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广泛应用于超市食品包装的PVC(聚氯乙烯)保鲜膜被疑有毒致癌一事被炒得沸沸扬扬。正当众媒体纷纷追根溯源,社会各界对此莫衷一是之际,卫生部于20日首次发表声明称:我国的保鲜膜生产标准没有过时,按照国标生产的PVC保鲜膜对人体无害。所谓的“含毒”问题主要来源于PVC即聚氯乙烯树脂中残留可能致癌的氯乙烯单体超过国家标准,或使用了禁用于食品包装材料的加工助剂。但在记者随即进行的采访中,业内专家则表示:有害无害还需权威机构进行综合评估检测。风波也许很快会过去,但由此暴露的食品安全问题却不容小视。
频发危机让消费者麻木
“有‘致癌’一说的东西多了,我们究竟还能信什么?”这是10月22日记者在北京京客隆超市门口随机采访消费者时听得最多的话。面对铺天盖地的PVC保鲜膜可能致癌的消息,消费者大多已麻木。
家住万寿寺的刘女士一脸无奈地对记者说:“知道有毒有什么用?顶多以后买保鲜膜的时候多注意点———看一下成分表上有没有PVC的字样,还有就是买了熟食需要换盘子后再加热。以前吃下去的东西吐又吐不出来,还能咋样呢?”面对保鲜膜致癌风波,持刘女士这样态度的人最多。从杜邦不沾锅到苏丹红,再到雀巢奶粉碘超标,以及炸薯条含致癌丙烯酰胺,接连不断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让人们普遍产生了信任危机。
表现出疲倦的不只是消费者,超市工作人员也一副见怪不惊的样子。北京南四环外一家超市食品专柜的一位销售人员告诉记者,虽然她也知道最近保鲜膜似乎出了问题,但现在这种事情太多了,今天这个有毒,明天那个致癌的,我们这里只要没接到上面的通知,该卖什么还卖什么,不可能把商品随便下架。至于日常包裹生鲜、熟食的保鲜膜,上面发下什么来我们就用什么,到今天为止还没什么变化。
“要我说,以后干脆不读书不看报算了。”今年50多岁的李先生憋着一肚子火。毒韭菜、黑大米、双氧水泡百叶、工业染料煮大枣,沾个辣椒酱说有苏丹红、喝口啤酒要小心甲醛、连孩子吃的名牌奶粉都能有问题。“你说我们现在还能吃什么?现在保鲜膜又有问题,我们究竟还能信什么?”麻木的背后是对现有食品安全现状的无奈和不满。
产品是否安全仍需检测
与前几次相比,这次国家相关部门作出快速反应,及时发出了“按照国标生产的PVC保鲜膜对人体无害”的安民信息。事实上,在卫生部声明发布前,就已经有类似的“放心”报道出台,比如说国产保鲜膜都是无毒的PE保鲜膜;比如说超市出售的家庭装保鲜膜也都是PE……但却有专家表示,由于PVC保鲜膜的工艺复杂且门槛较高,所以国内企业投产的多半是PE保鲜膜,但目前PE保鲜膜几乎都是家庭装,几乎根本没有供超市的品种。更糟糕的是由于超市包装上贴的是商品标签并不会注明保鲜膜成分,而PVC和PE保鲜膜的区分仅凭手感很难判断,也就是说,消费者现在购买生鲜、熟食制品的时候仍然要冒一定风险。
另一方面,21日卫生部的“无毒”声明见报后,业内专家对记者表示:究竟有毒无毒还需要权威检测。北京环保餐具联合组织秘书长、中国包装资源综合利用委员会副主任董金狮指出:在我国目前的政策法规中,PVC保鲜膜目前尚无国家标准。我国1989年曾颁布过《聚乙烯自粘性保鲜膜》国家标准GB10457-89,针对的是不加任何添加剂的聚乙烯(PE)材料。目前我们调查了解到在中国生产PVC保鲜膜的检测报告引用的标准都是国家标准GB9681-1988《食品包装用聚氯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也就是说,对PVC保鲜膜的保鲜功能没有进行测试,对其卫生理化指标也只是按照一般PVC食品包装材料的指标要求进行了测试,对产品以及助剂的毒性也未进行检测。董金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不无诙谐地表示:卫生部这次作出的声明中提到的“按照我国食品包装材料国家标准生产的PVC保鲜膜”的说法,可以形象地解释成对合格馒头的理解。因为没有对馒头的检验标准,所以就适用了面粉的标准,如果面粉无毒,馒头当然就无毒。而事实上,这种说法是否适用于实际生产领域,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食品标准仍是关键所在
消费者对近日掀起滔天巨浪的“PVC保鲜膜致癌”事件见怪不怪,让我们不得不反思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中存在的问题:为什么这么多的食品安全危机都是由披露国外对某一产品的限制政策而引起的?为什么我们的反应总是比人家慢好几拍?
苏丹红事件是英国率先发布公告,雀巢奶粉被查出碘超标后仍然以“在中国并不违法”为由拒不认错,至于这次的保鲜膜事件,一些发达国家因为潜在的安全隐患而纷纷停止使用PVC保鲜膜时,我国却忽略了相关的信息,足见我国公共政策与国际标准间的差距。虽然这次卫生部的反应远较前几次事件为快,但人们真正需要的,不是事后诸葛亮,而是在事件发生前建立有效的预警机制。
“十个部门管不住一桌饭”,是对我国行政执法领域存在问题的形象描述。长期以来,质监部门负责生产领域的质量监管,工商部门负责市场监管,卫生部门负责制定营养和卫生标准,食品药监部门负责食品的组织协调、综合监督和大要案查处。局限于职权范围及部门利益,马路警察,各管一段的现象非常普遍,出现监管真空也是情理中的事。一位在政府监督部门工作多年的工作人员向记者坦言,各个监管部门职责交叉,难以形成合力是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根源所在。
标准滞后问题也不容忽视。虽然卫生部说《食品包装用聚氯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中控制氯乙烯单体的指标是与国际标准一致的,但毕竟标准已颁布十多年了,也有消息表明国外对此类产品已禁用,就必须加强研究,进一步完善有关数据指标。产品监管部门更应加强市场上流通产品的检测,确保百姓食品安全。
业内人士认为:保鲜膜事件是向食品安全问题再次发出警示,说明作为食品安全监管首道关口的食品标准目前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出了一个食品安全事件,然后再去完善相关的标准,这样的食品标准管理模式显然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无法根本解决问题。我国目前需要的是一个食品标准的全面解决方案,对当前中国的食品及相关产品标准体系进行一次全面的评估和修正,无疑需要庞大的资金后盾,而充当这样的后盾,国家财政义不容辞,国家相关部门理应把责任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