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推广 热搜: 食品  保健酒  机械  北京  白酒 

17600109315
服务时间 9:00-18:00 (工作日)

食品加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日期:2006-05-18     来源:中国食品网    作者:中食网    浏览:611    
 麦杰管理咨询   胡晓鹏  崔凯

    食品加工业是农业产供销一体化的主导部门和引路行业,没有食品加工业就没有农业商品化和现代化。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培育越来越成为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首要因素。本节以产业国际竞争力定位指标的分类为切入点,分别从资源利用效率、生产效率、劳动力优势和生产规模四个方面对中国食品加工业国际竞争力进行分析。

    一、竞争力定位指标
    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可分为竞争力来源(原因)指标和状态(结果)性指标两类。所谓竞争力来源指标是指用来分析获得国际竞争力来源的相关指标,竞争力来源指标又被称为分析性指标。所谓状态性指标则是指一个国家某个产业或全部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现状,它是表现国际竞争力结果的指标。由于本节试图对中国食品加工业的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评价,因此状态性指标的界定是我们关注的焦点。本节按照状态性指标类型将其分为四个方面:资源利用效率、生产效率、劳动力比较优势和规模经济水平。
    1.资源利用效率
    任何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水平都与自身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能力有关。尤其是,在开放的经济环境和信息技术不断普及的今天,以科技、信息为基础的高级资源更是决定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考察资源利用效率方面,在指标设计上应从现有的产业增加值状况和R&D情况两个角度展开研究。(1)研究开发(R&D)费用占总成本的比重。高等要素的开发需要大量的投资,其中包括企业投资和社会投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或产业,一般研究开发费用在生产总成本中的比重都相当高。有关R&D的指标主要有R&D人员比率、R&D经费比率、技术开发经费比率、消化吸收经费比率,这些指标对产业技术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决定了产业未来的发展空间。(2)产业的增加值指标实际是利润指标或市场占有指标的替代物,它可以比较准确地说明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状态。一般来讲在产业内分工和产业内贸易的情况下,将国内环节的增加值率指标与国外某一环节或其他环节的增值率指标相比较,就可以体现某国的产业国际竞争力水平并掌握它在国际分工中所处的位次。
    2.生产效率
    与生产效率有关的指标主要有总生产率变化率、劳动生产率、单位GDP能源耗量指标等。与资源利用效率不同的是,此处的生产效率主要考察的是劳动的生产效率状况,而不是资本的产出效率。为简化问题,本节将采用劳动生产率进行竞争力的定位。
    3.劳动力比较优势
    作为发展中的大国,中国具有丰富的廉价劳动力。人们通常都把劳动力看作是中国产业的比较优势,并将其视为培育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突破点。但是,劳动力成本的绝对状况只是决定产业是否具有竞争力的一个方面,与此相联系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劳动力成本与生产效率高低的相对程度以及劳动力的素质状况。因此,为了能够准确界定出劳动力比较优势的程度,本节将采用劳动报酬占增加值的比重来进行研究,同时辅之以相关的劳动力教育构成情况说明人力资源的丰裕程度。
    4.规模经济水平
    对于工业产业而言,规模经济状况是决定产业竞争力的又一重要标准。它既是产业资源利用效率的综合性体现,也是产业技术利用能力的表现。对于工业化国家而言,产业的规模经济程度尤其重要。食品加工业属于轻工业,相关产品在生产上是否具有规模经济,以及规模经济的程度与国际上的差异是反映中国食品加工业国际竞争力素质的关键因素。

