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本报记者接到很多消费者来电,反映现在市场上颇受欢迎的“土鸡蛋”(也称农家蛋、散养蛋、草鸡蛋、山鸡蛋、柴鸡蛋)打开后却出现散黄、蛋清稀、吃起来有异味,甚至变质的现象。由此,记者走访了为广州和深圳等南方城市输送“土鸡蛋”和“散养蛋”的几大主要供应地,发现“土鸡蛋”不但在营养方面有待考证,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土鸡蛋”存在安全隐患
记者在广深两地“土鸡蛋”和“散养蛋”输送地、中国最大的鸡蛋养殖批发市场之一——河北馆陶县最大的鸡蛋交易市场“金凤市场”和周边的小型养鸡场采访发现,从蛋鸡品种提纯、孵化、室内育雏、饲养、防疫防病、场地环境、水源原料要求、质量标准、产品验收、包装、贮存等方面,全程实行标准化生产是非常系统性、专业性的生产过程。而一般散养农户很难做到规模化,而农村散养的鸡到处乱跑、乱吃东西,疫病控制技术也不高,再者鸡蛋的质量难以令人放心。
据该鸡蛋养殖批发市场的专家介绍,在鸡蛋质量控制过程中,最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明确禁止在食用动物饲养过程中使用雌性激素。目前有个别饲养者为了自身利益,给鸡喂人工合成激素,让鸡多下蛋,使得蛋中激素残留超标,其结果是造成青少年性早熟等不良现象。此外,抗生素在鸡蛋中残留,使耐药性的病原菌株数量显著增加,被变异细菌感染患病后,治愈很困难,对人体具有潜在的危害性。
“土鸡蛋”不等于绿色营养
专家还向记者表示,人们总认为“土鸡蛋”营养价值比鲜鸡蛋高,这其实也是一种认识误区。从科学家对两种鸡蛋的17种氨基酸含量进行测定分析,二者并没有明显差异。不过,“土鸡蛋”和鲜鸡蛋在一些营养成分含量上各有千秋:据有关资料统计,土鸡蛋的维生素E和不饱和脂肪酸比普通鸡蛋多,脂肪含量也比普通鸡蛋高,但是在维生素A和维生素B的含量上不如普通鸡蛋。但是,如果是吃了皮革粉、肉骨粉和药渣等含有激素和抗生素的“饲料”而产下的“土鸡蛋”,不仅营养价值大打折扣,连基本的食品安全也无法保证。因此,专家提醒广大消费者:选择鸡蛋要慎重,不要为图便宜,而忽略了食品安全问题;市场上所谓的“土鸡蛋”(白壳蛋)和散装鸡蛋并不安全,很有可能就是健康的“隐形杀手”。