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体奶、解酒奶、舒睡奶、加钙口香糖、抗疲劳饮料、氨基酸饮料……一个个奇特新颖的功能概念让消费者眼花缭乱。这些商品由于添加了某些营养物质而被赋予了某种功能,于是在食品与保健品之间又延伸出了一块新的领域,这就是功能食品。这一特殊群体从一开始和消费者见面就祭出功能大旗。那么,这些“功能”的含金量到底有多少呢?有没有一个检测或评价标准呢?
市场
功能食品风风光光
在我国,功能食品的发展最早要从功能饮料开始。在刚刚过去的2004年,功能饮料可谓出尽了风头,娃哈哈的“激活”、养生堂的“尖叫”、汇源推出的“他+、她-”……一时间,各种时尚、前卫的称谓令人眼花缭乱,几乎各大饮料厂家都推出了功能饮料。而在其他食品方面,“功能”二字也被演绎得淋漓尽致,交大昂立与三元集团联手推出“活性初乳”,光明牛奶推出“舒睡奶”,澳纯推出了“纤体奶”,还有各种防龋齿无糖产品,调味醋,调节血脂的食用油等等。
广东奶业协会副会长王丁棉对本报记者表示,传统的食品由于生产技术已趋同,给企业提供的附加价值太少,价格激烈竞争之下,企业所获无几。而开发新的功能型品种,可以给产品注入新的技术含量,企业竞争的手段就比原来多了。以牛奶为例,加大功能型液态奶的比重是现在各个企业的战略趋势。因为在中国传统纯白奶的市场价格战会一直打下去。目前有一些大型奶企的纯白奶业务已出现亏损,要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就必须开发其他“功能型”食品。
而记者在一些超市里看到,目前一瓶功能饮料的价格要比一般的茶饮料、果汁饮料等高出2元左右,一些高端的功能饮料如葡萄适等要比普通的饮料高出5元左右。
问题
三大问题存安全隐患
但在如此风光的市场营销旋风背后,却隐藏着种种隐患,既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也阻碍了行业的持续发展。据了解,当前国内所谓“功能”食品存在三大主要问题:首先,产品标签上没有标注特定食用人群,如一些含有咖啡因等成分的功能饮料是不适合儿童饮用的,但是由于人们对这些产品的认知度很低,选用饮料往往是凭口感,口感好就猛喝,这其实是非常危险的。另外,许多功能食品也没有标注每日适当的食用量,比如一些清热降火的功能饮料,喝多了会拉肚子,但产品包装上并没有给消费者善意的提醒。
其次,评价机制缺乏,有些功能饮料称能够迅速补充体液,迅速提神,补充人体每日所需的营养成分等等,但纯净水里添加几毫克微量元素,在灌装时能保存多少?人体对这些微量元素需要多少?这些产品能否达到功效?比如,加钙口香糖里所加的钙人体能不能吸收,有没有补钙效果等等都没有一个权威的检测。
最后,更可怕的是,一些企业为了追求食品所宣传的功能,甚至掺入少量西药成分,这种食品会严重威胁消费者的健康。比如去年,在广东某地就查处了一批在凉茶中添加感冒通等药物,以达到凉茶宣传的消除感冒效果的案件。有人士指出,这种危害比保健品添加西药成分还严重,保健品还有用法用量,但这些以普通食品出现的功能食品,消费者哪会有那么多的戒心,觉得好吃就多吃,没病也会吃出病。
标准缺失成行业之痛
面对功能食品所存在的种种问题,记者从中国食品药品发展与监管研究室相关人士处获知的情况是,到目前为止,我国功能食品连一个统一的定义也没有,且无专门的规章。目前最普遍接受的定义是:功能食品是含有一般营养作用以外的其他健康效益的生理活性物质的食品。
而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食品如果要宣传功能的话,就应该纳入保健食品的管理范畴,从严格意义上讲,一些食品企业对食品功能的宣传是违法的。但由于目前我国对功能食品行业标准的制定和评价机制目前还是空白,许多企业对自身食品所宣传的“功能”是否确有其事还不得而知,甚至不少企业只是在自说自话。
建议
可分一般和特殊用途食品监管
王老吉药业董事长施少斌介绍,其实目前的功能食品正处于监管的两难境地。
他说,因为这些以普通食品形式存在的功能食品,如果按照普通食品来监管,消费者的健康安全很难得到保障。但如果按照保健品来监管,要做相关临床试验,而且如果新的《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实施之后,所有保健品企业都要通过GMP认证,其高昂的成本对不少食品生产厂家来讲也是一大负担。
不过,有专家建议,可以参照化妆品分为一般化妆品和特殊用途化妆品进行不同的监管,将这些功能食品也划归为特殊用途食品,并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其他相关部门来审批和检验,并制定相关行业标准,以此来约束行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