    二、资源利用效率定位
    在自然资源和技术资源方面,由于近年来农业资源条件日益恶化、食品加工业的低效经营、食品加工业发展所需要的金融、知识、技术等条件贫乏等,使得中国食品加工业的资源没有竞争优势。农业资源的约束使食品加工业的价值链难以中断低水平的连续。在技术资源方面,食品加工业的技术研究和开发投入不足,科技贡献率低,不超过40%,基本上呈现出粗放型增长的特点。食品加工业的R&D经费投入比重不到0.1%,不及最低水平的1/8。
    进一步分析,如果将食品加工业的增加值情况与先进国家的同行业进行比较,可以看到,中国食品加工业的生产技术水平有着很大的差距。一般来讲,工业增加值的情况是与生产技术水平相联系的。发达国家的工业尤其是制造业的增加值率要高于发展中国家,随着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增加值率是趋于上升的。但是,在中国,一些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由于技术创新的缺乏,工业增加值率是十分低下的。在进行国际比较的国家中,中国食品工业增加值与农业增加值的比例远远低于美国、日本、法国等发达国家,甚至也低于巴西这样的发展中国家。
    中国的食品加工业仍处于非常落后的状况。从作为基础原料的粮油加工就可以看出中国食品深加工的程度与国际水平的差距。目前中国专用面粉有九种,而美国则有上百种,日本和英国也有数十种;专用油脂中国只有几种,而日本有几百种;玉米深加工品种中国只有二十余种,美国有两三千种。这种一种原料只能加工出寥寥几种产品的情况,导致了许多物质的潜在价值无法得以实现,不仅造成大量的浪费,而且削弱了中国食品工业的产品竞争力。中国现有食品资源工业化程度低,发达国家深加工用粮占粮食总产量的比重在70%以上,中国只有8%;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程度在80%以上,中国则不足50%。目前中国城镇居民饮食消费中工业化食品只占1/3,而美国则高达90%,西欧国家也达到了85%。发达国家由于工业化程度高,食品工业的增加值一般可达农产品原料价格的3倍,而中国只有1.6倍。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食品加工业技术含量以及由此决定的加工深度不够,这就决定了如果不能实现产业价值链技术环节的创新,中国食品加工业短期内很难进入资本推动或技术推动阶段,产业竞争力也就难以提高。中国食品深加工程度与国际水平的差异说明了食品加工业发展的差距,但是也说明了这是一种发展的潜力、一个发展的方向。
    但是值得强调的是,由于食品加工业近年来的快速增长,产业的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食品加工业在资本化方面已开始重视利用中国金融市场改革的成果,截止到2005年底,中国食品行业共有138家上市公司,占上市公司总数的109%。这还不包括在境外(香港、新加坡)上市的蒙牛、南京雨润、大众食品等近百家食品类上市公司,这充分反映了中国食品行业在资本市场上已开始占据重要的地位。

    三、生产效率定位
    中国食品加工业的生产效率的总体水平与国际水平有着一定的差距。为了简化比较内容,这里利用劳动生产率指标进行国际比较。根据中国食品加工业劳动生产率的实际情况,我们将从两个方面加以比较:一是食品加工业本身的国别比较,二是不同制造和加工行业的国别比较。
    可以肯定地说,中国食品加工业与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一般来说,差距较小的是劳动力密集型行业,而差距较大的则是资本密集型行业。加工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是与资本密集程度直接相关的,资本密集程度高,劳动生产率会较高;而资本密集程度低,劳动生产率就相对较低。中国食品加工业的劳动力丰富而资本相对稀缺,因而与人均收入较高的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相比,劳动生产率的差距较大是显而易见的。美国现代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就业结构为7:2:9,而中国农民的就业结构大部分都集中在产中。中国食品加工业的劳动生产率同经济发达国家相比是很低的,甚至还无法赶上这些国家20世纪70年代末的水平。由此足见,中国食品加工业要比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在时间上晚了近半个世纪。

    四、劳动力优势定位
    中国是人口大国,劳动力在总量上拥有其他国家无法相比的优势,中国食品加工业劳动力同样具有这一优势。但是,一个产业劳动力在量上的优势并不说明该产业具有了竞争优势。一般说来,劳动报酬占增加值的比重是衡量一个产业劳动力是否具有竞争优势的重要指标之一。从理论上说,劳动报酬占增加值的比重与要素投入的密集度相联系,资本密集度高,劳动报酬的比重一般就低;劳动密集度高,劳动报酬比值也相应高。但从国际比较看,这一内在联系为劳动生产率和单位劳动成本的差别所取代。在单位劳动成本相同的条件下,这一指标与劳动生产率指标是相反的,以增加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高,劳动报酬占增加值的比重就低;反之亦然。而在单位劳动成本不同的情况下,该指标与劳动生产率的变动方向就发生变化,它反映了总的劳动报酬在价值形态上的投入产出率。与先进工业国家相比,中国食品加工业的劳动生产率低,而单位劳动成本也低。因此,总的劳动报酬在整个增加值中的比重如何,成为关系总体竞争力比较的重要内容之一。如果劳动报酬占增加值的比重相对较低,说明劳动成本低的作用大于劳动生产率低的影响,总体劳动的投入产出率仍然具有竞争优势;如果劳动报酬占增加值的比重相对较高,则说明劳动生产率低的影响超过了劳动成本低的影响,总体劳动的投入产出率也处于劣势。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食品工业中主要行业的劳动报酬占增加值的比重普遍较低。中国食品加工业的劳动报酬占增加值的比重为27.4%,美国、日本和德国分别为34.1%、30.1%和36.4%;中国饮料制造业的劳动报酬占增加值的比重为25.1%,美国、日本和德国分别为41.3%、32.1%和27.1%;与此相类似,中国食品制造业和烟草加工业的劳动报酬占增加值的比重总体上也低于美国、日本和德国。这表明中国食品工业(包括食品加工业)的所有行业的劳动成本方面,相比发达国家具有竞争力优势。但是,与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除了饮料制造业还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外,其他行业不具备竞争优势。
    从中国食品加工业劳动报酬占增加值的比重情况看,虽然相对于发达国家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但是,随着中国食品加工业工资水平的提高,这种比较优势也在逐步减弱,比如目前一些发达的沿海城市商务成本急速提高就是最为明显的一个例子。在这种趋势下,如果要保持中国食品加工业相对发达国家的比较竞争优势,就需要提高劳动力素质,进而提高劳动的质量和效率。就中国食品加工业劳动力的素质来看,在受教育水平、技术水平、对组织的从属感和忠诚度、对工作的热情等方面,依然比较落后。劳动力素质的低下使得劳动力在量上的优势难以发挥出来。

