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肥水养殖水产品不仅对水体污染严重,而且对食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面对国际市场发达国家制定的食品安全技术壁垒,注重水产品安全,实现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已成为水产发展的必然趋势。
目前,成都水产市场已执行无公害水产品市场准入制度,根据要求,所有水产养殖都必须达到无公害标准。因此,广大水产养殖者掌握无公害水产科学养殖增产高效技术迫在眉睫。
无公害水产科学养殖并不复杂,就是饲养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均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范要求,其产品经认证,并获得国家无公害产品标志。其技术要求是养殖的池水质量符合《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的水质改良要求,土质应符合《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同时使用适宜水体空间,掌握好放养密度及病害防治的科学方法,养殖管理人员身体健康,严格按要求操作,使每一项工作环节都符合无公害饲养要求,从而达到增产、高效、无毒、无残留的无公害水产标准。
科学选择饲养环境
应选择空气清新,水源洁净充足,灌排水方便,交通较好,周边无造纸厂酿造厂、食品加工厂以及轻纺工业等污染排放。农业方面:使用限量、限品种、限时间的使用人工合成化学农药、兽药、肥料、饲料、添加剂,按要求回收农膜;生活方面:少用洗涤剂或使用环保洗涤用品,节约用水,无水污染的绿色生活方式的环境条件。
池塘清整及消毒
清塘是无公害水产养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主要是:池塘修整,清除过多防淤泥(保持20厘米左右),池底曝晒20天以上,使淤泥中的有机物充分分解和转化,达到改良底质作用。清除敌害生物,每亩用70-80公斤生石灰,消毒或用复合微生物制剂消毒处理。
科学调节水质
水体是水产品生活、生长和生存的环境,调节好水质才能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俗话说“养鱼即养水”,恶化的水质,不仅有害于水产品机体的健康,而且还危及生命。因此,一定要确保优良水质,使水体无公害。水质很容易受到施肥、投饵、施药、灌水、排水、养殖动物粪便、分泌物和水生生物繁殖生长和残骸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应用生石灰或中草药或芽孢杆菌及E M 等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杀藻分解有害物质、调节酸碱度,肥水改良水环境。
苗种选择
选择良种是获得增产、高效的前提。应选择反映敏捷、个体好、生长快,具有较强的抗病及抵御不良环境的养殖品种。可减少病害发生率,降低养殖风险,还可避免大量用药对水体造成危害及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增强效益。水产常规品种有:草、青、鲢、鲤、鳙鱼等;高中档的中长线品种有:彭鲫、罗非鱼、斑点叉尾、团头鲂、加州鲈,南美对白虾,南方大口鲶,西伯利亚鲟等;特种水产有:鳝鱼、泥鳅、珍珠蚌、鳖、绿尾龟、田螺、蟹、虾等。最好根据养殖者自身技术经验、钻研程度和市场需求,科学选择苗种。将选好的鱼种集中在较小容器的水体中,短时间使用高浓度药物对苗种体表进行消毒处理。
科学放养鱼种
充分利用养殖水体立体空间(即不同品种在不同的水层空间和不同食性)养殖动物共生互利原理,实行多品种、多规格立体混养套养。放养数量品种,根据池水深浅,水质、饲料等条件,科学放养是减少疾病、增产、高效的关键环节。对水温较低,水质清瘦的塘:亩放苗种300尾左右,其中草鱼180尾,鲢鱼75尾,鲤、鲫、鳊鱼各10尾,鳙鱼20尾;对水草较多的塘:每亩放草鳊鱼各100尾,鲤、鲫、鲴、鲢、鳙各20尾;对水质较肥,天然饲料丰富的池塘每亩可放养长12厘米以上的鱼种鲢鱼250-300尾,鳙鱼50-60尾,草鱼100-150尾,鲤鱼50-60尾,鲫、鳊、鲴鱼各25-30尾,如水质非常肥,还可放300尾罗非鱼。
