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推广 热搜: 食品  机械  白酒  北京  保健酒 

17600109315
服务时间 9:00-18:00 (工作日)

野菜未必就安全

   日期:2012-06-05     来源:中国食品网    作者:中食网    浏览:565    

  每到春天,就有各种各样的野菜上市。出于对化肥、农药的忧虑,许多人相信“纯天然”野菜更有“营养”、更“安全”。然而,这仅仅是一厢情愿。

  面对病虫害的侵袭,植物会分泌一些物质进行抵抗。它们能抵抗病虫害,同样也可能对人体有害。比如芹菜、萝卜等植物可以产生一类叫做“呋喃香豆素”的东西,在受到病原袭击的时候其浓度可以增加几十倍。人体接触或者摄入过多的这种物质之后,在阳光照射下会产生“植物光照性皮炎”,长期大量摄入并接受烈日暴晒,甚至会增加皮肤癌的风险。人类对蔬菜的“驯化”最终选出的是好吃易长的品种,而对于病虫害的抵抗则通过种植者的管理来实现。野菜的生存则“一切只能靠自己”,往往这种“自卫”能力就会更强。另一个更典型的例子是蕨菜。这种古老的植物会产生一种“原蕨苷”,能够让大量吃它的牛羊生病、失明甚至致死。一些流行病学的调查也发现吃大量的蕨菜可能是某些地区的食道癌或者胃癌发生率高的原因。

  植物本身的生长可能产生有毒物质。此外更可怕的是,许多地方的水源、土壤中含有相当多的重金属元素以及有毒物质,它们也可能进入植物体内,沉积下来。现在市场上的很多野菜并非采自山野,而可能长在公路、工厂或者城市附近,就更使这种危险大大增加。即使远离工业区,水中也可能天然含有高浓度的重金属。不同的植物对它们的富集能力并不一样,麻烦的是人们对于具体的野菜是否会产生富集某种有毒物质并不清楚,对于某个地方是否含有过多的某种有毒物质也往往缺乏全面的了解。

  当然,说野菜“未必”安全,并不是说所有的野菜都“一定”不安全,也不是告诉大家不要吃野菜。所有的这些“不安全因素”,一般都是轻微、慢性的,只有在大量或者长期的使用下才会显示出来。如果只是偶尔尝尝鲜,就像偶尔喝一点酒,也还不至于对健康产生多大危害。但是,因为它们的“绿色”、“天然”就迷信它们的“安全”和“营养”,就没有必要了。相对来说,“家养”的蔬菜人类了解得更加清楚,种植条件由人类把握,就要可靠得多了。

    【相关阅读】

    春游野炊 少吃野菜

    野菜需泡两小时后再食用

    春季吃黄花菜等山茅野菜最容易中毒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Copyright©2004-2024 中国食品行业网 版权所有 网站首页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