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推广 热搜: 食品  保健酒  北京  机械  白酒 

17600109315
服务时间 9:00-18:00 (工作日)

谨防病毒走食品通道入侵人体

   日期:2006-09-20     来源:中国食品网    作者:中食网    浏览:197    
    自从管圆线虫事件后,人们似乎暂时远离了醉蟹、生鱼片等生鲜食品。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目前已知有200多种疾病可以通过食物传播,大部分为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其余为毒素、金属污染物、农药等有毒化学物质。其中,肠道致病菌(约10种)是食源性疾病中最常见的生物致病因素,感染后可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和多种感染性腹泻。通过食品传播的病毒主要有诺若病毒、甲肝病毒等,感染后可引起病毒性腹泻、甲肝等疾病。

    我国生物性食物中毒事件中,常见的重要致病菌和食物为:沙门氏菌(禽、畜肉)、副溶血性弧菌(水产品)、蜡样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剩饭)、肉毒杆梭菌(发酵制品、肉制品)、李斯特单核细胞增生菌(乳制品)、椰酵假单细胞菌(银耳)和肉制品大肠杆菌等。

    据介绍,引起食源性疾病的致病微生物种类主要包括5类:

    1、肠炎沙门菌:沙门菌作为食源性疾患的致病菌,已被认识数十年,在许多国家很常见。肠炎沙门菌在西半球和欧洲目前是占主导的致病菌,此菌多与用肉和蛋品有关。

    2、霍乱:霍乱主要为水源性感染,但也可通过进食被污染食品间接感染。

    3、埃希菌属:在澳洲、加拿大、日本、美国、一些欧洲国家和南美洲,都有报道与食用牛肉有关,还发现该菌的暴发也与未经高温消毒的果汁、野味、莴苣、奶酪和苜蓿有关。

    4、单增李斯特菌:该病的发生常与冰箱内贮存较长时间的奶酪、肉制品有关,因为其可在5℃低温下繁殖。

    5、食源性吸虫:该病发生常伴有水产品消费量增加,是因为食用不卫生的或生的和简单加工的鲜淡水鱼和水产品,食源性吸虫会引起肝、肺等器官损伤,如肝吸虫严重者可发展为肝癌。估计目前全球有4000万人受感染。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Copyright©2004-2024 中国食品行业网 版权所有 网站首页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