的作用,所以,万一吃鱼后有胃肠道不适的感觉,一定要马上催吐,用匙柄、筷子或手指等搅触咽喉位置,催吐,并迅速赶往大医院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