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推广 热搜: 食品  机械  北京  白酒  保健酒 

17600109315
服务时间 9:00-18:00 (工作日)

6月1日“禁鲜令”大限在即 鲜牛奶到底能不能叫还没定

   日期:2006-05-25     来源:中国食品网    作者:中食网    浏览:579    
 从来没有一个中国字像“鲜”一样轻易就能刺激这么多乳品生产企业的神经。6月1日“禁鲜令”全面强制执行大限在即,业界却传出了“‘禁鲜令’尚未实施就已经胎死腹中”的传言,并且言之凿凿。

  面对如此富有戏剧性的变数传言,杭州本地的乳品生产企业均表示了谨慎的态度,说法听到过但目前还没有接到过正式通知,但言谈间却难掩对取消“禁鲜令”的向往。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标准化处相关人士一句“国家一个政策出台后不可能随便更改”让牛奶“禁鲜令”取消一说更加扑朔迷离。

  一波三折迟迟难产

  所谓“禁鲜令”,指的是2004年年底颁布的强制性国家标准《食品标签国家标准实施指南》,其中规定了“加工食品(包括乳制品)不得称鲜”。“禁鲜令”从诞生之日起,就在乳制品行业内引起了此起彼伏的质疑和反对声,一路走来格外坎坷:原定于去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迫于阻力推迟到今年6月1日起执行。

  现在,眼看着6月1日大限来临,业内又频传可能会取消执行的消息。据本地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在四月份召开的“西部乳业形势发展研讨会”上,上海、广州等地的奶业协会就向农业部提出了解除“禁鲜令”的呼吁,并得到了权威机构的一个说法,这是解禁说兴起的直接导火线。这个月中国奶业协会会议后,取消“禁鲜令”一说在业内就愈传愈烈。

  不过,面对业内流传的“禁鲜令”取消一说,杭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标准化处相关人士一口否定,他说:“目前我们还没有接到任何明确‘禁鲜令’取消的文件和通知。国家既然已经出台了这个政策,就不会颠三倒四说取消就取消。”

  本地奶企已高价更换包装

  对于沸沸扬扬的“禁鲜令”取消一说,记者昨天联系上了本地的双峰、燕牌等乳品生产企业。双峰牛奶企划部负责人夏振宇说,目前尚未接到取消“禁鲜令”的文件或通知。如果“禁鲜令”真的取消,对以生产“巴氏奶”为主的本地乳品生产企业肯定是一个利好。就杭州市民的消费习惯而言,更倾向于“鲜牛奶”。目前,双峰“鲜牛奶”在杭州的销售量平均每天有40吨左右。据了解,去年10月1日《食品标签国家标准实施指南》正式实施后,双峰就开始着手更换标有“鲜”字的老包装,所有新包装光制版费就花了20多万元,加上厂里库存的老包装,估计总的损失在80多万元。本地另外两家乳品生产企业燕牌、美丽健也已经完成新老包装的更替。

  有意思的是,一家乳品生产企业的相关负责人表示,据他所知,虽然现在“老虎都追到脚后跟”了,国内仍有一些乳品生产企业依然在产品包装上延用“鲜牛奶”的名称,“也算是对‘禁鲜令’的无声抗议”。世纪联华超市负责牛奶销售的邱女士介绍说,从营养角度考虑,鲜牛奶制品明显比常温奶制品要好卖,在该超市,光明牛奶每年80%的业绩都是由冷藏的鲜牛奶制品创造的。一旦失去“鲜”这块金字招牌,以生产“巴氏奶”为主的乳品生产企业多年经营的“新鲜牛奶”概念和市场优势岌岌可危。

  难产背后是多方力量的博弈

  牛奶“禁鲜令”如此难产,其背后是多方力量的艰难博弈。一方面,是以光明、三元为代表的巴氏奶与以蒙牛、伊利为代表的常温奶两大阵营之争。业内人士分析说,从广泛意义上讲,杭州本地的三家乳品生产企业也属于巴氏奶阵营,由于有地缘优势,低温杀菌、低温存放的新鲜屋形巴氏奶一直是其吸引消费者的拳头产品。另一方面,作为乳业产业链的重要上游企业,两大国际包装巨头美国国际纸业公司与瑞典利乐公司也被牵涉到此次博弈战,前者是光明、三元等巴氏奶企业主要的包装材料供应商,后者则主要为伊利、蒙牛等常温奶企业提供UHT无菌纸包装。当然,如果追根溯源,“鲜不鲜”还涉及奶粉进口商、分销商与各地奶农的利益之争。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Copyright©2004-2024 中国食品行业网 版权所有 网站首页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