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推广 热搜: 食品  保健酒  北京  机械  白酒 

17600109315
服务时间 9:00-18:00 (工作日)

微量孔雀石绿不必担心? 安抚消费者不等于糊弄

   日期:2006-12-01     来源:中国食品网    作者:中食网    浏览:535    

 

继多宝鱼之后,又有水产品卷入食品安全风波。香港特区食物安全中心27日公布蛋类及淡水鱼样本最新化验结果,结果显示,18个不同种类淡水鱼样本中,有两个桂花鱼样本发现含微量孔雀石绿,并因此呼吁市民停食桂花鱼。而广东省食品学会副理事长、华南农业大学教授陈永泉则分析说,尽管我国规定不得在水产品中检出孔雀石绿,但市民不必为本次事件恐慌,因为微量的孔雀石绿离致癌还很远。

按照以往的经验,桂花鱼出事后,我们似乎立刻就会想到会有一些专家乃至监管部门的官员出来安抚大家的恐慌情绪,但令大家没想到的是这次居然这么快——专家“不必恐慌”的提醒竟和新闻同时见报了。只可惜,这位专家的解释实在难以自圆其说——既承认“我国规定不得在水产品中检出孔雀石绿”,又说“微量的孔雀石绿离致癌还很远”。如果说这算是一次表演的话,那么,这位专家无疑是演砸了——网上无数的板砖已经把他的这番“高论”砸得体无完肤。难道微量的毒素就不是毒吗?难道堂堂的华南农业大学教授连这个常识都搞不清楚吗?

事实上,专家并不是不懂,而是急于要安抚消费者的情绪,情急之下才有了自相矛盾的说辞。请注意华南农业大学教授陈永泉的另一个身份——广东省食品学会副理事长,既然是食品学会的副理事长,当然就应该为保持食品行业的稳定和利益鼓与呼了——如果大家都在一段时间内不吃桂花鱼乃至其他的水产品了,食品行业的损失会有多大?身为食品学会的副理事长又情何以堪?所以说,与其认为那段自相矛盾的话是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犯的一个低级学术错误,还不如说是食品学会副理事长危机公关时犯的一个技术性错误。而后一种错误中折射出来的不良倾向,才真的令人担忧。

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后,消费者最想知道的是“如何才能避免吃到问题食品”以及“问题食品对人的伤害到底有多大”等现实问题。他们并不想听到诸如“微量孔雀石绿离致癌还很远”之类的安抚之语。一旦出现食品安全事件,在问题一时无法解决的前提下,监管部门和专家应该让公众情绪“紧”起来而不是“松”下去,其所言所行应该以最大限度化解消费风险而不是稳定市场为依据。港府食环署在问题刚发现时就呼吁市民停食桂花鱼,正是这种危机处理的最好注解。

遗憾的是,在历次的食品安全事件中,我们所看到的却是相关部门和专家出于各种利益考虑“安抚”消费者,真正的消费警示却鲜有提及。但现实呢?食品安全事件却是一起接一起。监管部门和专家的声誉和权威性,也在一次次“安抚”中慢慢失去。当有那么一天,监管部门和专家的提醒和论断不再为消费者所相信,那才真的是大悲哀。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Copyright©2004-2024 中国食品行业网 版权所有 网站首页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