科学投喂饲料
饵料是水产动物生长的物质基础,是其营养来源,饲料质量的好坏和投喂技术,直接影响养殖效果和生态环境,劣质饲料不仅影响鱼类的正常生长,还会在养殖过程中大量的产生废弃物,恶化养殖环境。保证饲料质量:动物性饲料要新鲜适口,不带致病细菌;青饲料要青嫩爽口;人工配合饲料符合饲料卫生指标及限量参照《无公害食品鱼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标准,选用质量和规格与养殖对象相适应的优质饲料,饲料在水中要稳定,虾料4-6小时,鱼料2小时。颗粒类型及大小要适合养殖对象取食;10克以下鱼种选粒为0.5-1.5毫米的破碎料;10-15克的幼鱼选粒径为1.5-3.0毫米,长度4-5毫米的柱状颗粒料;50克以上养成鱼阶段,选粒径4-6毫米,粒长6-8毫米的柱状颗粒料投喂。坚持四定原则,科学投喂,根据天气,水质和摄食情况灵活掌握投喂量。不同饲料日投喂量占在池水产养殖动物体重的比例不同,颗粒配合饲料为2-4%,饲养鳜鱼、鲈鱼等肉食性鱼直接投喂小鱼小虾为1-2%,普通饲料如菜籽饼、豆粕为6-8%,青绿饲料为8-10%。
强化日常管理
加强巡塘,定期测量水温、溶氧、P H 值等。调节水质,消毒杀菌,使水体保持在适宜的状态,开增氧机,使水体溶氧保持在5毫克/升以上,观察池水变化,适时排老水,加入新水,或冲水,使养殖水体保持肥活嫩爽状态。
科学防治病害
无公害水产养殖对病虫敌害生物的防治极为重要,坚持“全面预防积极治疗”的方针,预防措施主要是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对水体、饲料、食物、工具彻底消毒,遇环境剧变可全池泼洒纯中药制剂以减缓应激作用,尤其是梅雨季节,饲料易被霉菌污染,可在饲料里添加中草药制剂来增强抵抗力,民间经验有稻或藕与水产共生、种植、养殖轮作,癞哈蟆防治和混养生态防病等方法值得借签。勤巡查,及时清除敌害生物,一旦发病及早诊断,确定病因,对症下药,安全用药,科学用药,按《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规定,使用高效低毒药物治疗,尽量用中草药或生物制剂,不能用抗生素。
严禁使用毒杀芬等高毒、高残留或具有致癌、致畸,致变态毒性的鱼药和对水域环境有严重破坏而又难修复的鱼药。严禁直接向养殖水体泼洒抗菌素,严禁将新近开发的人用新药作为鱼药,应选用严格遵守国家和有关部门规定,不危害人类健康和破坏水域生态环境基础的高效、速效、长效及毒性小、副作用小、用量小的药物。
目前常用内服药有:磺胺嘧啶、磺胺甲口恶唑、口恶喹酸和土霉素等;常用中草药有:五倍子、大蒜、大蒜素粉、苦参、黄苓、黄柏、大黄、空心莲等拌饵内服或浸液全池泼洒;常用于防治病毒性、细菌性水产养殖动物疾病和改善水域环境的全池泼洒鱼药有:生石灰、漂白粉、二氯异氰尿酸钠、三氯异氰尿酸、四烷基季胺盐络合典、二溴海因、二氧化氯等常用于杀灭和控制寄生虫性原虫病的鱼药有食盐、硫酸铜、硫酸亚铁、敌白虫、高锰酸钾等浸浴机体,全池泼洒和挂篓。
用药方法是否得当,对防治效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用药方法有内服法(药饵法),根据水产养殖动物的病情,正确作出处方,把相应的药物拌于其喜吃且粘性较好的青料或饲料中,药物随饲料摄入机体内,治疗体内细菌感染和杀死寄生虫。另外还有全池泼洒法、挂篓法和机体浸浴法、局部涂抹法及注射法等方法,要按要求使用药的剂量和次数及时间。
注意最后停止给药日至水产品作为食品上市出售的最短时间:漂白粉大于或等于15天;二氧化氯、二氯异氰尿酸钠、三氯异氰尿酸大于或等于10天;口恶喹酸大于或等于21天(鲤鱼、香鱼)大于或等于25天(馒鲡);土霉素大于或等于21天(鲶鲡)等使其消除药物残留后,才能上市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