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推广 热搜: 食品  保健酒  北京  机械  白酒 

17600109315
服务时间 9:00-18:00 (工作日)

有关部门应采取得力措施 还百姓一张安全的餐桌

   日期:2007-03-27     来源:中国食品网    作者:中食网    浏览:176    

    近年来,福寿螺、红心鸭蛋、多宝鱼、苏丹红等事件一再冲击本市食品安全防线,老百姓要求重视食品安全的呼声越来越高。市政协委员对此高度关注,仅在今年两会上,就有几十份提案为本市食品安全献计献策,市政协经济科技委员会也把“加强首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列入了今年的重点调研课题。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系着老百姓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也关系到国家发展与社会和谐。北京作为一个特大型消费城市,有70%以上的食品供给来自外地。 

    如何为食品安全构筑起坚固防线、让民众“吃”得放心?政府有关部门对此应高度重视,并采取得力措施,还老百姓一张安全餐桌。

    完善食品安全的监管网络

    应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三级监管网络,加强三级监管网络内部的工作衔接,强化食品安全部门监管责任、行业管理责任、综合监管责任和属地监管责任。强化舆论监督和群众参与,切实发挥街、乡、镇的社会监督作用,提高基层日常监督工作的规范化程度,力争做到及早发现问题、及时上报问题。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在行政监管过程中,集中有限的执法力量对重点领域、重点问题进行重点监管、精确打击。

    定期监测外埠蔬菜基地生产环境

    大力推行农产品无公害生产基地的建设,推进蔬菜基地的标准化生产,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对场地挂钩的外埠蔬菜生产基地应定期监测生产环境(土壤、空气、水环境、施肥、施药等);针对外埠农户分散生产、大户集中收购的蔬菜安全源头问题,协同蔬菜相关生产地区,对蔬菜监管形成跨地区的联动机制,通过建立联动制度、交换相关信息、实行共同追溯等手段对突出问题做到早发现、提前管,形成工作上的有效衔接。对于水产品和蛋类应签订场地挂钩协议,加强对水产品养殖基地、水环境、渔药残留等源头的监管和市场监管,加强对禽类饲养环境、饲料等源头的监管和市场监管。

    大型批发市场设立食品安全监测设备

    建议对本市大型批发市场增添食品安全监测的设备,配备素质较高的技术操作人员,提升对市场的食品安全监测能力;建议为工商管理局及质量技术监督局提供快速准确的监测设备,提升对食品安全的监管能力;鉴于丰台区担负着首都近20%的鲜肉、70%的蔬菜和50%的水果供应,建议在丰台区建立权威的大型食品安全检测平台,提高食品安全的检测水平。

    应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测网络体系。在北京市食品安全监控系统基础上,各区作为二级平台,在完成硬件建设的同时,尽快完善系统基础数据归集等软件建设,加强食品安全信息监测,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在各区食品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环节的重点区域设置监控点,在奥运场馆内外重点地区的餐饮场所设置信息监测点,建立奥运食品安全监控系统,快速、全面掌握奥运食品安全状况。

    着重抓蔬菜及水产品市场准入制度

    加强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建设,加快制定本市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努力形成强制性标准与推荐性标准定位准确,基础标准、产品标准、方法标准和管理标准配套,适应首都食品行业发展和监管工作需要的食品标准体系。推进本市食品市场准入制度建设,着重抓好蔬菜和水产品市场准入制度的落实工作。

    制定《北京市食品安全管理条例》

    加强食品安全法规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与国家法律法规相配套的地方食品安全法规体系,结合《食品安全法》的起草、《食品卫生法》的修订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实施,尽快制定《北京市食品安全管理条例》。深入开展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普及,增强社会各界的食品安全法制意识。

    实行不安全食品退出制度

    规范本区餐饮企业和集体用餐单位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推行HAPCCP认证,加强对原料采购、储藏、加工、包装、运输等环节关键点的控制,严防发生食物中毒事故。

    实施不安全食品和餐厨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制定餐厨垃圾处理规范,明确餐厨垃圾产出和处置单位的责任和义务,制定不安全食品分类处理的原则和措施。

    全面实施市场准入制度,规范不安全食品的推出和恢复,深入推广食品销售备案、进货验收、索证索票及“场厂挂钩”、“场地挂钩”、“批零挂钩”等制度,依法实行不安全食品退出制度,建立食品恢复入市评估制度,加强对被退出食品的监管。

清理整顿学校周边餐馆

    一是加强对学校周边餐馆清理整顿,加强对学校、幼儿园食堂监督和指导,确保学生就餐安全;二是对中小型餐馆、食品生产加工点、食品夜市、流动食品商贩、食品摊点等进行全面的集中清理整顿,坚决取缔无证无照的食品摊贩。同时,要从城市管理的角度研究规划,合理布局食品服务点,防止食品安全隐患;三是对依法停业整顿和取缔的生产经营单位,要加强跟踪检查,杜绝违法生产和经营,坚决防止反弹。

    实现“农田到餐桌”全程追溯

    以蔬菜、猪肉等重点食品为试点,加贴电子标签,实现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的跟踪和追溯,从食品生产加工环节开始,对食品加载施肥、用药、休药期等食品安全相关信息,并追加食品加工、运输、包装、分装、销售等相关信息。借助本区食品安全监控系统,实现对电子标签加载信息的储存、管理和分析。一旦发现问题,通过系统查询食品的来源和流向,及时采取控制措施,最大限度消除危害。

    尽快制定奥运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针对奥运食品涉及的生产、加工、运输、储藏、包装、检测、卫生等各环节,本市应参照国际和国内环节,研究制定奥运会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同时根据奥运会食品供应类别以及对检测项目和检测能力的需求,研究建立起奥运食品安全的检测体系。对境内外奥运食品安全生产的基地出入境的口岸,市场奥运餐厅等,将实行动态监控,运用移动平台、电子地图以及现代化的其他通讯手段,建立奥运食品安全的监控体系。进行奥运食品安全的反恐演练,并针对奥运会餐饮供应的特殊需求开展从业人员的培训。

    强化食物中毒安全防范意识

    按岗位进行分类培训,培训内容包括食品安全标准体系、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公共卫生知识、卫生操作规范、职业道德及奥运知识等,培训人员主要包括厨师、餐饮服务人员及餐饮服务商、执法检查人员和志愿者等。采取多种宣传形式,将食品安全知识带进社区、街道和学校,对广大居民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强化食物中毒安全防范意识。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Copyright©2004-2024 中国食品行业网 版权所有 网站首页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