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制作、口感丰富的各色糕点一向是节假日期间烘托气氛、传情达意的馈赠佳品。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1月19日发布的比较试验通报显示,该市流通领域的20件裱花蛋糕商品中,符合标准的17件,达标率85%,不符合标准的主要原因是微生物指标超标。微生物超标,说明该产品受到外界污染,保质期缩短,容易变质,这样的蛋糕非但不能为过年锦上添花,一旦不慎食用,会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诸多不良影响,所以选购时需格外小心。
“微生物超标,这些现象消费者是无法通过感官来断定的,但我们可以通过看质感、观色泽、闻气味等多种方法来综合评判其质量状况。”国家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副主任、高级工程师刘艳琴告诉记者,“好的糕点往往很整齐,无明显破损,没有外来杂质,不发黏、不僵硬,一些松软型的糕点往往弹性较好。”
国家标准《糕点通则》中对糕点的感官要求更为详尽:所有糕点都应无异味,味纯正,无可见杂质。烘烤类糕点要求外形整齐,底部平整,无霉变、无变形、无糖粒和粉块,带馅类饼皮厚薄应均匀,馅料细腻;油炸类糕点则要求表面油润,组织疏松,不夹生;水蒸类糕点则应表面细腻,粉油均匀,不黏、不松散、不掉渣,松软有弹性等。
记者了解到,为了达到上述文字中所描述的“弹性”,早期的糕点会出现铝超标个案。其原因是,厂家在膨化食品和面制食品的生产过程中,为保持良好的口感,常常加入一些膨松剂。由于膨松剂中一般含有硫酸铝钾、硫酸铝铵等成分,如过量使用就容易造成出厂糕点中铝含量超标。铝在毒理学上虽属于低毒性的金属元素,不会引起急性中毒,但进入细胞的铝可与多种蛋白质、酶、三磷酸腺苷等人体重要物质结合,影响体内的多种生化反应,干扰细胞和器官的正常代谢,导致某些功能障碍。长期食用铝含量过高的食品,会干扰人的思维、意识与记忆功能,引起神经系统病变。
所幸的是,这一问题目前已经得到了及时的控制。刘艳琴介绍说,目前,正规商场、超市销售由正规生产厂家生产的糕点主要是使用无铝泡打粉,不会产生铝超标。总的来说,随着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在全国范围的全面实施,生产企业对原辅料的质量控制更严,糕点整体质量自然就提高了。其中,大企业生产的定量包装产品更值得信赖,不但标识齐全,储藏条件也比较专业。
专家提示:正规生产厂家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标准GB 2760 -2007《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的规定使用着色剂(色素),使其产品色泽鲜艳、色调多样。但也有一些不法厂家,不按标准要求盲目添加食用色素,甚至不满足于选用国家食品标准允许使用的食用色素,而是掺入了碱性色素、无机颜料及广告色颜料等非食用色素,后果不堪设想。对于色泽过于艳丽、香气不自然的糕点,消费者一定要谨慎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