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由《中国糖果》杂志主办,《中华食品》杂志和中国甜食网协办,北京龙品锡传媒机构承办的“2006年度中国糖果十大新闻”评选活动,历时一个月尘埃落定。糖果行业“十一五”规划纲要发布、《代可可脂巧克力及代可可脂巧克力制品》行业标准出台并实施、食糖价格一年跌宕起伏等行业热点备受关注,评委打分较高。因企业及相关产业涉及广泛、影响深远,主办方和评委们一致决定,将代可可脂巧克力行业标准出台并实施评为年度最大新闻。
一、糖果行业竞争力市场研究报告受追捧
2006年3月底,由《中国糖果》杂志与中传华谊市场研究机构精心打造的《2005-2006中国糖果行业竞争力市场研究报告》终于付梓印成,并于4月中旬发布了这份报告。
《报告》的编写人主要是糖果行业专家和资深市场研究专家,由《中国糖果》杂志主要牵头,权威的人士和期刊使《报告》拥有独一无二的专业优势和行业公信力。《报告》的数据主要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国家海关总署、中国食协糖果专业委员会、《中国糖果》杂志的数据,以及中传华谊市场研究机构通过市场调查得到的一手数据。
据了解,该报告的内容比较全面,它全面回顾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糖果业的发展状况,梳理了中国糖果业的发展脉络,重点对2000年以后中国糖果业的发展变化进行了详细阐述,同时,还对未来中国糖果业的发展进行了四大趋势的预测。可以讲,拥有这份报告不仅能够了解中国糖果业的过去、现在,还能对中国糖果业的未来发展有个清新的把握。需要指出的是,报告中除传统糖果外,对巧克力与口香糖都同样关注。
媒体视点:
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提速,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格局,中国糖果企业面临着怎样的外围营销环境?中国社会环境急剧变化,消费者需求日新月异,国外糖果企业如何更好地把握中国市场?《报告》站在高端,俯瞰中国糖果市场近五年的风云变幻;放眼未来,大胆预测三年后中国糖果市场的竞争格局。专业、独到的市场分析和市场趋势预测,对国内外糖果生产企业十分受用,而糖果原料、机械、包装等企业同样有购买该报告的必要性。
二、果冻新国家标准全面实施
2006年是果冻行业极其重要的一年。由于近年来,儿童因吃果冻而导致噎死的事故屡有发生,为给果冻增添一道安全屏障便刻不容缓。由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化委员会等发布的《果冻》强制性国家标准增加了对果冻产品的有关新要求。
该标准为我国首个果冻国家标准,取代了之前的行业标准《果冻》(QB1432-2001)。根据新的标准要求,杯形凝胶果冻杯口内径或杯口内侧最大长度应≥3.5厘米,长杯形凝胶果冻和条形凝胶果冻内容物的长度应≥6.0厘米,异形凝胶果冻的净含量应≥30克。
除此以外,该标准还对果冻外包装标签警示语、凝胶强度作了详细的规定:凝胶果冻应在包装和最小食用包装的醒目位置处,用白底(或黄底)红字标出安全警示语和食用方法,且文字高度应≥3毫米。安全警示语的内容如“3岁以下儿童不宜食用,勿一口吞食,老人儿童需在监护下食用”等。除规格要求外,还要求在使用“布丁”名称时应表示“含乳型果冻”,果汁型果冻应该标出原果汁含量,果肉型果冻应标出果肉含量,等等。
按照新规定,果冻生产企业从2006年5月1日就必须按新标准组织生产,已进入流通领域的可以继续销售至9月30日。从10月1日起,流通领域内不符合标准的小果冻全面退市。
媒体视点:
是“因噎废食”,还是改良产品,抑或树立正确的安全消费观?首个果冻国家标准的出台实施,在行业内引起不小的震动,一大批不达标果冻被停产下架。我国的果冻新标准,也同时参考了国际上的相关标准并经过了医学、果冻专家的论证。但是按照新标准生产的果冻,也难免再次发生引起婴童窒息的悲剧。因此能否进一步树立安全消费观念,成为遏制此类安全事件再次发生的关键。
三、中国糖果年会在京召开
6月10~11日,由中国食协糖果专业委员会及《中国糖果》杂志主办的“2006中国糖果论坛年会”在北京隆重召开。年会云集了来自国内外的行业专家、学者、企业精英及多家媒体单位,涉及了糖果、巧克力、果冻以及相关机械、原料、添加剂等行业领域。
