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等相关机构正在筹备大豆产业协会,不久将择机挂牌。”一位接近农业部的市场人士透露。
他说,“协会可能会挂靠到农业部的农业推广中心下面”。这个机构成立的目的将弥补大豆产业链环节脱裂的问题,将大豆种植、科研、生产、流通等诸多环节更紧密地结合起来;并制定大豆产业发展战略规划。
不过,一些业内人士也担忧,“一个协会的成立,就能挽救大豆危局吗?”
协会之用
其实,2004年大豆危机爆发前后,成立大豆产业协会的呼声就已鹊起。
当年国内外大豆市场剧烈波动,国内厂商大量投机失败,并产生空前的财务危机。而这场危机的制造者被一些人认为是跨国粮商。
2004年,企业曾尝试过成立一个由企业主导的全国性行业协会,维护大豆行业的整体利益;2005年有专家“上书”国务院,“尽快成立大豆协会”,并获得高层批示(见本报273期头版头条)。
不过,农业部对此未置可否,没有给出挂牌的时间表。
而中国大豆产业协会怎么定位,怎么挂靠一直都有争论。
一些专家主张,新协会职能应和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大豆分会,上下游配套,不能重复。农业部的协会主抓种植和收购环节,建立基层的物流体系;而商务部的中国食品土畜产进出口商会,则抓流通和贸易环节。
而另一些专家建议,应参照美国大豆协会模式,使协会协调大豆种植、进口、加工、饲料、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及国内食用大豆消费整个产业链的发展。
有大豆加工企业负责人表示,成立协会并不能解决问题,根本是整个大豆产业政策调控的思路问题以及制定大豆产业链整体战略规划。
大豆产业链是农产品中链条最长、涉及环节最多的产业,而从种豆的农民、收购的商贩、加工的工人,一直到养殖和畜牧企业,一直处于散兵作战的境地。
中国大豆怎么了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消费国和大豆发祥地,早在公元前2560年的黄帝时期就已有种植。黑龙江省,已形成中国乃至世界著名的大豆产业带。
然而,这些年国产大豆徘徊在1600万吨左右,且有进一步萎缩的危险。而进口从10年前的80万吨达到2005年的3000万吨,跨国粮商垄断了80%的进口大豆货源,并掌握了我国40%以上压榨量。
“不是我们不想用国产豆,作为企业首先考虑的是利润。”一家压榨企业的老总说。
企业用贷款收购国产大豆,资金一年只周转2次,利息每吨需要70元,如果使用进口大豆,可以利用国际信用证运作,资金周转可以达到8-10次,贷款利息每吨只有20元,两者差50元。
另外,“每年10月开始收豆子,派20多人到东北满村子跑,向千家万户的农民收大豆,1-2个月跑下来,不过收购20万吨豆子,收购的辛苦不说,收购的运费、包装费以及场地、设备等费用,使得每吨国产大豆的成本为75元,还不算二道贩子的中间抬价;而进口大豆,坐在办公室,10分钟就签好了合同,进口1吨成本25元左右。”
最头痛的是,东北地区是大豆产区,而加工销售地远在沿海,东北大豆运到沿海的运输成本每吨70元,还“不算搞火车车皮的‘灰色支出’”,而沿海进口大豆成本很低,船一到岸直接就可以进入生产线。
两年前,大连华农集团在东北收的豆子因为没有车皮,烂在火车站。
“几项加下来,用国产大豆加工要比进口大豆多出170元。”九三油脂集团的一位负责人说。
“这些还打不住,二道贩子给豆子里放石头,把机器都损坏了。”一位企业负责人感叹。中国的豆农是散户,即便东北大豆专业户大都也不过150亩,有的干脆是田间地头套种,豆子鱼目混杂,成色不一。而美国、巴西、阿根廷的大豆,一个农场主就种2000亩,成色和质量稳定。我国大豆种植成本比美国高出33%。
日本双日株式会社食料部小松伸启部长前不久到中国,在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组织的企业座谈会上说,中国大豆品种改良慢,石豆(水泡不开的铁豆子)含有率高,红小豆、芸豆混杂其中等不稳定因素,多少是致命的。
“大豆产区的一些豆民一直沿用老品种”,美国大豆平均亩产178公斤,巴西180公斤,阿根廷173公斤,我国仅为110公斤。
30年来,小松伸启一直从中国进口大豆。他说,中国大豆毕竟是蛋白高,非转基因,而且30年来传统客户已习惯。但是,因为种种问题,从中国进口的数量在减少。
日本国内大豆需求量大约为每年500万吨。日本进口中国大豆,从1985年的约30万吨急剧减少,1995年后达到15万吨,然后一直在13万吨至15万吨徘徊。