    五、生产规模定位
    规模是国际同类产业之间竞争的重要条件之一。特别是生产规模和产业内部组织的规模,它们既是参与竞争的条件,也是阻碍竞争对手参与竞争的屏障。从总体规模的角度分析,中国食品加工业的平均生产规模普遍偏小。一般来讲,食品加工业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是衡量一个国家食品加工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中国食品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的比值约为0.5:1,远低于发达国家2~3:1的水平。中国粮食、油料、水果、豆类、肉类、蛋类、水产品等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但加工程度很低。发达国家农产品产后加工能力都在70%以上,加工食品约占饮食消费的90%,而中国仅为25%左右。此外,中国食品加工业的综合利用也比较落后。中国现有食品加工企业总体规模小,生产集中度尚不够高。如国内粮油加工企业合理的经济规模为面粉加工400~600吨/日、稻谷加工200~400吨/日,而中国78.9%的面粉生产企业为日处理小麦50~100吨的生产规模,80%的稻谷加工设备为日处理50吨以下的小机组;啤酒生产企业合理经济规模为20万吨/年,而中国啤酒生产企业的平均规模不到4万吨/年;浓缩苹果汁企业国际先进水平为5万吨/年以上,而中国浓缩苹果汁企业平均规模不到1万吨/年;中国制糖企业平均日处理甘蔗约为1500吨左右,大大低于6000吨的国际平均日处理量。
    从国外食品加工业的发展实践可以清楚地知道,食品加工业的发展水平与农业产业化的程度直接相关。目前中国农业产业化经营还处于起步和初级阶段,不能满足中国2亿左右农户的要求。大多数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偏小,达不到应有的经济规模。比如,中国760家乳品加工企业中,有半数以上日处理鲜奶能力低于20吨,加工能力超过100吨的仅占3%,不能有效地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形成规模效益,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
    此外,在市场秩序方面,由于食品加工业市场化的滞后,目前尚未形成有利于工业食品市场化和推动食品加工业升级的市场秩序。在企业制度方面,多数食品企业包括食品加工企业还没有形成现代企业制度,其组织水平难以与世界同类先进企业相提并论;在相关产业方面,由于食品加工业自身制度性改造的缓慢,尽管金融、保险、信息、运输等相关产业的水平在改革中迅速提高,但食品加工业同这些相关产业的有机联系和协同效应还处于较低水平;在市场需求方面,中国的工业食品市场规模、消费者对产品质和量的要求水平和消费者素质等正在迅速提高,这是中国食品加工业可能提高竞争力的少数优势之一。但是,中国食品加工业及工业食品的不规范和缺乏秩序性,使得来自市场的发展动力难以充分发挥出来,从而又使产业的这一竞争优势在很大程度上被抵消;在政府工作方面,中国政治体制的改革使中国食品加工业部门的运作和管理机制以及政府工作人员的素质和工作效率,正在发生着有利于提高食品加工业竞争力的变化。同时,由于政治体制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政府运行机制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包括官僚主义造成的工作效率低、法制观念缺乏和分配以及监督机制不完善造成的腐败问题又是阻碍食品加工业提高竞争力的因素。在创业者方面,代表食品加工业发展方向的富于冒险和革新精神、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创业者的数量和素质同先进国家相比都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在管理专家和技术专家方面,中国食品加工业总体的生产力水平较低,具有现代管理理念、知识、技能的管理者和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理论与具备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能力的技术专家的数量较少,在这方面也不具备竞争优势。在外部因素方面,中国已加入WTO,这是全面提高中国食品加工业国际竞争力的大好机会,如果把握好这一机会,将在形成中国食品加工业国际竞争优势方面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综合以上分析,从总体上看中国食品加工业在国际竞争力方面处于明显的劣势,但是并不是没有改变这一现状的可能性。例如,通过国家强有力的政策支持、食品加工业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和有效地参与世界食品加工业资源配置战略的形成等,可以改变食品加工业资源利用效率低的局面;通过政治体制改革提高政府机构以及政府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和企业的改革促进现代食品加工业创业者、管理者和技术专家的成长等。当然,培育食品加工业的国际竞争力不可能一蹴而就。上述各途径是相互联系的系统,从中国食品加工业的实际出发,必须认识到形成这样的系统将是一个十分艰难的过程。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Copyright©2004-2024 中国食品行业网 版权所有 网站首页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