本届年会历时两天,会上由中国食协糖果专业委员会主任闭庆衍作《委员会工作报告》,回顾了在“十五”发展计划过程中,我国糖果巧克力行业实现了恢复性增长,取得了可喜的发展前景。2006年是糖果巧克力行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大会讨论并通过了《糖果行业“十一五”规划建议》,确立了“十一五”发展的总的指导原则、发展目标,提出了糖果行业的任务与措施。
为引导消费者正确食用果冻,加强行业自律,更好地推动果冻行业良性发展,经企业提议,中国食协糖果专业委员会研究决定成立全国果冻专家工作委员会。
年会还特别邀请了有关领导、行业专家以及优秀的企业领导人作了精彩的主题演讲,并就行业内的热点问题进行了讨论。
媒体视点:
“中国糖果年会”是中国糖果行业具有影响力的年度盛事之一,每年都会吸引众多的中外知名糖果企业及相关领域的企业代表、行业专家、学者和媒体参加。
中国糖果年会为参会企业带来最新的行业信息,为糖果企业以及相关行业领域的联系与沟通提供了交流平台,更为企业代表畅谈经营理念和技术经验、共同关注行业热点提供了宝贵的机会。同时,会议也促使中国糖果企业更多的参与国际竞争,在良性竞争中得到更快速的发展。
四、糖果行业“十一五”规划发布
6月10日,中国食协糖果专业委员会在四届四次会议上发布了《糖果行业第十一个五年发展规划建议》(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内容涵盖了糖果行业“十一五”发展的指导原则、发展目标和趋势、任务与措施等。
《规划》指出,2010年我国糖果行业总产量将达到163万吨,销售额达到530亿元,出口创汇3亿美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产量达到110万吨,销售额达到357亿元,实现利税总额40.4亿元。《规划》还提出,糖果行业“十一五”要强化食品安全体系建设,提升行业整体水平,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品牌;推进西部大开发,加强中西互动,实现优势互补;加强与国外行业的联系与交流。在产品发展趋势上,《规划》指出糖果行业产品形式要更加丰富,坚持“健康功能化、产品高档化、品种多样化、包装安全化、品味格调化”的发展思路。
《规划》对糖果行业“十一五”的任务与措施作了详细论述,一是调整产业结构,搞好企业内部的现代化建设,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二是调整产品部署,充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三是加快企业科技进步与创新,鼓励自主研发,形成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先导品牌,提升企业在国际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媒体视点:
2006年是我国“十一五”发展计划的开局之年。《糖果行业第十一个五年发展规划建议》的发布,是在国家大政规划的指引下,根据我国糖果行业的具体实际情况而制定的下一步发展规划。《规划》为糖果行业“十一五”期间的发展,确立了总的指导原则和发展目标,对糖果行业和企业稳步、健康的发展具有深远而现实的意义。
五、新职业糖果工艺师诞生
至2006年,由中国食协糖果专业委员会主办的“全国糖果技术研讨培训班”,已成功举办15届。糖果培训班为促进我国糖果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借助专业院校的师资力量和行业内的技术力量,为糖果企业培训技术骨干近800人,在行业的技术水平提高、产品更新和加强产品质量管理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而今年更好的消息是,国家劳动和保障部发布了第六批14个新职业信息,“糖果工艺师”位列其中。新职业是劳动部根据我国经济发展和职业结构的新变化,并充分听取了中国食协及中国食协糖果专业委员会的建议,组织专家分析、论证,并向社会公示,广泛征求意见后确立的。
现代糖果工业的分工越来越细,生产操作人员往往只能掌握某一工序的技术,所以要求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有一专业的技术人员来实施统筹协调。这就是糖果工艺师所要扮演的角色。而目前我国从事糖果生产的技术人员有5000人左右,其中大多数规模企业仅有1名,少数大型企业有2~3名,具有较高水平的技术人员更是少之又少,许多企业求贤若渴,却千金难求良才。按中食协糖果专业委员会的统计,每个企业按生产合理配置糖果工艺师3~4名,全国至少缺口糖果工艺师5000多名。
