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葡萄酒行业,中国被归属于“新新世界”。实际上,在《牛津葡萄酒百科全书》中,中国并不是“新新世界”,而是“古文明世界”。考古研究表明,中国在公元前就已存在葡萄酒文明。
关于葡萄酒的最早中文记载,出自西汉《史记》,其中《大宛列传》写道:“宛左右以蒲桃为酒,富人藏酒至万余石,久者数十岁不败。”及至唐宋,关于葡萄酒的诗词就有王翰的“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白居易的“羌管吹杨柳,燕姬酌蒲萄”、陆游的“如倾潋潋蒲萄酒,似拥重重貂鼠裘”等。金元时期,元遗山在《蒲桃酒赋并序》中详细记录葡萄酒的酿造方法:“绞蒲桃浆封而埋之,未几成酒;愈久者愈佳。有藏至千斛者。”
当然,中国葡萄酒的现代化酿造史,始于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南洋首富”张弼士在烟台创办了张裕葡萄酿酒公司,正式开启了中国葡萄酒的工业化酿造时代,并且创造了两项早于“旧世界”和“新世界”的纪录。
早于波尔多在庄内装瓶,比纳帕谷更早亮相国际舞台
1924年,木桐酒庄打破过去波尔多酒庄只管种植和酿酒的传统,开始在酒庄内装瓶。后来法国原产地名称管理局把“在酒庄内装瓶”列入AOC法定产区制度。张裕从1894年开始,就在酒庄内建造地下酒窖,于1905年正式竣工,这意味着张裕至少在1906年就已实现了“在酒庄内装瓶”。
在世界葡萄酒历史上,1976年在巴黎洲际酒店由英国酒评家史蒂芬·史普瑞尔发起的美国葡萄酒与法国葡萄酒盲品对决中,白葡萄酒第一名和红酒第一名全来自美国加州的纳帕谷,而不是法国的勃艮第和波尔多。目击这场品酒会的美国《时代周刊》记者乔治·泰博称这场品酒会使人们首次公开承认“新世界”葡萄酒地位。
而早在1915年的旧金山世博会上,来自中国张裕的“红玫瑰葡萄酒”、“雷司令白葡萄酒”、“可雅白兰地”和“味美思”一举荣获4枚金质奖章,震动全球。那时的美国尚处于波本威士忌时代,纳帕谷还没有几家酒庄。
虽然目前波尔多和纳帕相比中国在葡萄酒的世界更知名,但正如英国著名酒评家、《每日电讯报》葡萄酒专栏作家乔纳森·雷(Jonathan Ray)在其专栏文章《中国:下一个智利?》中所指出的那样:“没有理由认为中国人酿造不出好酒。他们有多种多样的Terroirs(风土),高品质的葡萄,来自欧洲的顾问和投资,先进的新设备。更重要的是,他们有获得成功的渴望。”
以张裕为例,为了酿造好葡萄酒,张裕坚持“七分原料,三分工艺”的原则,在全国葡萄基地实施严格的原料质量分级体系,确定“以糖计价、优质优价”的分类收购制度。据了解,有的高等级葡萄园每亩仅种266株葡萄树,每株只产一瓶葡萄酒,甚至高于法国AOC法定产区标准。现有数据显示,张裕目前在全国的葡萄基地已达25万亩。
在发酵完成后,张裕酿酒师团队会对每个发酵罐的原酒品尝打分,定出不同的质量级别,分装在编号的橡木桶进行陈酿。张裕还建立信息管理系统,为每个种植户、每块葡萄园、每个发酵罐建立信息档案,实现了全产业链信息化质量管理。同时,张裕国家级葡萄酒技术中心近三年来投入巨资购置检测设备,对葡萄原料、原酒及辅料进行多达50余项质量指标检测与控制,确保从葡萄到葡萄酒的品质保证。
从整个酿造环节来看,张裕所采用的气囊压榨系统、全自动发酵控温系统、法国进口橡木桶等酿造设备均为世界一流水平,很多新技术甚至是世界范围内率先使用的。
国人需理性对待洋酒乱象
波尔多葡萄酒与烈酒博览会(Vinexpo)发布的调查报告预测,到2014年,中国的葡萄酒产量将达到1.264亿箱。Vinexpo主席沙维尔·德埃扎吉雷在伦敦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指出,中国人消费的葡萄酒90%为本国生产。
国产葡萄酒占这么高的消费比例,这意味着什么?有市场分析人士认为,随着中国消费者对葡萄酒文化的逐渐了解,消费观念日趋成熟理性,性价比高的国产葡萄酒便会成为大家必然选择。与此同时,目前市场上泛滥成灾的“高仿拉菲”、“山寨版波尔多”也让消费者对洋酒失去信心,有人甚至估计,中国市场上的所谓“波尔多名庄酒”大约有波尔多葡萄酒年产量的三倍。另据《北京商报》2010年11月2日发表的《进口葡萄酒天价乱象揭秘》报道:“在法国,许多普通葡萄酒的价格也就3欧元(约合人民币28元)左右,销到国内就需要300元。”《深圳特区报》2011年4月25日又发表《小心“进口葡萄酒”》报道称:“一些并非是来自优质葡萄产区的酒,冒充名贵产区;也不乏无良酒商通过"换标"等手段以次充好,毕竟绝大多数消费者不是葡萄酒行家,只能凭借酒标去了解,而酒标上所提供的年份、品种、产地等信息的真实性单凭消费者一己之力也很难求证。”
市场发育阶段的多种并发症损害着消费者的权益,在目前市场销售混乱,葡萄酒文化未成气候的情况下,国产葡萄酒品牌要担负起引导理性消费,积极植入饮酒文化的职责,赢取消费者信任。从这个角度来看,国产葡萄酒面临的既是危机,也是机遇。只要坚持品质路线,积极推动葡萄酒文化的深入,必将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