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推广 热搜: 食品  保健酒  北京  机械  白酒 

17600109315
服务时间 9:00-18:00 (工作日)

如何科学区分塑化剂与起云剂

   日期:2011-06-11     来源:中国食品网    作者:中食网    浏览:843    

    新闻背景

    2011年3月,台湾卫生署食品药物管理局的一名检测员在给某公司益生菌做例行稽查检测时发现本不该出现在食品中的塑化剂DEHP,接下来的消息更令人吃惊:送检的益生菌食品中塑化剂DEHP的浓度竟高达600ppm,远超过台湾人均每日摄入标准1.029ppm.5 月 24 日,台湾地区有关方面向国家质检总局通报,台湾"昱伸香料有限公司"制售的食品添加剂"起云剂"含有化学成分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该"起云剂"已用于部分饮料等产品的生产加工。

    记者走访天津的几个大超市,发现天津饮品市场基本稳定,并没有出现传闻中抢购矿泉水和纯净水的现象。在海光寺家乐福饮料促销柜台前,记者发现一位阿姨迟疑了片刻,又推着购物车走了,记者问她不买的原因时,这位阿姨对记者说:"现在不太敢选购饮料了,有点害怕了。看报道说是有塑化剂,可是在饮料的包装上又看不明白,干脆就不买了,回家喝白开水吧。"针对群众的疑虑,记者采访了天津市科技大学食品工程中心周庆礼教授,请他向大家全面介绍什么是塑化剂,塑化剂的危害以及如何有效预防塑化剂带给我们的伤害。

    科学区分塑化剂起云剂

    谈到塑化剂,周庆礼教授在采访的开始就反复强调,塑化剂是一种增加高分子材料可塑性的化学物质,大陆一般叫做增塑剂,它广泛添加使用在塑料、皮革等高分子材料,不是食品添加剂。塑化剂种类繁多,此次台湾不法企业添加的是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包括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等。其中最常见的品种DEHP(商业名称DOP)是一种无色、无味液体,其他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还包括DBP、DMP、DEP等成分。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不是食品原料,也不是食品添加剂,严禁违法添加到食品中。我国卫生部6月1日发布2011年第16号公告将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列入第六批"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黑名单。

    周教授说,在超市购买一瓶10元不到的果汁,如果要看出它是果汁的话,它就是加了起云剂的。因为这种果汁中真正的果汁含量只有3%至5%,如果是光把果汁兑水的话,从外观看和清水没什么差别。所以当你看果汁中的配料时,那其中必然有乳化剂,也就是台湾所说的起云剂。正规的起云剂,是由阿拉伯胶、乳化剂、棕榈油及多种食品添加物等物质按照一定配方和步骤复配而成,并计算到合适的用量用于食品中。它经常使用于果汁、果酱、饮料等食品中,有防止沉淀、形成雾化成云的效果,故称为起云剂。由于这些年棕榈油的价格涨得厉害,售价几乎是塑化剂的五倍,非法商人就使用成本更低的非食用物质塑化剂代替棕榈油和乳化剂。

    起云剂其本质应该是食品乳化体系,对于乳化剂,人们不用太担心,因为正规适量的乳化剂是可以食用的,对人的身体无害。适量的乳化剂,是常用的食品添加剂。而塑化剂是高分子材料改良剂,属于容易非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不能出现在食品中,两者在应用领域方面有本质区别。

    塑化剂波及范围广

    少量食用不伤身

    周庆礼教授表示,由于塑化剂具有油脂和乳化剂的功能,其非法添加领域可能会涉及所有含有饮料和油乳化体系的食品中,在先前媒体已经详细报道过的塑化剂的食品种类,包括运动饮料、果汁、茶饮料、果酱果浆类产品等。而最近方便面的安全也令人担忧,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柳春红与同事最近刊登在《食品科学》杂志上的一篇论文称,受包装中的塑化剂溶出影响,市场上销售的方便面和方便米粉存在不同程度的塑化剂污染。食品中塑化剂污染可能主要源于两个方面:包装材料的迁移和环境污染。

    同时,塑化剂作为一种高分子材料改良剂,在塑料材料中几乎全部添加,因此几乎所有塑料包装材料和用具中都可能含有微量塑化剂,在很多沙发、汽车坐椅、橡胶管、化妆品及儿童玩具等物品中都会存在塑化剂的成分。周教授特别提到,塑料容器中原本合理存在的塑化剂,但是如果人们使用不当,也会在不经意间被吃进肚子。比如,用"非微波炉专用容器"加热食物,用非食用塑料袋装着滚烫的食物,这都很有可能造成塑化剂释出。

    至于对身体的伤害,周教授认为,如果我们长期持续服用还是可能对人体的生殖系统、免疫系统、消化系统带来危害,如损害男性生殖能力,促使女性性早熟,可能造成儿童性别错乱,带给心脏、肝脏和肾脏伤害,增大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长期大量摄取还可能导致肝癌。更严重的是,塑化剂会造成基因毒性,会伤害人类基因,而且被毒害之后,它还会透过基因遗传给下一代。

    为了避免百姓陷入"塑化剂"恐慌,日前我国卫生部发出声明指出,DEHP等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对健康的影响取决于其摄入量,偶然食用少量的受DEHP或DINP污染的问题食品不会对健康造成危害。对于体重60公斤的成人,世界卫生组织、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管局和欧盟分别认为,每人每天摄入1.5毫克、2.4毫克和3.0毫克及以下的DEHP是安全的,DINP每天摄入9.0毫克及以下也是安全的。

    预防塑化剂危害

    国家个人应共同出对策

    对于塑化剂带来危害的严重性,周庆礼教授表示,塑化剂是环境激素的一种,种类繁多、产量巨大,目前世界总产量在200万吨以上。由于塑化剂广泛使用在塑料材料中,塑化剂容易从塑料容器材料渗透到环境中,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环境中的塑化剂含量已经超过限量标准。所以说除了违法添加塑化剂可能对食品造成的污染外,环境中的塑化剂污染已经成为严重的污染途径。

    面对这种局面,周教授认为,国家监管力度的加大和市民自身安全意识的提高都是十分重要的。从国家的角度,一方面,我国现在还没有针对塑化剂的国家检测标准。也不是食品安全必检指标,建议在食品卫生安全检测指标中,增加塑化剂为必检指标;另一方面,国家加大研究力度,开发无毒的塑化剂同时,减少塑化剂的使用量和适用范围,降低环境中塑化剂的污染量。

    从市民自身预防的角度,首先,由于塑化剂更容易向脂肪物质中渗透,高油脂含量食品要尽可能地避免使用塑料包装材料;其次,家长不能一味图便宜,购买来历不明产品,如路边摊、网站的塑料玩具,应该找有正规产地、厂家的产品,这样才是真正对孩子负责。特别是当宝宝处于喜欢咬玩具的阶段,更要多加注意;再次,吃天然的蔬菜、水果,建议多喝水,增强体内循环,加速塑化剂的排出;最后,我们要多运动,排出的汗水,也可带出毒素。

    作者:丁佳文

    (本文来源:天津网-天津日报)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Copyright©2004-2024 中国食品行业网 版权所有 网站首页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