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碳酸饮料、瓶装水之后,茶饮料因其含有茶多酚、维生素和多种矿物质等营养成分,迅速升为中国饮料市场上的第三大品种。然而,我国近年来的一些抽查显示,茶饮料的质量却存在着很多问题:一是部分产品中咖啡因和茶多酚等重要理化指标不合格;二是少数产品菌落总数超标;三是部分产品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四是部分产品标识标注不规范。
究其原因,主要是茶饮料企业鱼龙混杂。据了解,现在生产茶饮料的企业很多,但规模和设备参差不齐,有投资数千万元生产线的大企业,也有几千元无证无照的手工作坊,其产品的质量差距相当大。有的企业为牟取不当利益,有意掺杂使假;有的企业生产条件简陋,根本不具备必要的生产条件,依靠手工生产产品,而且产品不经检验就出厂销售,质量差距相当悬殊;有的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用糖精甚至色素调制茶饮料。
而造成上述现状的根本原因在于,茶饮料至今没有国家标准,只有部分行业标准。目前,茶饮料在全国饮料市场约占15%的份额,但这类产品还没有国家标准,只有部分条文强制执行的QB2499—2000行业标准。2000年推出的茶饮料行业标准,主要对茶饮料理化指标如茶多酚和咖啡因的含量做了强制性规定,同时进一步加强了对产品质量的规范。但该行业标准属非强制执行,对市场规范不够。行标执行5年以来,茶饮料行业不断发展,标准不配套的缺陷也日益显现。有关人士对这一行业标准的推行力度表示担忧。由于该标准对于茶饮料的加工工艺过程并无明确规定,只是适用相关卫生标准的各项指标,使一些茶饮料生产者不受法律约束,扰乱了市场秩序。
因此,有关专家和企业指出,现行标准已经相对滞后,制约了茶饮料的进一步发展。不过,这种情况很快就会过去了,正在修改的《饮料通则》将把茶饮料单独分类,专门的茶饮料标准也在紧锣密鼓制订之中。
银联信分析:
随着消费者在选择饮料产品的标准日益多元化、细分化、健康化,茶饮料这支饮料市场的生力军,近年来成长迅猛,发展速度已经超过碳酸、水、果汁等饮料品种,排在首位。目前茶饮料在国内饮料市场的份额大大提升(占比23%),大有赶超碳酸饮料(占比30%),而成为饮料市场新主流的趋势。
但是随着竞争的加剧,近年来茶饮料价格也呈下降趋势。目前,500毫升左右的茶饮料多数集中在2—2.5元区间,在一般消费者的承受范围之内。可口可乐、养生堂、今麦郎进入茶饮料市场,以及娃哈哈、统一对现状的不满,竞争进一步加剧成为必然,虽考虑糖价、运费等因素,但茶饮料价格仍会进一步走低。
而当前我国茶饮料市场的关键问题就是质量普遍不高。据中国国家质检总局抽样检测发现,目前市场上茶饮料合格率只有七成,中小企业产品合格率更低,一半都没达到。消费者经常抱怨茶饮料茶味不够,就是因为茶多酚含量不足造成的。
在这种形势下,要使整个行业持续快速的发展,国家质检总局应对产品质量不高的企业严肃处理,限期整改,进一步促进我国茶饮料行业产品整体质量水平的提高。新《饮料通则》的发布,也将预示着国内饮料行业将逐渐细分,有助于茶饮料市场更加规范。但是,小企业生存压力会加大,很可能被淘汰掉。因此,银行需关注茶饮料行业,防范行业内小企业带来的信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