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吉林省九台市卡伦镇的一个农家小院里,摆放着上万只大小酱缸。这几天,农民正忙着把已经做好的黄豆酱装袋、封口,准备出口韩国、日本等国家。这两年,乡村游等活动使越来越多的外省人甚至外国人走进吉林农家,利用东北大豆采用传统方法做出的大豆酱的独特酱香深深地吸引了他们,大酱的销路越来越好。制酱大王郭万敏的酱厂从最初的三四口酱缸,增加到了现在的一万多口,2005年该厂出口酱类产品2000吨,创汇达90多万美元。郭万敏说,他的发展目标是达到10万口酱缸。他说自己的产业做大做强后,会拉动更多村民一起致富。
黑土地上长出来的香瓜也一样吸引着省内外的人们。吉林省辉南县今年种植香瓜面积已达两万亩,为了种出最好吃的香瓜,今年年初,辉南县成立了香瓜专家大院,建了一个香瓜试验田,共试验七个品种的香瓜,经过反复对比,发现有三个品种的瓜比普通瓜要早熟十天左右;每个秧结的瓜比普通的多一到两个,而且口感好,于是在今年春耕时节全面向农民推广,预计瓜农每亩纯收入可达4000元以上。这里的香瓜已经形成了规模,从四面八方赶过来买瓜的商贩络绎不绝。
"长白山下'长白红',吃上两粒胃不疼",这是吉林省汪清县农民对当地盛产的五味子的赞誉。汪清的五味子果实饱满、药效好。为了把五味子做成大产业,2004年5月汪清县和一家科技公司联合建立了面积近50公顷的五味子生产基地,现在已经大面积挂果了。据基地技术员仇守龙介绍,五味子按现价计算,一公顷产值在27万元左右。
东北的小鸡炖蘑菇是出了名的美味。在吉林省江源县大阳岔林场,家家都在种吊袋蘑菇,因为林场免费给农民提供技术指导和菌袋,种植户只要出工出力就能赚钱。江源县大阳岔村村民刘风琴说,以前她一直在家闲着没事干,自从林场帮着盖起蘑菇棚后,她的收入也提高了,今年前6个月她就挣了8000多元。据了解,从2001年起,大阳岔林场就把发展食用菌作为林场再就业"拳头"项目来抓,通过贷款等多种措施扶持农民发展家庭菌棚的同时,生产过程也按无公害标准严格控制,仅一年时间,生产的优质蘑菇和木耳就在日本、韩国等地拥有了一批固定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