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发布了我国首部《儿童青少年零食消费指南》(下称《指南》)。但据调查,很多到超市购买零食的顾客对《指南》一无所知,其消费零食全凭自己或孩子的喜好。营养师提醒,不合理的零食消费习惯会对健康造成影响,今后吃零食可参照《指南》。
不知《指南》为何物
“当然是挑自己或家人喜欢的零食购买。”消费者在超市所购买的零食均以薯片、巧克力、牛肉干、糖果和果脯等为主。他们表示,挑选零食首先考虑的是个人和家人的喜好,再者是零食的口感,而后是价格和质量,最后才是健康。“吃零食就是为了打发无聊的时间,解解馋,当然是想吃就吃了。”
不少顾客认为,零食消费已经成为他们日常饮食的一部分,适量消费零食并不会对他们的健康构成威胁,绝大部分顾客对适量消费零食的概念相当模糊。如方便面,部分顾客认为一个星期吃一两包是适量;也有顾客认为一个星期吃五六包也不为过;更有顾客认为一个星期吃10包也不为过。
在我国针对3至17岁儿童青少年所制定的《指南》中,方便面为限制食用的零食,建议每周消费不要超过一包。绝大部分顾客在看到《指南》时都是一脸的茫然。“我们根本不知道国家已经出了这样一个《指南》。”
不合理的零食消费
零食是指非正餐时间所吃的各种少量的食物或饮料(不包括水)。零食能缓解正餐间的饥饿、避免正餐吃得过饱;对于成长快速、体力消耗较大的儿童青少年,还能提供一定数量的钙、膳食纤维、维生素A、维生素C等营养素。我国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月前发布的首部《儿童青少年零食消费指南》就指出,儿童应在不影响正餐的前提下合理选择、适时适度适量消费促进健康的零食,使身体良好发展。
但不合理的零食消费也会引发各种健康问题,特别是对3至17岁儿童青少年。据广东江门市人民医院营养师宋医师介绍,过量消费高糖、高油脂、高热量的零食容易引发儿童青少年营养过剩,导致肥胖等症状;而过多消费一些没有太大营养价值的零食会导致儿童青少年没胃口吃正餐,引起营养不良;而一些残留大量化学药剂和重金属的零食更会直接威胁到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导致高血压和心血管病等成人病的出现,损害他们的大脑智力发育。
购买零食应参照《指南》
《指南》将儿童青少年分为:“3至5岁儿童”、“6至12岁儿童”、“13至17岁儿童青少年”3类,并对每类儿童青少年消费零食作出了指导;3至5岁的儿童睡觉前半小时避免吃零食;6至12岁的儿童每天吃零食一般不超过3次,吃零食的时间不要距离正餐太近,避免在玩耍时吃零食;13至17岁的儿童青少年应选择和购买有益健康的零食,每天食用不能太频繁。
《指南》还把零食分为了“可经常食用”(每天食用)、“适当食用”(每周1至2次)、“限制食用”(每周不超过一次)3个等级。江门市人民医院营养师宋医师表示,目前,《指南》虽然尚没有制定出非常具体的零食消费指导意见,但对零食消费者仍然有着很强的指导作用。家长给孩子购买零食时,可参照《指南》调整孩子的零食消费结构。
-链接
可经常食用的零食:低脂、低盐、低糖类。如:水煮蛋、无糖或低糖燕麦片、煮玉米、全麦面包、全麦饼干、豆浆、烤黄豆、香蕉、西红柿、黄瓜、梨、桃、苹果、柑橘、西瓜、葡萄、纯鲜牛奶、纯酸奶、瓜子、大杏仁、松子、榛子、蒸、煮、烤制的红薯、地瓜、土豆、不加糖的鲜榨橙汁、西瓜汁、芹菜汁等。
适当食用的零食:中等量的脂肪、盐、糖类。如:黑巧克力、牛肉片、松花蛋、火腿肠、酱鸭翅、肉脯、卤蛋、鱼片、蛋糕、月饼、怪味蚕豆、卤豆干、海苔片、苹果干、葡萄干、奶酪、奶片、琥珀核桃仁、盐焗腰果、甘薯球、干地瓜干、果汁含量超过30%的果(蔬)饮料如咖啡、山楂饮料、杏仁露、乳酸饮料等、鲜奶冰淇淋、水果冰淇淋。
限制食用的零食:高糖、高盐、高脂肪类。如:棉花糖、奶糖、糖豆、软糖、水果糖、话梅糖、炸鸡块、炸鸡翅、炸鸡翅、膨化食品、巧克力派、奶油夹心饼干、方便面、奶油蛋糕、罐头、蜜枣脯、胡萝卜脯、苹果脯、炼乳、炸薯片、可乐、雪糕、冰淇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