目前中国食协及中国食协糖果专业委员会受国家劳动部有关部门的委托,全面负责糖果工艺师的培训、考核、考评工作。糖果行业的技术培训工作将更加系统。
媒体视点:
套用电影《天下无贼》中葛优的一句经典台词“二十一世纪,什么最贵?人才!”。的确如此,人才特别是特殊专业技术人才的缺乏,已成为现今制约企业乃至整个行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新职业糖果工艺师的产诞生,是糖果行业和市场需求达到一定发展程度的必然结果。如何加快新职业人才的培养是目前行业与企业首要考虑的大事。
六、中国甜食网带给行业的新机会
7月15日,酝酿许久的新版中国甜食网(www.sweetscn.com),终于在大家的期盼中出炉了!全新改版升级的中国甜食网,设有食品资讯、商学院、商业机会、政策法规、机械包装、会议展览、图片报道、新品发布、专题看台、人才招聘、留言板等重要版块。
新版中国甜食网以着力打造为广大企业提供优质的网上服务为基点,特别开设了新品发布、专题看台等新栏目。而随着时代进步,越来越多的企业和读者希望第一时间了解包括《中国糖果》和《中华食品》文章在内的行业大事、要事及深度报道,此次改版正是满足了广大读者的这一需求。于是,在我们的读者变身网友的同时,他们惊喜的发现中国甜食网就是一个《中国糖果》与《中华食品》的即时新闻平台。
全新的中国甜食网大大增加对行业信息、政策法规的发布量,使企业在第一时间了解行业新的相关政策和规范。同时,网站不仅仅局限于糖果、巧克力、果冻、糕饼等食品生产企业,还涉及食品原料、添加剂、机械、包装等相关领域。并增设了吸引企业管理、决策者的栏目,如商学院、商业机会等。
媒体视点:
中国甜食网始创于2004年,是中国甜食行业及相关领域的专业商务门户网站,为使网站更加实用,主办方于2006年5~7月将其全新改版升级,并于7月15日正式出炉。新版中国甜食网更加注重服务体系的完善,着力为广大甜食企业及相关领域提供优质的网上服务,并独家提供与《中国糖果》、《中华食品》杂志的网刊互动服务。
新版中国甜食网面世以来,即时的信息与服务得到网友的一致好评,点击率持续上升。
七、食糖价格一年跌宕起伏
2006年,糖价先是曾借着上年的风头仍然一路走高,并一度创下每吨6000多元的天价;时而又峰回路转,直逼成本价。一年中,食糖的价格让人难以捉摸。
自1月起,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综合多方因素,着手实施国储糖拍卖。前期,国储糖拍卖数量有限,对抑制糖价持续的高价位只能是杯水车薪,除了受影响最大的糖果行业,其它注诸如饮料、乳品、糕点、饼干等食品领域同样承受着成本压力。在连续的国储糖拍卖之后,糖价有过几次起伏,到了年中,基本保持在每吨4300~4500元的价位。
7月,糖价再次发生较大变化,这次不是涨价而是降价,尤其是进入8月后,糖价回落之势已经非常明显。以成都糖业期货为例,最厉害的一天每吨竟下跌了190元。此后,糖价跌破4000元/吨的关口,让糖果等食品生产企业长舒了一口气。但这种局面,却又让不少食糖中间商吃尽苦头。8月下旬,昆明甸尾市场又率先出现低于3700元/吨的实交价,在当时被视为“超低价”。
其后,依然有国储糖竞拍,而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之后,糖价基本回稳,浮动幅度在200~300元/吨左右。截至年底,全国范围内糖价保持在4000~4300元/吨之间,个别地区稍高,而广西则低于4000元/吨。
媒体视点:
有期货糖业专业人士这样称,“2006年的糖价比去年更令人‘大跌眼镜’,整个过程且涨且降,你制定了眼前的某个解决方案,却又不知下一步走向哪里。”2006年本刊曾先后有5篇文章专门针对“糖价”展开的分析,也是想将市场最新的动态和趋势提供给广大糖果等食品企业。
在2006年的最后两个月,全国糖价基本趋向平稳,各地的差价也大多由非主观原因造成。但有一点非常明晰:低糖价时代已成为历史。
八、喜糖市场增势强劲的喜与忧
2006年我国喜糖市场一派繁荣。在丙戌(狗)年刚来临之时,就有好事者断言,2006年生产销售喜糖市场定会空前火爆。由于闰年等原因,农历2006年赶上两个“立春”节气,分别是正月初七和腊月十七,民间俗称“一年两头春”,这样的年份适宜结婚,适宜生子。究竟这样的说法是否迷信,暂搁一旁,好事人们会姑妄信之,而生意人图的就是热闹和商机。