出油率,是进口大豆的优势。国产大豆的出油率为16%-17%,而进口转基因大豆的出油率一般在19%-22%,相差2-3个百分点。大豆出油率每差一个百分点,加工10万吨大豆,其效益就相差1500万元。
九三油脂集团,是“农垦”出身的国有企业。但是九三也不得不“吃两豆”,一边收购国产大豆,一边进口大豆。“企业要在竞争中生存,你不这样怎么办?”即使是家底雄厚的中粮集团,“考虑的也不能是为了民族大豆业,而是向国资委报利润”。
问题还不止这些,流通环节诸多障碍也使进口大豆占了优势。
企业反映:国家规定粮油企业收购农民的大豆进项税可以扣除13%,但谁是农民?农民身份的界定给企业收购带来很大的麻烦。
为了证明大豆是农民种的,现在税务部门规定,每50吨就要一个身份证,同时还要出示土地承包证明等,如果一个农民卖粮超过50吨就不承认是农民了,这导致卖粮户卖粮需要借用身份证,而借用身份证,就肯定与其身份不符,会落一个恶意逃税的罪名。
更麻烦的是,大多数农民都是通过粮贩子把粮食交到工厂的,而这些粮贩子大多数是季节性经营的大户农民,大多数没有营业执照,更不是一般纳税人,税务部门经常查,工厂轻易不敢收这些贩子的粮食。但企业进口就省了这些麻烦。
“不能单纯抱怨外资如何挤压大豆业,恐怕中国大豆自身存在的问题值得反思。”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副会长边振瑚说,国际竞争是躲不过的,中国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沿用传统的保护手段显然不行,根本的出路是真正提升国产大豆的市场竞争力,提升中国企业在生产经营贸易运作中的能力。
“不是把外资都哄出去,国内的大豆业就发展了。”
走出危局
现在,发改委牵头的部级联席会定期研讨大豆出路。
“也考虑过到巴西、南美派人种大豆。”一位参加过联席会的人士说, ABCD跨国粮商(美国的ADM、嘉吉投资、邦基和路易达孚四家公司)垄断了我国8 0%的进口大豆货源,他们控制了南美的种植,当然有话语权。
东海粮油公司蔡庆贤博士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最好的办法是拥有自己的生产基地。国家应该鼓励中粮等大型企业走出去,发展建立自己的生产基地。
一些建议包括,考虑在境外兴建大豆仓储、运输、港口等基础设施,建立自己的大豆现代物流体系。
也有专家提出,像美国、巴西那样规模化经营。记者从农业部获悉,农业部正考虑从政策上支持大豆优化产业带。其实2002年,农业部就提出推广高油豆计划。东北3省及内蒙古东部地区已推广种植高油大豆近3000万亩。
边振瑚表示,建立基层的物流体系也是应当关注的。都讲“公司+农户”,但简单相加是不行的,要研究得细一些,缺乏中间环节——收购环节不行。应从根本上解决这些企业收购大豆所需要的流动资金、增值税发票等问题;免征豆粕和豆油的铁路建设基金。
也有一些专家建议大豆产业转向,开辟大豆蛋白食品新领域,发挥中国大豆非转基因、高蛋白的优势。
不过,这些方案落实起来却远比想象中困难得多。
土地资源有限,是“粮挤豆”还是“豆挤粮”,有待权衡。另外,派人去巴西种豆了,建立基地,是战略的部署,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能不能运出来?铁路运输、港口等许多被ABCD跨国粮商控制,租不到运输线、港口怎么办?即便花上亿建一个港口,建好了,自己进的豆子一定比ABCD的便宜吗?
这些都需要仔细评估。
截稿前,记者获悉,商务部正在会签,将建立大豆的信息披露制度。
一直以来,我国没有自己权威的信息体系,大豆相关企业都是依赖美国农业部预测数据,美国农业部和大豆协会是每周、每月公布一次,而我国企业要了解一些进口信息,得找海关购买。
事实上,2004年大豆危机的时候,美国农业部的数据,被一些人认为是操纵大豆价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边副会长说,我们看到了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对中国大豆企业的冲击,但也应该看到它的“鲶鱼效应”,在与他们的竞争中,中国企业加速提高技能,在国际期货市场变得更聪明,我们也不断学习到他们运作的招数,在风险中,学会玩转国际“游戏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