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多种途径修复退化的水域生态环境,天津海域的渔业资源状况已明显好转。最新的调查结果显示,该海域的主要经济水产品种类和数量均比2004年增长了近50%,已多年未在渤海湾出没的小黄鱼、中国对虾等重新出现。这是记者从刚刚结束的天津“908专项”冬季水体调查结果中了解到的。
据介绍,“908专项”是天津市最大规模的海洋资源综合调查,历时两年,分为春、夏、秋、冬四个航次进行。来自国家海洋技术中心、天津科技大学等单位的百余位专家,辗转塘沽、大港、汉沽,几乎走遍了天津近海10米等深线以内全部3000平方公里水域,掌握了大量最新数据。专家介绍说,前几年由于海水污染和过度捕捞,破坏了海洋生态环境,天津附近海域常见的水产品也就是些小杂鱼、海鲇鱼、琵琶虾。而在刚刚结束的夏、冬两个航次调查中,经常能捞到数十条牙鲆鱼、安康鱼、蓝点马鲛、三疣梭子蟹等经济水产品,甚至还有小黄鱼和中国对虾。
近年来,天津市加大渔业资源养护力度,重建已经衰退的渔业资源。天津市在塘沽、汉沽、大港等区建设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区,重点增殖放流中国对虾、三疣梭子蟹等。在渤海湾建人工鱼礁示范点,投放人工礁体,建设典型水域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保护多样性水域生态系统。水产主管部门出台休渔制度、限额补捞制度,同时还规范了捕捞方式,严禁使用严重损害生物资源的渔具、渔法,如炸鱼、毒鱼和电力捕鱼等。这些措施对于修复退化的水域生态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