除了大江南北的喜铺一片飘红,除了专做婚庆喜糖市场的诗蒂、冠广禾等企业,诸多糖果生产企业更是在这一年摩拳擦掌,没有喜糖项目的纷纷上马,有喜糖的则力求做大做强。像雅客、金丝猴、金冠、喔喔、马大姐、惠康、富华,等等。
喜糖不同于一般糖果,它的独特不仅限于口味,作为重要卖点的包装更是突出其品味的直观表现。一些本不生产喜糖的企业,索性只生产喜糖包装袋或包装盒,看来喜糖市场的红火,不但对喜糖生产商、经销商,对包装企业也是极大的好事。据估计,2006年喜糖市场有60多亿的消费规模。
媒体视点:
不论什么市场,总需要一些新的亮点来拉动生产和消费。糖果市场同样如此。近年,口香糖火了,功能糖果火了,巧克力火了,糖果糕饼两个市场逐渐融合,但这些跟喜糖还不尽相同。几年内,我国每年结婚的新人都在1800多万对,这是一个数量不少而又相对稳定的群体,那么喜糖市场的强劲就不会“昙花一现”。在此情景下,喜糖生产企业及相关企业大可在喜糖上做大文章。“旺狗”一走,明年又来“金猪”,看来喜糖又要“喜上眉梢”。但同时有企业指出,喜糖大都是低利或无利的。一方面是因为市场对低价喜糖的需求,另一方面是竞争太过激烈。
九、中国糖果十五周年庆典活动启动
11月初,“中国糖果十五周年庆典”活动全面启动。二十几家主流媒体成为庆典的支持媒体,开始全面参与和宣传该活动。
《中国糖果》杂志创刊于1992年,是全国糖果、巧克力、果冻行业的权威刊物。2007年,《中国糖果》杂志将迎来十五周年华诞。2007年5月16~18日,中国国际糖果糕饼工业展览会(CBI China)期间,《中国糖果》将在上海隆重举行十五周年庆典系列活动。
系列活动之一:2007中国糖果上海峰会。由《中国糖果》主办,法国罗盖特公司协办,龙品锡传媒机构承办。主体确定为“趋势与战略”,将汇聚业内精英人士,共同探讨业内热点话题。
系列活动之二:首届中国糖果传媒大奖——“金鼎奖”的评选。该奖项由《中国糖果》、《新食品》、中国食品产业网联合主办,是全国首个以媒体联合的身份举办的快速消费品行业奖项。主要选评糖果巧克力及果冻行业的优势企业、优秀人物及代表流行趋势的新产品等。
系列活动之三:以“2007中国国际糖果糕饼工业展览会”的名义全力支持“母亲水窖”工程。主办方除了展会按每平米拿出5.6元捐赠外,还将积极地向广大读者、参展商和观众宣传“大地之爱·母亲水窖”爱心工程。
媒体视点:
可以预见,2007注定是中国糖果“璀璨”的一年。这一年,庆典、展会、峰会、金鼎奖、爱心工程,每一个元素都将中国糖果点缀得无比绚丽。
为了能够如我们所有人的愿,主办方特请来一系列大腕级的专业机构共同协作。策划执行为龙品锡传媒;视觉顾问为正邦设计;奖项联合主办则为《新食品》与中国食品产业网。
十五周年庆典,是《中国糖果》为全行业提供优质传媒服务的一个新的契机,同时,又将是《中国糖果》发展历程中一个崭新的起点。让我们一起参与庆典,新朋老友5月聚首上海。
十、代可可脂巧克力的危险与机会
代可可脂巧克力的标准问题受关注已有时日。两年前《巧克力及巧克力制品》(GB/T10343-2003)国家标准的实施,亦在业内反响巨大。为使我国巧克力市场更加规范,于2006年12月1日正式实施的《代可可脂巧克力及代可可脂巧克力制品》(SB/T10402-2006)行业标准,便是对原有标准体系的完善和补充。
SB/T10402-2006规定了代可可脂巧克力及其制品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盒标签要求等。新标准对于国内巧克力行业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因为国内70%的巧克力企业生产的都是代可可脂巧克力产品。由于纯巧克力价格较昂贵,广大中低消费群体也乐意购买价格适中的代可可脂巧克力,换言之,代可可脂巧克力也适应消费者现实的消费需求。
新标准的出台实施,无疑将会使我国巧克力行业得以更加规范,同时更好地维护消费者的权益,不必在“纯”与“代”之间而迷惑彷徨。
媒体视点:
新标准的出台与实施,本来是好事一桩。在行业标准层面为代可可脂巧克力进行背书,使该产品的身份进一步明确。但是,一段时间来,部分消费者和媒体对代可可脂巧克力存有一定的偏见和误解。甚至误传种种,以“国产巧克力七成将被淘汰”、“代可可脂的危害”等为题的报道频见诸报刊、网络,消费者更加迷惑,企业也随之动摇,显然这对行业的健康发展极为不利。实际上,这都是因为对新标准的理解有误或了解不深。同时,也不排除纯巧克力利益集团的刻意误导。在这种情况下,代可可脂巧克力的生产企业们的声音似乎很弱,弱到近乎没有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