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标签做假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标签标注不真实
标签上不采用食品真实属性的名称,还有些产品标注的名称不能清晰地反映产品的真实属性。如有的产品名为“哈密瓜夹心”、“奶油夹心”等等,其实包装内容是饼干,可名称上却缺少“饼干”这个关键词。又如,某公司经销的乳饮料,其包装上标为“生鲜乳”饮料,饮料两字却非常小,几乎可以被忽略。从目前来看,没有哪种技术能保证生鲜乳在作为商品投放市场的这段时间内不受微生物污染,况且产品经过任何一种加工也就失去了“生鲜”的意义,何况又加工成完全不属于同一产品属性的饮料,所以这种模糊的标识标注纯粹是为了误导消费者。
标签标注不全
最为常见的是有些袋装食品既没有标注生产日期,也没有标注保质期,有的则只注明保质期,没有生产日期,或写着生产日期见××处,却不见其踪影;相当一部分食品标签上的生产期、保质期字迹模糊,消费者难以辨认;有的是标签连同食品一起被厂家“优惠”出售,即产品出厂时没有生产日期,商家可随卖随贴。标签上的“生产日期”实际上是经销日期;通过“该标的不标”手段来隐瞒产品质量,如有些产品中添加了食品添加剂,按规定应把添加剂的具体名称标出,而厂家在配料清单中只是笼统一提。有的厂家产品中明明有防腐剂或人工色素,却公然声称其产品是“不含防腐剂或人工色素”的天然食品。
标签标注不规范
一是净含量和固形物的标注不规范。按规定净含量应与食品名称在包装物或容器的同一展示版面标注,这样便于消费者购买时选择,但一些产品的净含量却标注在反面或侧面。有的固态产品用体积ml标示,有的液态产品却用质量g标示,恰恰标注反了。
二是生产日期标注不规范。一些产品明明标着生产日期见封口,却未标在封口,或根本找不着等。
三是将大包装食品化整为零,分解成小包装,小包装上干脆不标明产地、生产日期、保质期。还有的商家把过期食品的包装拆掉,当作零散食品出售,或者利用乡镇的一些个体商店销往农村。
标签标注夸大、随意
如有些厂家的产品在包装上印有牛奶、鸡蛋等图案,而在配料表中却不见牛奶和鸡蛋;有的产品将保质期标为1~3个月,消费者难以掌握。如若过了一个月食品变质了,只好自认倒霉,因为保质期可算是1个月。如若过了1个月后商品还在销售,则似乎也无可指责,因为保质期可到3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